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實驗音樂--1950-1970年代(傳統邊界之外的探索)》以確定對象,觀察環境,分析現象,深究本質,得出結論為研究和論述思路,通過對這類實驗音樂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上半葉發展狀態和特征的觀察和解讀,探討它成功走出西方藝術音樂傳統邊界的前提和根源,在邊界之外開拓新領地的獨特觀念和創作手法,並結合本體論角度和歷史、社會的宏觀視閾觀照其實質,繼而得出結論:實驗音樂走出傳統邊界的要訣,是顛覆藝術音樂傳統的創作根基——對聲音過程的全面控制,解構其根深蒂固的內部結構系統和組成方式。它拋卻了聲音材料之間的人為關系,但同時又形成了聲音材料得以相互組織和聯系的新的關系特征——自然狀態下生成的慣性和復雜性。
人們對於作品與作曲家之間存在必然的密切關系的固有認識也被打破,開始認識到,創作觀念可以脫離對應的物質對象而獨立存在。然而,音樂的歷史不是取代的歷史,實驗音樂發展的內在邏輯顯示,它並不期待傳統邊界之內的音樂最終被廢止。而它使音樂在發展至高處面臨前進的桎梏之后獲得新生的良方是大強度、高級別的反叛,使人和音樂從日漸厚重的限制中解脫,在異化中回歸本真。
朱寧寧(1982-),浙江杭州人,文學博士,杭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至2007年,在杭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相繼獲得音樂教育學士學位和鋼琴教學與研究方向碩士學位,師從毛節芳副教授,畢業后留校任鋼琴系教師。2008年至2011年,在上海音樂學院攻讀外國作鹽家與作品研究方向博士學位,師從陳鴻鐸教授。
目錄
【引言】
一、研究范圍及研究意義
二、與論題相關的研究現狀和動態
三、本文的寫作思路
【上篇】實驗音樂的概念界定及其存在的前提和環境
第一章 釋義:對論題的進一步解釋
一、實驗音樂——創新精神的產物兼及與先鋒派的關系
二、「實驗音樂」——本文論述內容的具體指向
三、「傳統邊界」——論題中限定的范疇
四、機遇和不確定——需要厘清的創作手法概念
第二章 存在:萌發和生長之境
一、實驗音樂的萌發——源自積累
二、實驗音樂的產生——走出傳統邊界的內在需求
三、相生相息的藝術融合——激浪
【中篇】傳統邊界之外的探索成果:現象觀察
第三章 以抽象的手法忘卻「記憶」:紐約學派
一、從「無聲」到機遇的運行——凱奇:《變化的音樂I》
二、以圖表譜解開音高聯系——費爾德曼:《交織2》.《持續5》
三、以開放的姿態尋求連續性——布朗:《1952年12月》.《4個系統》
四、在符號和行為的相互關系中實現不確定——沃爾夫:《為一,二,三個人而作》
五、小結
第四章 顛覆音樂的表現途徑:多元媒介&行為事件藝術
一、回歸混亂的自然特性 ——凱奇:《戲劇作品》(Part l)
二、借助道具,陳述事件過程——布菜希特:《西班牙紙牌作品》·《梳子音樂》
三、線性行為 ——揚:《詩為椅子,桌子,長凳等或其他聲
源而作》·《1960年作品》系列
四、小結
第五章 關注物質材料的慣性運動:簡約主義
一、對「無限」的追求——揚:《烏龜,它的夢和旅行》
二、通過即興因素呈現變化——賴利:《C調》
三、節奏進程:不斷添加、生長的獨立個體——格拉斯:《1+1》·《相似運動的音樂》
四、客觀性和人為性的統一——賴奇:《擺動音樂》·《鋼琴相位》
五、小結
第六章 走向觀念與形的分離:概念音樂
一、概念音樂的不同話語方式——卡迪尤:《專著》·《六重奏一老虎的心思》·《大學》
二、以文字譜提供想象的空間——沃爾夫:《演奏》
三、小結
第七章 傳統素材的另類「回歸」:系統音樂
一、機器程序:生產過程中體現變量——懷特:《機器》系列
二、不確定和確定的碰撞——熱夫斯基《巴奴目的羊》
三、在重復中積聚精神力量——布菜亞斯《基督的血從未讓我失望》
四、重啟調性:與材料對話——斯坎普頓:《雪》·《華爾茲》
五、古典因素列入過程——施拉普奈爾:《搖籃曲》
六、拾來系統的運行——霍伯斯:《無休止的羔羊》·《人聲作品》
七、小結
【下篇】實驗音樂的本質
第八章 深度觀察一:形式的本質
一、噪音:材料的不確定——無聲中的變量
二、解放運動:實驗過程的不確定——反理性
三、表演:身份定位的不確定——創作主體的變量
第九章 深度觀察二:觀念的本質
一、反音樂0r非音樂
二、3種觀念要素和總體觀念傾向
三、音樂與生活的對立與統一
四、意識形態的不同立場所引發的革命
五、實驗音樂的命運
結論邊界之內與邊界之外
一、控制層面的矛盾
二、走出邊界之后
三、音樂的歷史不是取代的歷史
四、音樂新生的良方——反叛
附錄一譜例索引
附錄二人名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一、研究范圍及研究意義
二、與論題相關的研究現狀和動態
三、本文的寫作思路
【上篇】實驗音樂的概念界定及其存在的前提和環境
第一章 釋義:對論題的進一步解釋
一、實驗音樂——創新精神的產物兼及與先鋒派的關系
二、「實驗音樂」——本文論述內容的具體指向
三、「傳統邊界」——論題中限定的范疇
四、機遇和不確定——需要厘清的創作手法概念
第二章 存在:萌發和生長之境
一、實驗音樂的萌發——源自積累
二、實驗音樂的產生——走出傳統邊界的內在需求
三、相生相息的藝術融合——激浪
【中篇】傳統邊界之外的探索成果:現象觀察
第三章 以抽象的手法忘卻「記憶」:紐約學派
一、從「無聲」到機遇的運行——凱奇:《變化的音樂I》
二、以圖表譜解開音高聯系——費爾德曼:《交織2》.《持續5》
三、以開放的姿態尋求連續性——布朗:《1952年12月》.《4個系統》
四、在符號和行為的相互關系中實現不確定——沃爾夫:《為一,二,三個人而作》
五、小結
第四章 顛覆音樂的表現途徑:多元媒介&行為事件藝術
一、回歸混亂的自然特性 ——凱奇:《戲劇作品》(Part l)
二、借助道具,陳述事件過程——布菜希特:《西班牙紙牌作品》·《梳子音樂》
三、線性行為 ——揚:《詩為椅子,桌子,長凳等或其他聲
源而作》·《1960年作品》系列
四、小結
第五章 關注物質材料的慣性運動:簡約主義
一、對「無限」的追求——揚:《烏龜,它的夢和旅行》
二、通過即興因素呈現變化——賴利:《C調》
三、節奏進程:不斷添加、生長的獨立個體——格拉斯:《1+1》·《相似運動的音樂》
四、客觀性和人為性的統一——賴奇:《擺動音樂》·《鋼琴相位》
五、小結
第六章 走向觀念與形的分離:概念音樂
一、概念音樂的不同話語方式——卡迪尤:《專著》·《六重奏一老虎的心思》·《大學》
二、以文字譜提供想象的空間——沃爾夫:《演奏》
三、小結
第七章 傳統素材的另類「回歸」:系統音樂
一、機器程序:生產過程中體現變量——懷特:《機器》系列
二、不確定和確定的碰撞——熱夫斯基《巴奴目的羊》
三、在重復中積聚精神力量——布菜亞斯《基督的血從未讓我失望》
四、重啟調性:與材料對話——斯坎普頓:《雪》·《華爾茲》
五、古典因素列入過程——施拉普奈爾:《搖籃曲》
六、拾來系統的運行——霍伯斯:《無休止的羔羊》·《人聲作品》
七、小結
【下篇】實驗音樂的本質
第八章 深度觀察一:形式的本質
一、噪音:材料的不確定——無聲中的變量
二、解放運動:實驗過程的不確定——反理性
三、表演:身份定位的不確定——創作主體的變量
第九章 深度觀察二:觀念的本質
一、反音樂0r非音樂
二、3種觀念要素和總體觀念傾向
三、音樂與生活的對立與統一
四、意識形態的不同立場所引發的革命
五、實驗音樂的命運
結論邊界之內與邊界之外
一、控制層面的矛盾
二、走出邊界之后
三、音樂的歷史不是取代的歷史
四、音樂新生的良方——反叛
附錄一譜例索引
附錄二人名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