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有著悠久的文化交流和友好歷史,只是日本極少數人在上個世紀和前些年制造了新與舊的不光彩的事件,給中國人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日本人帶來了傷痛,造成兩國人民之間的某些隔閡。目前兩國政府正在“破冰”、“融冰”,志在溝通兩國人民的互相了解,建立彼此的互信和互惠戰略關系。互知才能互信,互信才能做到互惠。此時推出“知日文叢”,由幾位留日或旅日的作者,從歷史和文化、從政經和中日關系,也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細微處,以切身的體驗,展現了他們眼中的日本、真實的日本。在那里,有真情的實感,也有哲理的思考。“知日文叢”架起了一座互知互信的橋梁,通向美好的彼方。
——葉渭渠
《轉向記》分三個部分內容。“知識左翼眼中的日本”,是寫作《日本後現代與知識左翼》(北京︰三聯書店,2007)一書時的副產品,主要透過日本當今批判型知識分子對本國思想、歷史的反思,來觀察那個撲朔迷離的戰後日本。“文學、歷史、地緣政治”部分,是作者引進和介紹日本的另一類知識——中國學,並與之對話、交流的文章,包括在此基礎上對中日關系和東亞地緣政治問題的思考。“翻譯與文化溝通”部分,則反映了作者這幾年來著力去做的另一方面工作︰對日本學術著作的翻譯介紹。從內容上講,翻譯的選擇是在兩個方面。一是日本學者關于本國近代歷史和思想的批判性著作,另一個是日本的中國研究。《轉向記》由趙京華編著。
趙京華,1957年生于吉林。1987年畢業于吉林大學。1990年赴日留學,獲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2002年歸國,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出版專著有《尋找精神家園——周作人文化思想與審美追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日本後現代與知識左翼》(北京三聯書店,2007)、《周氏兄弟與日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譯著有《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東亞論
日本現代思想批判》、《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跨越性批判——康德與馬克思》等。
目錄
知識左翼眼中的日本
從東京審判到普遍正義
文本解讀的政治
多重解讀的可能性
“犧牲的邏輯”與靖國問題的核心
歷史記憶與判斷的責任
反思“脫亞入歐”的文明史觀
記憶的政治學
文學、歷史,地緣政治
世紀之交日本中國文學研究述評
文學者魯迅與革命人魯迅
日本中國學的革命想象與實證方法
殖民歷史的敘述與文化政治
民族國家與現代文學
民間文學的現代性起源
地域化背景下文學批評的政治
從國會“決議”案看日本國民的戰爭觀
觀察中日關系的闊大眼光
國家與戰爭的文學隱喻
道德重建與凡人的修養
東京審判與東亞戰後體制
翻譯與文化溝通
從“起源”上顛覆文學的現代性
“無方法”的方法
現代日本知識考古學
大出版社與文化普及
國家、戰爭與個人的命運
資本主義國度中的左翼理論家
附︰訪談
佐爾格、尾崎秀實“國際間諜案”中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答上海電視台《大間諜》攝制組編導朱晴問
後記
鳴謝
從東京審判到普遍正義
文本解讀的政治
多重解讀的可能性
“犧牲的邏輯”與靖國問題的核心
歷史記憶與判斷的責任
反思“脫亞入歐”的文明史觀
記憶的政治學
文學、歷史,地緣政治
世紀之交日本中國文學研究述評
文學者魯迅與革命人魯迅
日本中國學的革命想象與實證方法
殖民歷史的敘述與文化政治
民族國家與現代文學
民間文學的現代性起源
地域化背景下文學批評的政治
從國會“決議”案看日本國民的戰爭觀
觀察中日關系的闊大眼光
國家與戰爭的文學隱喻
道德重建與凡人的修養
東京審判與東亞戰後體制
翻譯與文化溝通
從“起源”上顛覆文學的現代性
“無方法”的方法
現代日本知識考古學
大出版社與文化普及
國家、戰爭與個人的命運
資本主義國度中的左翼理論家
附︰訪談
佐爾格、尾崎秀實“國際間諜案”中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答上海電視台《大間諜》攝制組編導朱晴問
後記
鳴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