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視覺文化與圖像意識研究”(項目批準號︰06JA75011-44035)和2006年度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視覺文化研究與都市化生存”(項目批準號︰20006-YW05)最終成果。從申報到立項一直到今天最後定稿,耗時近五年。視覺文化研究在當前學界可謂炙手可熱,擺弄這樣一個時髦的話題似有追風趕潮之嫌。
然而,視覺文化研究之于我或許是冥冥之中命運的安排。記得在南京大學讀博期間,導師周憲教授為了提高學生的英文水平讓我翻譯了法國社會學家德波的《景象社會》,雖然只發表了其中第一章;隨後也在《江蘇社會科學》、《外國文學研究》等雜志發表了與德波相關的論文,但當時並沒有以為自己已在從事著視覺文化研究。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沒有導師的自覺引領,視覺文化或許不會像今天這樣讓我魂牽夢縈,欲罷不能。那時導師除了關注視覺文化,審美現代性是他另一個學術興奮點,我的博士論文選題“現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就來自于他天才的發現,論文的中篇部分內容對現代主義藝術中極端體驗類型的考察,實際上就是從藝術史角度對視覺藝術進行美學和社會學的分析,這無疑為今天的視覺文化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走上視覺文化研究之途,更為重要的是緣于自身的困惑與迷惘︰在圖像化生存的當下,不僅年青的學生不再熱衷于閱讀大部頭的經典,就連我自己也每天要耗上幾個小時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我們業已深陷于視覺化生存五彩斑斕的世界,然而對此緣由並沒有在學理上給出一個讓人滿意的回答。于是,我就在力圖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意識牽引下,自覺而堅定地把視覺研究作為我學術致思的方向。
肖偉勝,文學博士,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