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周期性的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2007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並逐步蔓延,最終演化成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歐美多家重量級金融機構紛紛倒閉,金融系統遭受重創。本次金融危機的產生和蔓延暴露出國際金融監管體制的諸多問題,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于金融監管體制的反思,金融監管又一次成為國際金融界的熱門話題。我國的金融監管不僅滯後于經濟、金融的發展現狀,還大大落後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金融監管水平,美國金融危機無疑為中國金融風險的防範與監管提供了經驗並敲響了警鐘。

本書結合金融監管及其相關理論的發展,通過分析英美等主要發達國家金融監管體制的演進歷程,探討新背景下國際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動向及未來發展趨勢,以期為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持和參考依據,從而促進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韓守富,男,1964年生,河南虞城人,碩士,高級會計師,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南大學會計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財務管理與金融風險。先後主持、參與多項省、國家級自然和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在《經濟管理》、《經濟問題》、《財會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

  馬斌,男,1973年生,現任河南大學財務處副處長、高級會計師,河南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級財務管理、事業單位風險運營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公開發行期刊發表論文16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參與各類科研課題15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廳局級項目7項;先後被授予河南省教育廳部門決算工作先進個人、開封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吳世真,女,1964年生,河南睢縣人,高級會計師,長期從事會計、金融研究工作,發表論文多篇,參與各類課題研究數項。

霍朋軍,男,1975年生,河北泊頭人,1999年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獲管理學學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財務處會計師,河南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國際經濟學、金融風險、會計學方面的研究。合作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近10篇,主持、參與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0多項。

程金輝,男,1981年生,河南臨潁人,2005年攻讀河南大學金融學碩士,2008年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財務處講師,主要從事金融學、博弈論、證券投資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公開發行期刊發表論文5篇,參與各類科研課題7項,其中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廳局級科目4項。
 

目錄

第一章 金融監管概述
 第一節 金融監管的概念、職能與內容
 第二節 金融監管的目標和原則
 第三節 金融監管的模式、方法和手段
 第四節 金融監管的支撐體系
第二章 金融監管的歷史、趨勢與我國金融監管的發展
 第一節 金融監管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當代金融監管發展趨勢
 第三節 我國金融監管的發展
第三章 現代金融監管理論發展與綜述
 第一節 金融監管理論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金融脆弱性理論
 第三節 信息不對稱理論
 第四節 金融體系的公共產品特性
 第五節 社會管制理論
第四章 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
 第一節 金融自由化分析
 第二節 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的對立統一關系
 第三節 金融監管的必要性
 第四節 金融監管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五章 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節 金融監管的有效機制
 第二節 中國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節 金融監管框架與各國監管行為
 第四節 金融監管的有效性與存款保險制度
第六章 主要發達國家金融監管體制比較
 第一節 主要發達國家金融監管制度的演進
 第二節 美國金融監管體制
 第三節 英國金融監管體制
 第四節 日本金融監管體制
 第五節 德國金融監管體制
 第六節 主要發達國家金融監管體制的基本趨勢
第七章 中國金融監管制度的發展與問題
 第一節 中國金融監管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金融監管的現狀與問題
 第三節 主要發達國家金融監管制度的借鑒與啟示
 第四節 如何加強中國的金融監管
第八章 金融監管實務
 第一節 對銀行業的監管
 第二節 對證券業的監管
 第三節 對保險業的監管
 第四節 對其他金融業的監管
第九章 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
 第一節 金融創新的動因及其影響
 第二節 金融創新的主要內容及我國金融創新的狀況
 第三節 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
 第四節 妥善處理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關系
第十章 金融監管國際協調與合作
 第一節 金融監管國際協調與合作的必要性
 第二節 金融監管國際合作的框架內容
 第三節 金融監管國際合作的新發展
 

金融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直懸在一國經濟的頭上!經濟的發展不能沒有金融,但隨著金融的發展,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和金融霸權相結合形成金融風險國際化,又直接威脅著一國乃至世界的金融安全。當代金融危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突發性、擴散性、恐慌性和政治滲透性。金融安全關乎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政治安全和主權維護。早在20世紀末期就有國外的一些經濟學家悲觀地預言“21世紀將是金融毀滅的世紀”,作為辯證唯物主義者,我們認為金融風險是可知也是可控的。防止毀滅論,堅持核心論,焦點就在于對金融監管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維護金融安全的制度。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周期性的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2007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並逐步蔓延,最終演化成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歐美多家重量級金融機構紛紛倒閉,金融系統遭遇重創。本次金融危機的產生和蔓延暴露出國際金融監管體制的諸多問題,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于金融監管體制的反思,金融監管又一次成為國際金融界的熱門話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形勢出現新的變化,各國監管機構的監管理念、監管目標、監管手段以及監管框架都在不斷地演進,國際金融監管領域也不斷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國際金融監管體制正在經歷一輪新的變革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尤其是2007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以美國、英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對金融監管體制進行改革以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這些改革措施可能會成為全球金融監管未來發展的方向,並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為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因此,對新形勢、新背景下金融監管體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當前在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入世貿組織、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國的金融風險必須引起廣泛的認識和高度重視,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防範和化解。一方面,原有的風險會漸漸暴露出來。例如,銀行的不良資產積累的風險,金融泡沫的風險和制度風險。另一方面,外部環境中存在著很多威脅金融安全的因素,諸如資本的非法流出、落後的金融業經營方式都可能導致金融市場開放的負效應,對我國的金融安全也構成威脅。國際游資對金融市場的沖擊、國際網絡金融的發展,以及我國金融科技落後、裝備國產化水平低等,都是我國金融安全的最大隱患。

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不但要小心謹慎,同時也要注意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因噎廢食,失去良機;綜合國內外的形勢,不但要看到當前的局面,而且要預測未來的態勢;不單單要看到有利的方面也要注意到負麗的作用;既要看到外在情形,又要看到潛在影響。總而言之,開放經濟條件下,對經濟轉軌型國家來說,各國歷史與現實的復雜性,也決定了其金融開放進程中的金融監管問題的復雜性,金融監管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

縱觀近幾年我國金融行業,雖然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監管、改善服務、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同時,由于多種原因,金融業積存的問題也在不斷暴露和顯現,我國的金融監管不僅滯後于經濟、金融的發展現狀,還大大落後于世界上發達國家的金融監管水平。美國次貸危機無疑為中國金融風險的防範與監管提供了反面的經驗教訓,我們應充分借鑒國際經驗並結合我國國情,建立適合自身的金融監管體系,並不斷推進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以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維護金融秩序穩定,提升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本書將結合金融監管及其相關理論的發展,通過分析金融監管體制的發展歷程及英美等主要發達國家金融監管體制的演進,探討新背景下國際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新動向及未來發展趨勢,以期為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持和參考依據,從而促進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不斷完善,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書共有五位作者合作完成。其中韓守富同志作為著作責任人,負責構思整個著作的研究框架並擬定了寫作提綱,並具體完成了序言,第一、二、四章的寫作任務。與此同時,馬斌同志負責第三、七章的寫作任務;吳世真同志負責第五、八章的寫作任務;霍朋軍負責第六、九章的寫作任務;程金輝同志負責第十章的寫作任務。最後,韓守富同志負責全書的統稿工作。本書在完成初稿並交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後,得到了編輯老師給予的很多良好建議,彌補了本書存在的一些缺陷,在此特別提出感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