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思編著的《人文類型鄉土中國》內容介紹︰《人文類型》和《鄉土中國》同樣都是以人類學家的眼光檢視人們的生活狀況,將那些人們當作邊緣的人文類型和習以為常的文化特質作為考察的核心。用“他者的目光”克服社會理論的自我限制,對體質特征與文化特征進行探索。幫助人們用更廣闊的視角觀察“他者”和“本己”之間的異同,而不致局限于自身的文化觀。並用同樣的方法反思本民族的文化。這些都有助于解決當前人類面對的問題。將兩部著作合集出版,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起先後在東吳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學習,獲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1935年赴英國留學,師從被譽為“英國人類學家之父”的雷蒙德‧弗思爵士(Sir Raymond
Firth),1938年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先後在雲南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1978年後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長、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會長,中央民族學院、北京大學教授等職。1
942年加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歷任民盟中央委員、常委、副主席。1987年後任民盟中央主席、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代表作有《鄉土中國》《江村經濟》等,譯著包括《文化論》《人文類型》《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等。
本書是費孝通翻譯雷蒙德‧弗思的著作《人文類型》與他的代表作《鄉土中國》的合集,是社會學經典的中西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