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迦藍記

洛陽迦藍記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尚榮 譯注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12-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81754
  • ISBN13:9787101081756
  • 裝訂:401頁 / 22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洛陽伽藍記》是北魏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十余年後,撫軍司馬楊街之重游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感慨歷史變遷的一部記敘性作品。其內容以記錄洛陽佛教寺廟為主,同時它又記敘了當時許多政治事件、重要人物、風俗地理、傳聞故事等,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歷史風貌,還原了歷史事實,對正史中記載的不足具有補益之功,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部優秀的歷史地理名著,又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後世將《洛陽伽藍記》與《水經注》、《顏氏家訓》並稱為我國北朝時期的三部傑作!

《洛陽伽藍記》全書共分為五卷,首先為序城門表,其次以城內為始,次及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各為一卷,由近而遠,介紹詳備,輪廓鮮明,儼然一體。其文體結構是一寺一條,這使得原著條理明晰,讀者讀後了然。《洛陽伽藍記》以地志為經,史事為緯,正文簡要,注筆詳密,行文流暢,寓意深刻。「言時事,每雜以怪誕,發規諫,則顯示神明,旁征博況」,可以說是將思想和觀點巧妙地融合於歷史性的記載和文學性的描述中去,引人入勝,發人思考。
 

目錄

前言
原序
卷第一 城內
永寧寺
建中寺
長秋寺
瑤光寺
景樂寺
昭儀尼寺 願會寺 光明寺
胡統寺
修梵寺 嵩明寺
景林寺
卷第二 城東
明懸尼寺
龍華寺
瓔珞寺 慈善寺 暉和寺通覺寺 暉玄寺
宗聖寺(見後) 魏昌寺(見後)
熙平寺 崇真寺(見後) 因果寺
宗聖寺
崇真寺 寶明寺(見後)城內般若寺
城西融覺寺(見後) 禪林寺 靈覺寺
魏昌尼寺
景興尼寺 靈應寺
庄嚴寺
秦太上君寺
正始寺
平等寺
景寧寺 寶明寺 歸覺寺
卷第三 城南
景明寺
大統寺 招福寺 秦太上公寺
秦太上公寺
報德寺 大覺寺 三寶寺 寧遠寺 承光寺
正覺寺
龍華寺 追聖寺 歸正寺
菩提寺
高陽王寺
崇虛寺
卷第四 城西
沖覺寺
宣忠寺
王典御寺
白馬寺
寶光寺
法雲寺 靈仙寺
開善寺
壽丘里 河間寺
追先寺
融覺寺
大覺寺
永明寺
卷第五 城北
禪虛寺
凝玄寺
聞義里
馮王寺 齊獻武王寺 元領軍寺 劉長秋寺
閑居寺 棲禪寺 嵩陽寺 道場寺
中頂寺 升道寺 石窟寺 靈岩寺
白馬寺 照樂寺
 

《三墳》、《五典》之說,九流百氏之言,並理在人區,而義兼天外。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詳備,東土靡記。自項日感夢,滿月流光,陽門飾豪眉之象,夜台圖紺發之形,邇來奔競,其風遂廣。至晉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逮皇魏受圖,光宅嵩洛,篤信彌繁,法教愈盛。王侯貴臣,棄象馬如脫屣,庶上豪家,合資財若遺跡。於是招提櫛比,寶塔駢羅,爭寫滅上之姿,競摹山中之影;金剎與靈台比高,廣殿共阿房等壯。豈直木衣綈綉,土被朱紫而已哉!

暨永熙多難,皇輿遷鄴,諸寺僧尼,亦與時徙。至武定五年,歲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覽洛陽。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野獸穴於荒階,山鳥巢於庭樹。游兒牧豎,躑躅於九逵;農夫耕老,藝黍於雙闕。始知麥秀之感,非獨殷墟;黍離之悲,信戰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鍾聲罕聞。恐後世無傳,故撰斯記。然寺數最多,不可遍寫,今之所錄,止大伽監。其中小者,取其祥異,世諦俗事,凶而出之。先以城內為始,次及城外,表列門名,以遠近凡為五篇。余才非著述,多有遺漏,後之君子,詳其闕焉。

太和十七年,高祖遷都洛陽,詔司空公穆亮營造宮室,洛陽城門,依魏晉舊名。

東面有三門:

北門第一門曰建春門。

漢曰上東門。阮籍詩曰「步出上東門」是也。魏晉曰建春門,高祖因而不改。

次南曰東陽門。

漢曰中東門,魏晉曰東陽門,高祖因而不改。

次南曰青陽門。

漢曰望京門,魏晉曰清明門,高祖改為「青陽門」。

南面有四門:

東頭第一門曰開陽門。

初,漢光武遷都洛陽,作此門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來在樓上。後琅琊郡開陽縣上言南門一柱飛去,使來視之,則是也。遂以「開陽」為名。自魏及晉,因而不改,高祖亦然。

次西曰平昌門。

漢曰平門,魏晉曰平昌門,高祖因而不改。

次西曰宣陽門。

漢曰小苑門,魏晉曰宣陽門,高祖因而不改。

次西曰津陽門。

漢曰津門,魏晉曰津陽門,高祖因而不改。

西面有四門:

南頭第一門曰西明門。

漢曰廣陽門,魏晉因而不改,高祖改為西明門。

次北曰西陽門。

漢曰雍門,魏晉日西明門,高祖改為西陽門。

次北曰閶闔門。

漢日上西門。上有銅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魏晉曰閶闔門,高祖因而不改。

次北曰承明門。

承明者,高祖所立,當金墉城前東西大道。遷京之始,富闕未就,高祖住在金墉城,城西有王南寺,高祖數詣寺與沙門論議,敞通此門,而未有名,世人謂之「新門」。時王公卿士,常迎駕於新門,高祖謂御史中尉李彪日:「曹植詩雲:『謁帝承明廬。』此門宜以『承明』為稱。」遂名之。

北面有二門:

西頭曰大廈門。

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夏門,高祖因而不改。定弄帝嘗造三層樓,去地二十丈。洛陽城門,樓皆兩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門甍棟干雲。

東頭曰廣莫門。

漢曰谷門,魏晉曰廣莫門,高祖因而不改。自廣莫門以西至於大夏門,宮觀相連,被諸城上也。

一門有三道,所謂九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