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評論學會 新浪網 中華讀書報 證券時報
中國新聞出版報 當當網 深圳讀書網 網易公民閱讀 年度十大好書
京報︰年度商業圖書 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金融書籍
新民晚報︰改變我們觀念第一書 藍獅子讀書會︰年度十大商業圖書
這本書可以說是中國的《國富論》!
為什麼中國的錢這麼多? 為什麼中國人錢多了反不安?
為什麼“養兒防老”不道德?為什麼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
為什麼說西方的興起主要靠制度而不是掠奪?
為什麼發展金融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陳志武教授EMBA演講光盤 商業模式的邏輯 獨家贈送
經濟學家 茅于軾
這本書可以說是中國的《國富論》,把金融創造財富中的功能和問題、看到的現象做了很詳細的討論。
經濟學家 吳敬璉
說到經濟學理論,我沒有辦法跟那些經過嚴格理論訓練的人比。比如錢穎一、許成鋼、陳志武、白重恩等,他們常常能用現代經濟學的源流來把事情說得很清楚。
學者 秦暉
陳志武教授的著作“深入淺出,說理透徹,把財富創造的制度基礎講得很清楚”。
經濟學家 易憲容
陳志武可以把很難、很深的金融學理論用很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
評論家 秋風
陳志武的政治經濟學視野在國內經濟學術界是少見的,面對紛繁的現實,他不僅對其進行技術經濟學的邏輯分析,還進行了法律與政治的分析,從而更為正確地解釋了不少令人困惑的問題。
資深媒體人 何力
陳志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財富增長的制度必內涵,使我們明白,僅有個人的機遇和聰明才智是不夠的,在勤勞和富有之間還有一座必須建造的橋梁——好的市場經濟制度。
《金融的邏輯》探討金融發展和一般市場發展對文化和社會帶來的影響。作者從理論到事實對西方金融的發展進行正本清源,追溯財富基因,解讀資本密碼,剖析金融危機。作者創造性地從金融作為“大社會”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對儒家文化進行金融學反思,直言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發展金融是中國的唯一出路。作者長期關注社會轉型問題,痛擊時弊,觀點振聾發聵。“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西方的興起主要靠制度而不是掠奪”、“消費驅動型模式不會改變”
等觀點啟發了更多人思考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經濟和文化。
目錄
序言 金融是什麼
金融到底是怎麼回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
第一部分 資本化的邏輯
第一章 中國的錢為什麼這麼多
跟以往歷史時期比,今天的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已經有一種全球金融大泡沫,而且會像一些人預測的那樣不久要破滅?這些的確是新時代的新現象,我們不妨借這種難得的歷史時期,來重新審視資本的奧秘,以看清當今經濟的根本特征。
第二章 為什麼中國錢多了許多人並不感到富有
原來由親情、友情實現的互助互惠式隱性金融交易被錢化之後,如果替代性的顯性金融保險、信貸、養老、投資產品又無法跟上,中國人在錢多的同時,可能反而對未來更感到不安,這不僅使中國的內需無法增長,使中國經濟增長繼續依賴出口,也讓中國人的幸福感下降。
第三章 西方的興起是因為掠奪的銀子多嗎
過去,我們只把銀子、金子、銅錢看作錢。也正是由于這種“錢”觀,到今天還有許多學者認為之所以西方國家在近代興起,是因為它們從墨西哥等拉美國家掠奪了太多的銀子!說是這樣才使西方國家有了“錢”!
第四章 掠奪對西方的崛起貢獻有多大
掠奪在先,發展在後。這樣的結論下起來當然簡單直接,爽快過癮,也符合我們在中學和大學接受的歷史教育的邏輯,只不過這種結論經不起仔細推敲。
第五章 資本化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
當年英國盛世靠的是它的海外商業貿易,而美國盛世靠的是它的科技創新。前者需要的是債務、銀行和保險,而後者需要的是以股票為代表的風險資本。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比當年的英國更需要一個活躍、發達的股票交易和股權融資市場。那麼,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金融?
第二部分 金融的邏輯
第六章 治國的金融之道
第七章 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
第八章 中國人的理財前景
第九章 反思高利貸與民間金融
第十章 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第十一章 金融現代化為何如此艱難
第三部分 金融危機的邏輯
第十二章 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學到什麼
第十三章 政府為解救危機而持股銀行不是國有化
第十四章 金融危機之下,美國的借貸消費模式會改變嗎
第十五章 消費驅動型模式不會改變
第四部分 股市的邏輯
第十六章 中國股市怎麼了
第十七章 從國有銀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麼
第十八章 資本市場與法治發展的互動
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學邏輯
第十九章 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
第二十章 儒家“孝道”文化的終結與中國金融業的興起
第二十一章 儒家文化與中國金融發展的滯後
第二十二章 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最後的話︰發展證券金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
金融證券品種的發展不發展,最終不僅僅影響到GDP的增長快不快,而且會影響到我們到底娶什麼樣的媳婦,嫁什麼樣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權和個人尊嚴。
附錄
編輯說明
致謝
金融到底是怎麼回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
第一部分 資本化的邏輯
第一章 中國的錢為什麼這麼多
跟以往歷史時期比,今天的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已經有一種全球金融大泡沫,而且會像一些人預測的那樣不久要破滅?這些的確是新時代的新現象,我們不妨借這種難得的歷史時期,來重新審視資本的奧秘,以看清當今經濟的根本特征。
第二章 為什麼中國錢多了許多人並不感到富有
原來由親情、友情實現的互助互惠式隱性金融交易被錢化之後,如果替代性的顯性金融保險、信貸、養老、投資產品又無法跟上,中國人在錢多的同時,可能反而對未來更感到不安,這不僅使中國的內需無法增長,使中國經濟增長繼續依賴出口,也讓中國人的幸福感下降。
第三章 西方的興起是因為掠奪的銀子多嗎
過去,我們只把銀子、金子、銅錢看作錢。也正是由于這種“錢”觀,到今天還有許多學者認為之所以西方國家在近代興起,是因為它們從墨西哥等拉美國家掠奪了太多的銀子!說是這樣才使西方國家有了“錢”!
第四章 掠奪對西方的崛起貢獻有多大
掠奪在先,發展在後。這樣的結論下起來當然簡單直接,爽快過癮,也符合我們在中學和大學接受的歷史教育的邏輯,只不過這種結論經不起仔細推敲。
第五章 資本化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
當年英國盛世靠的是它的海外商業貿易,而美國盛世靠的是它的科技創新。前者需要的是債務、銀行和保險,而後者需要的是以股票為代表的風險資本。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比當年的英國更需要一個活躍、發達的股票交易和股權融資市場。那麼,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金融?
第二部分 金融的邏輯
第六章 治國的金融之道
第七章 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
第八章 中國人的理財前景
第九章 反思高利貸與民間金融
第十章 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第十一章 金融現代化為何如此艱難
第三部分 金融危機的邏輯
第十二章 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學到什麼
第十三章 政府為解救危機而持股銀行不是國有化
第十四章 金融危機之下,美國的借貸消費模式會改變嗎
第十五章 消費驅動型模式不會改變
第四部分 股市的邏輯
第十六章 中國股市怎麼了
第十七章 從國有銀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麼
第十八章 資本市場與法治發展的互動
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學邏輯
第十九章 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
第二十章 儒家“孝道”文化的終結與中國金融業的興起
第二十一章 儒家文化與中國金融發展的滯後
第二十二章 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最後的話︰發展證券金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
金融證券品種的發展不發展,最終不僅僅影響到GDP的增長快不快,而且會影響到我們到底娶什麼樣的媳婦,嫁什麼樣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權和個人尊嚴。
附錄
編輯說明
致謝
序
2007年7月,美國出現次貸危機。到2008年秋,次貸危機進一步演變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之後,美國的金融危機不僅裂變成全球金融危機,而且轉變成十足的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形成嚴重沖擊,給多國帶來失業大增、政治動蕩的嚴峻挑戰。
在這種時候,我們自然想知道︰金融到底是怎麼回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如果有的話,是如何貢獻的?如何創造價值的?金融的邏輯是什麼?
一
我跟金融結上緣,完全是巧合。或者說,整個人生都是一系列巧合,隨機事件組合在一起,形成系列,就構成了你我的人生。
1986年1月,我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拿到系統工程碩士學位。由于那時我的英文較好,學校不讓離校,于是,畢業即留校。只是到那時,我已對工程沒有興趣。權衡之下,就要求分到政治教研室工作,這樣,至少能名正言順地看些社會科學類著作。在那時候,全國沒有幾個政治學、社會科學類的研究生,就這樣,我創造了歷史,成了第一位進入國防科大政治教研室的碩士畢業生。去那里之後,具體工作主要是給教研室老師分蘋果、送花生、收錢,等等。到3月份,我收到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給我獎學金和生活費用,讓我進入其博士班。由于該博士項目包括金融、財會、市場營銷、管理經濟學以及運籌學,說去了之後我可以選擇其中任一學科作為研究方向。這麼多選擇,一下把我弄糊涂了,當時,除了經濟學和運籌學之外,我確實不知道其他學科是什麼。
那時,崔之元在國防科大讀數學本科,我跟他在一起寫文章、譯書。問他︰“什麼是finance?”他說︰“是金融。”‘那,什麼是金融?”他接著再給了一個解釋,只不過,我確實沒听懂,也就更不明白了,沒記住他的解釋。我想,反正我的興趣是要用數理方法研究政治、經濟與社會,所以,不知道“什麼是金融”也無妨。
就這樣,1986年8月28日,我稀里糊涂地來到耶魯大學。第一學期,要上的課程沒有多少選擇,不管你今後學哪科,都要上線性代數、概率論與統計、微觀經濟學以及效用函數理論。第二個學期上的是非線性代數、計量經濟學、博弈論、微觀經濟學。這期間,我發現,原來要跟隨的那位導師教授年紀已經較大,他所做的研究課題有些過時了。同學給我建議︰“不要選擇博弈論政治學或者數理經濟學了,還是學金融經濟學吧。”
但是,“什麼是金融”呢?
……
在這種時候,我們自然想知道︰金融到底是怎麼回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如果有的話,是如何貢獻的?如何創造價值的?金融的邏輯是什麼?
一
我跟金融結上緣,完全是巧合。或者說,整個人生都是一系列巧合,隨機事件組合在一起,形成系列,就構成了你我的人生。
1986年1月,我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拿到系統工程碩士學位。由于那時我的英文較好,學校不讓離校,于是,畢業即留校。只是到那時,我已對工程沒有興趣。權衡之下,就要求分到政治教研室工作,這樣,至少能名正言順地看些社會科學類著作。在那時候,全國沒有幾個政治學、社會科學類的研究生,就這樣,我創造了歷史,成了第一位進入國防科大政治教研室的碩士畢業生。去那里之後,具體工作主要是給教研室老師分蘋果、送花生、收錢,等等。到3月份,我收到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給我獎學金和生活費用,讓我進入其博士班。由于該博士項目包括金融、財會、市場營銷、管理經濟學以及運籌學,說去了之後我可以選擇其中任一學科作為研究方向。這麼多選擇,一下把我弄糊涂了,當時,除了經濟學和運籌學之外,我確實不知道其他學科是什麼。
那時,崔之元在國防科大讀數學本科,我跟他在一起寫文章、譯書。問他︰“什麼是finance?”他說︰“是金融。”‘那,什麼是金融?”他接著再給了一個解釋,只不過,我確實沒听懂,也就更不明白了,沒記住他的解釋。我想,反正我的興趣是要用數理方法研究政治、經濟與社會,所以,不知道“什麼是金融”也無妨。
就這樣,1986年8月28日,我稀里糊涂地來到耶魯大學。第一學期,要上的課程沒有多少選擇,不管你今後學哪科,都要上線性代數、概率論與統計、微觀經濟學以及效用函數理論。第二個學期上的是非線性代數、計量經濟學、博弈論、微觀經濟學。這期間,我發現,原來要跟隨的那位導師教授年紀已經較大,他所做的研究課題有些過時了。同學給我建議︰“不要選擇博弈論政治學或者數理經濟學了,還是學金融經濟學吧。”
但是,“什麼是金融”呢?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