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原名《太史公書》,由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所著,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紀傳體通史,列“二十五史”之首,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本書自原著130篇當中精選出73篇經典名篇,以白話形式,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間三千多年的歷史。《史記》記載的真實歷史中有許多我們熟知的故事︰大禹治水、武王伐紂、趙氏孤兒,以及楚霸王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飛將軍李廣抗擊匈奴保家衛國……總之,要了解中國的先秦歷史,《史記》是不二選擇。
目錄
第一篇 本紀
五帝本紀
夏本紀
殷本紀
周本紀
秦本紀
秦始皇本紀
項羽本紀
高祖本紀
呂太後本紀
孝文本紀
第二篇 書
律書
歷書
天官書
平準書
第三篇 世家
吳太伯世家
齊太公世家
魯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陳杞世家
衛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晉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踐世家
鄭世家
趙世家
魏世家
韓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陳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荊燕世家
齊悼惠王世家
蕭相國世家
曹相國世家
留侯世家
陳丞相世家
第四篇 列傳
伯夷列傳
管晏列傳
老子韓非列傳
司馬穰菁列傳
孫子吳起列傳
仲尼弟子列傳
蘇秦列傳
張儀列傳
樗里子甘茂列傳
穰侯列傳
孟子荀卿列傳
春申君列傳
範睢蔡澤列傳
樂毅列傳
廉頗藺相如列傳
魯仲連鄒陽列傳
屈原賈生列傳
呂不韋列傳
刺客列傳
李斯列傳
淮陰侯列傳
扁鵲倉公列傳
李將軍列傳
匈奴列傳
司馬相如列傳
儒林列傳
游俠列傳
滑稽列傳
貨殖列傳
太史公自序
五帝本紀
夏本紀
殷本紀
周本紀
秦本紀
秦始皇本紀
項羽本紀
高祖本紀
呂太後本紀
孝文本紀
第二篇 書
律書
歷書
天官書
平準書
第三篇 世家
吳太伯世家
齊太公世家
魯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陳杞世家
衛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晉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踐世家
鄭世家
趙世家
魏世家
韓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陳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荊燕世家
齊悼惠王世家
蕭相國世家
曹相國世家
留侯世家
陳丞相世家
第四篇 列傳
伯夷列傳
管晏列傳
老子韓非列傳
司馬穰菁列傳
孫子吳起列傳
仲尼弟子列傳
蘇秦列傳
張儀列傳
樗里子甘茂列傳
穰侯列傳
孟子荀卿列傳
春申君列傳
範睢蔡澤列傳
樂毅列傳
廉頗藺相如列傳
魯仲連鄒陽列傳
屈原賈生列傳
呂不韋列傳
刺客列傳
李斯列傳
淮陰侯列傳
扁鵲倉公列傳
李將軍列傳
匈奴列傳
司馬相如列傳
儒林列傳
游俠列傳
滑稽列傳
貨殖列傳
太史公自序
序
在中國,司馬遷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所編寫的《史記》,記載了上自遠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之間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為後世之人保存了1000余年的歷史文化。這一貫穿經傳的巨著纂述了三代而下以至其當代諸子百家的史事。所以,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淵源及文化,《史記》無疑是最佳選擇。
在著《史記》前,司馬遷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20歲時,他離開都城長安遍訪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歷史人物的遺聞逸事以及各地風俗民情和經濟生活。這為他以後編寫《史記》積攢了大量資料和素材。
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38歲的司馬遷接替父親做了太史令,之後,他得以有機會閱覽漢朝官藏的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後來,司馬遷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歷法的編改。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正式開始撰寫《史記》。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司馬遷因替李陵辯護,受牽連被關人監獄,並被處以官刑。太始元年(前96年),司馬遷出獄後繼續編寫《史記》。直到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史記》全書才終于完成。
作為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不僅開創了中國紀傳體史學,同時也開創了中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在《史記》之前,中國的史書只有兩類體例︰一類是編年體,即按年代記述歷史,《春秋》《左傳》便是編年體史書中的佼佼者;另一類是按國家來記載歷史的國別史,《國語》《戰國策》是這一類型的代表作。而紀傳體是以人物為中心記述歷史的。
《史記》原書總共130篇,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表”即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列傳”為重要人物傳記。整部《史記》以本紀、列傳為主體。《史記》後的各朝各代史書大多沿用這樣的體例。本書中,我們精選出73篇經典名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史記》譯為白話文,展現司馬遷獨一無二的紀實筆力,並力求使2000多年前的巨著人人能讀且無阻塞。
《史記》“本紀”、“世家”和“列傳”中所寫的一系列歷史人物,不僅表現了司馬遷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而且通過那些人物的活動,生動地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表現了司馬遷對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也表現了他同情廣大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為那些被污辱、被損害的人鳴不平的戰斗熱情。可以說,《史記》充滿了司馬遷的愛憎之情,這是其他以求客觀的史書所不具備的,在《項羽本紀》《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的筆觸蕩氣回腸,慷慨悲歌,令讀者動容。文中的愛國英雄,如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高風亮節,廉頗為了趙國利益勇于改過等,都獲得了司馬遷的熱情謳歌。這些形象直到今日都還是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經典教材。所以,2000多年來,《史記》不僅是歷史家學習的典範,也成為文學家學習的典範,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同時,《史記》還具有彌足珍貴的史學價值。它涵蓋了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況,為後世保存了大量的珍貴史料。中國歷經幾千年封建王朝,各類珍貴史料多次慘遭洗劫焚燒、篡改,關于歷史早期人物和事件的記載少之又少,可以說填補歷史空白成了《史記》的另一大功績。如果沒有《史記》,一些偉人及重要的歷史事件將會被淹沒于歷史洪流之中,令我們不得而知、不得追尋。尤其是《史記》中的《孔子世家》完整地記錄了孔子的一生,是迄今為止有關孔子的第一部也是最權威的一部人物傳記。
所以,正如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台靜農所言,“今後要使中國歷史文化不專屬于少數學人的知識,古書今譯是最為切要的”。以故事講解人物,以人物解讀歷史,以歷史啟迪智慧。帝王本紀、王侯世家、將相列傳、布衣游俠……人物群像奔來眼底;國運興衰、王朝更替、事件始末、命運浮沉……滄桑往事涌上心頭。以司馬遷為代表的文壇大家是中國知識界的真正脊梁,中華民族因為有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本根,才得以承前啟後、傳之久遠。
書中難免錯謬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在著《史記》前,司馬遷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20歲時,他離開都城長安遍訪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歷史人物的遺聞逸事以及各地風俗民情和經濟生活。這為他以後編寫《史記》積攢了大量資料和素材。
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38歲的司馬遷接替父親做了太史令,之後,他得以有機會閱覽漢朝官藏的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後來,司馬遷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歷法的編改。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正式開始撰寫《史記》。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司馬遷因替李陵辯護,受牽連被關人監獄,並被處以官刑。太始元年(前96年),司馬遷出獄後繼續編寫《史記》。直到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史記》全書才終于完成。
作為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不僅開創了中國紀傳體史學,同時也開創了中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在《史記》之前,中國的史書只有兩類體例︰一類是編年體,即按年代記述歷史,《春秋》《左傳》便是編年體史書中的佼佼者;另一類是按國家來記載歷史的國別史,《國語》《戰國策》是這一類型的代表作。而紀傳體是以人物為中心記述歷史的。
《史記》原書總共130篇,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表”即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列傳”為重要人物傳記。整部《史記》以本紀、列傳為主體。《史記》後的各朝各代史書大多沿用這樣的體例。本書中,我們精選出73篇經典名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史記》譯為白話文,展現司馬遷獨一無二的紀實筆力,並力求使2000多年前的巨著人人能讀且無阻塞。
《史記》“本紀”、“世家”和“列傳”中所寫的一系列歷史人物,不僅表現了司馬遷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而且通過那些人物的活動,生動地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表現了司馬遷對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也表現了他同情廣大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為那些被污辱、被損害的人鳴不平的戰斗熱情。可以說,《史記》充滿了司馬遷的愛憎之情,這是其他以求客觀的史書所不具備的,在《項羽本紀》《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的筆觸蕩氣回腸,慷慨悲歌,令讀者動容。文中的愛國英雄,如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高風亮節,廉頗為了趙國利益勇于改過等,都獲得了司馬遷的熱情謳歌。這些形象直到今日都還是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經典教材。所以,2000多年來,《史記》不僅是歷史家學習的典範,也成為文學家學習的典範,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同時,《史記》還具有彌足珍貴的史學價值。它涵蓋了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況,為後世保存了大量的珍貴史料。中國歷經幾千年封建王朝,各類珍貴史料多次慘遭洗劫焚燒、篡改,關于歷史早期人物和事件的記載少之又少,可以說填補歷史空白成了《史記》的另一大功績。如果沒有《史記》,一些偉人及重要的歷史事件將會被淹沒于歷史洪流之中,令我們不得而知、不得追尋。尤其是《史記》中的《孔子世家》完整地記錄了孔子的一生,是迄今為止有關孔子的第一部也是最權威的一部人物傳記。
所以,正如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台靜農所言,“今後要使中國歷史文化不專屬于少數學人的知識,古書今譯是最為切要的”。以故事講解人物,以人物解讀歷史,以歷史啟迪智慧。帝王本紀、王侯世家、將相列傳、布衣游俠……人物群像奔來眼底;國運興衰、王朝更替、事件始末、命運浮沉……滄桑往事涌上心頭。以司馬遷為代表的文壇大家是中國知識界的真正脊梁,中華民族因為有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本根,才得以承前啟後、傳之久遠。
書中難免錯謬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