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宓慶翻譯論著全集》(第二版)出版前言
本位本分本色——《劉宓慶翻譯論著全集》序
怎樣學習和研究翻譯美學(2011)
修訂版前言(2005)
原版自序(1994)
第一章 翻譯的科學性
1.0 概述
1.1 翻譯的科學性:翻譯學是經驗科學
1.1.1 翻譯科學性的基礎:雙語所指的基本同
1.2 意義的復雜性和意義轉換的科學性
1.2.1 意義的多維性
1.2.2 概念意義(C0nceptual Meaning)及其模糊性(Fuzziness)
1.2.3 語境意義(c0ntextual Meaning)及其延伸性(Extensibility)
1.2.4 功能意義(Functi0nal Meaning)及其多樣性(Diversificati0n)
1.2.5 意義的結構層級
1.2.6 功能調節意義表現的形式
1.2.7 翻譯學對待意義與形式的科學態度
1.3 翻譯思維形態的科學性
1.3.1 翻譯思維的科學性之一:翻譯分析必須重概念、判斷與推理
1.3.2 翻譯思維的科學性之二:語言表達必須靈活切意
1.4 翻譯理論必須經受實踐的檢驗
第二章 翻譯的藝術性
2.0概述
2.1 語言藝術的一般特征
2.1.1 語言藝術的無限性
2.1.2 語言藝術的多樣性
2.1.3 語言藝術的時尚性
2.2 翻譯藝術的一般特征
2.2.1 普遍性
2.2.2 依附性
2.2.2.1 形式限制
2.2.2.2 語義限制
2.2.2.3 語法限制
2.2.2.4 風格限制
2.2.2.5 文化限制
2.2.3 原創性:實現代償性變通
2.3 結語
第三章 譯學的美學淵源
3.0概述
3.1 西方譯論發展概略
3.1.1 古典譯論期
3.1.2 古代譯論期
3.1.3 近代譯論期
3.1.4 現代譯論期
3.2 西方譯論發展的特點
3.3 美學對中國譯論的特殊意義
3.4 「文質相稱」與「圓滿調和」:文與質的統一調和論是中國傳統譯論的主流
3.5 中國傳統譯論中幾個重要的美學命題
3.5.1 「信達雅」的美學內涵
3.5.2 「神」與「形」,「神似」與「形似」
3.5.3 「化境」的美學內涵
3.6 中國傳統譯論的美學方法論
第四章 翻譯的審美客體
4.0概述
4.1 翻譯審美客體的屬性
4.2 翻譯審美客體的審美構成
4.3 論翻譯的語言審美(一):形式系統——審美符號解碼
4.3.1 語音層審美信息
4.3.2 文字層審美信息
4.3.2.1 文字形體審美信息
4.3.2.2 文字形、青結合的審美信息
4.3.3 詞語層審美信息
4.3.3.1 概述
4.3.3.2 原語語詞中的審美信息
4.3.4 句、段中的審美信息
4.4 論翻譯的語言審美(二):非形式系統——審美模糊集
4.4.1 「情」與「志」
4.4.2 「意」與「象」
4.4.3 超文本意蘊的審美:捕捉言外之意
4.5 結語:翻譯語言審美的普遍性
第五章 翻譯的審美主體
5.0 概述
5.1 翻譯審美主體的基本屬性之一:受制於審美客體
5.1.1 受制於原語形式美可譯性限度
5.1.2 受制於原語非形式美可譯性限度
5.1.3 受制於雙語的文化差異
5.1.4 受制於藝術鑒賞的時空差
5.2 翻譯審美主體的基本屬性之二:翻譯者的主觀能動性
5.2.1 「情」(Aesthetic Feeling)
5.2.1.1 「情」與翻譯關感的間接性
5.2.1.2 「情」與翻譯美感的個性化
5.2.2 「知」(Knowledge)
5.2.3 「才」(Capability)
5.2.3.1 語言分析能力
5.2.3.2 審美判斷能力
5.2.3.3 語文表述和修辭能力
5.2.4 「志」(Tenacity)
5.3 結語
第六章 翻譯的語言審美價值論
6.0 概述
6.1 語言美價值尺度的多維觀照
6.1.1 語言美具有高度和悅的視聽感性
6.1.2 語言美具有適體精當的結構形態
6.1.3 語言美具有明確精到的意涵容載
6.1.4 語言美具有深刻感人的情感含蘊
6.1.5 語言美具有生動鮮活的意象寄寓
6.1.6 語言美具有鮮明獨特的文化着色
6.2 翻譯語言審美的特殊性問題
6.3 結語
第七章 翻譯審美意識系統探討
7.0 概述
7.1 翻譯審美心理結構的運作過程
7.2 翻譯審美的認知圖式
7.3 翻譯中的想象
7.3.1 想象有助於翻譯中對所指的准確認定和表述
7.3.2 想象有助於意義校正和完形
7.3.3 想象有助於把握文藝作品的形象性、意境和意象
7.4 翻譯中審美再現的一般規律
7.4.1 理解(C0mprehensi0n)
7.4.2 轉化(Transf0rmati0n)
7.4.3 加工(Impr0vement)
7.4.4 翻譯審美再現(Representati0n)初論
7.4.5 翻譯審美再現的基本要求
7.5 翻譯審美的移情論
7.5.1 翻譯中的移情障礙
7.5.1.1 時空障礙
7.5.1.2 文化障礙
7.5.1.3 心理障礙
7.5.1.4 語言障礙
7.5.2 結語:翻譯審美移情要點
第八章 翻譯審美表現的基礎層級
8.0 概述
8.1 翻譯基礎層級的審美原則
8.1.1 達意(Expressiveness)
8.1.2 約定(Acceptability)
8.1.2.1 時尚性
8.1.2.2 適應性
8.1.2.3 專業性
8.2 結語
第九章 翻譯藝術創造的綜合層級:文學翻譯問題
9.0 概述
9.1 文學美和文學翻譯的一般特點
9.1.1 文學美是一個層級結構
9.1.2 文學美的外在形式:文學美的自然感性
9.1.3 文學美的內在形式:文學美的形式感性
9.1.4 文學美的綜合形式:文學美的象征感性
9.1.5 文學美結構中的風格問題
9.1.6 文學美小結
9.2 文學翻譯的審美剖析
9.3 文學翻譯審美的特征
9.3.1 「暢與物游」:翻譯審美必須整個心理結構處於十分活躍的狀態
9.3.2 「視野融合」:翻譯審美必須用想象校正對原文的理解
9.3.3 「感同身受」:翻譯審美必須與作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9.4 文學翻譯的審美圖式
9.5 文學翻譯的審美再現問題
9.6 結語
第十章 翻譯審美理想和審美再現問題
10.0 概述
10.1 翻譯審美再現的類型
10.2 模仿(Imitati0n)
10.2.1 以原語為依據的模仿:非代償式轉換
10.2.2 以譯語為依據的模仿:部分代償式轉換(1)
10.2.3 動態模仿:部分代償式轉換(2)
10.3 重建(Recast)或改寫(Rewrite):代償式轉換
10.4 翻譯審美理想中相對相融的審美原則
10.4.1 「虛」與「實」
10.4.2 「隱」與「顯」
10.4.3 「放」與「收」
10.5 各類功能文體的一般審美標准
10.6 結語
第十一章 西方美學:他山之石,可以治玉
11.0 概述
11.1 針對性與相關性
11.1.1 情、情感
11.1.2 感覺與感知
11.1.3 直覺與理性直覺
11.1.4 內容與形式的辯證關系
11.1.5 關於模仿與原創
11.2 結語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