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是唐代關于西域的一部歷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學理論家與翻譯家玄奘。貞觀元年(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經涼州,穿越沙磧,歷盡艱辛,至達高昌,而後取道焉耆、龜茲,越凌山,經粟特諸國境,過鐵門(今烏茲別克南部布茲嘎拉山口),入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國境,而後沿今巴基斯坦北部,過克什米爾,入北印度。他在印度各地游歷,到過尼泊爾南部,巡禮佛教六大聖地。貞觀四年到那爛陀寺,拜戒賢為師,學習五年。隨後,又遍訪印度各地,于貞觀十四年重回那爛陀寺。他研習大小乘學說,成為當地學問最高的佛學家。曾在戒日王主持下,經過辯論戰勝五天竺大小乘所有論敵,被稱為“大乘天”。貞觀十九年,他攜帶搜集到的佛經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種子等回國。玄奘歷時十多年的西行求法,行程五萬里,堪稱中古史上一次艱險而偉大的旅行。
回國後,玄奘還遵照唐太宗的意旨,口述旅途所經各地情況,由協助譯經的辯機筆錄,在貞觀二十年完成《大唐西域記》的寫作。《大唐西域記》全書按照玄奘的旅行路線,對于沿途所見的城邦、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辯機(619——649)
玄奘法師最早的一批譯經助手中,辯機以其高才博識、譯業豐富,又幫助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而名噪一時。此後卻因與唐太宗之女高陽公主相愛,事發死于非命,而被譏為淫僧。
他像白蓮一樣的清澈,那樣的干淨,一下子吸引了她。
他如湖水般明亮,讓她無法忘懷。
他如空氣般通透,讓她深深墜入。
他愛她,是他的劫,他逃不掉。
她愛他,不只是為他的相貌,她愛他,從身體到心靈,她愛他入骨。
他們的前生也許纏繞,今生,才會如此依戀。
一些所謂的高人譏他淫,只因他們沒有真正悟出佛語,只有真正經歷情愛,才可真正超脫。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他名列正史,千百年來受到正統封建士大夫的口誅筆伐。但也有一些學者十分贊賞辯機的才華,對他因一女子之累而早死十分惋惜。所以在佛教史上,以及在中國古代史上,辯機是一位功罪難評,聚訟紛紜的人物。到底他是功大還是過大,且讓我們把他的有關事實介紹出來,讀者自己去分析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