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系列國別文學史之一,該系列由著名學者主編,因定位的讀者目標為普通大眾,故力求以敘事的方式寫成一部整體連貫、可通讀的文學史,而非僅供專家參考的研究性論著;同時又能把相關領域最前沿的觀點和學術成果呈現出來。
以1375年為界分為上、下兩卷,分別由宇文所安、孫康宜主編,作者涵括十幾位美國漢學界的重要學者。《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以斷代而非文體的結構方式介紹了從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中國文學三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和中國文化中關於寫作的故事。
上卷部分,從上古時期漢語書寫肇始及早期銘文等問題入手,追溯了這一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學傳統的起源。到了本卷結束的十四世紀下葉,商業印刷文化已高度發展,在文言文寫作之外,新興的城市白話寫作已逐漸蔚為大觀。《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各章描述了一些重要王朝的興衰起滅、宮廷在文學生產中扮演的角色、孕育著名大作家的社會及物質語境、亞洲其它各國的文化影響,包括佛教的輸入等等。而在這一長時段中,寫作以及對寫作的闡釋,已從附著於宮廷貴族的文士們的特殊技能,轉變為一個大帝國精英階層的根本身份象征。
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歐文。1946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長於美國南方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