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研究》以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為研究對象,對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議決、擬訂、執行、解除等程序做了較為系統的分析,並針對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與清代吏治之間的關系,文官處分程序在保證官僚機器的效能方面的作用等問題,提出了較為獨特的看法。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的特點是由君主官僚制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君主借助對官員的行政處分游刃于法律與權謀之間,從而無往不在的施展其政治技巧,以達到駕馭全局的政治目的。這就使行政處分程序缺乏穩定的機制,在官僚政治下不可避免地形成漏洞和產生弊病,本來還有公正可言的處分制度,往往成為不公正的淵藪,既影響其應有的效能,又敗壞了官場風氣。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本書的基本構思和研究意義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對象
三 研究意義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研究概況
一 著作
二 論文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資料
一 基本理論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資料
第二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提出程序
第一節 特旨
一 內涵及效力
二 特旨行政處分之優先地位
第二節 參奏
一 參奏提出載體
二 督撫題參
三 科道彈劾
四 巡按糾彈
五 欽差查訪
六 部院題參
第三節 陳請
一 自行陳請處分種類
二 自請處分與治罪的核查
三 陳請者動機與責任
第四節 檢舉之法
一 檢舉的要件
二 檢舉的責任
三 檢舉的方式
第三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議處程序
第一節 文官行政處分的管轄機構
一 吏部
二 都察院
三 會議
第二節 議處原則
一 基本原則︰公罪與私罪
二 特殊原則︰情有可原與咎無可逭
第三節 法律適用
一 按條與引律
二 比議與酌議
第四節 處分加議與加等
一 欽定加議
二 加等議處
三 加倍議處
四 從重議處
第五節 處分減議與免議
一 欽定減議
二 法定減議
三 免議
第四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擬定與執行
第一節 處分擬定的依據
一 《處分例》各種處分規定
二 官員職級
第二節 住俸、降俸與罰俸的擬定
一 住俸
二 降俸
三 罰俸
第三節 降級與革職的擬定
一 降職與降級
二 革職
第五章 清代文官獎勵與處分抵銷
第一節 議敘之法
一 議敘方式
二 議敘事由
第二節 議抵之法
一 基本原則
二 特別規則
三 特旨原則
第三節 抵銷之法
一 抵銷條件
二 抵銷順序
第六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救濟和解除程序
第一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救濟
一 管轄機構
二 申訴方式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解除
一 開復
二 捐復
三 起復
第七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評析
第一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的制度分析
一 歷史制度主義與行政處分程序
二 君主專制為主導
三 中央集權與官僚政治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績效分析
一 處分程序與統治秩序
二 處分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
第三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的評價
一 處分程序與官場規則
二 處分程序的利弊與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
附錄F
後記
第一節 本書的基本構思和研究意義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對象
三 研究意義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研究概況
一 著作
二 論文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資料
一 基本理論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資料
第二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提出程序
第一節 特旨
一 內涵及效力
二 特旨行政處分之優先地位
第二節 參奏
一 參奏提出載體
二 督撫題參
三 科道彈劾
四 巡按糾彈
五 欽差查訪
六 部院題參
第三節 陳請
一 自行陳請處分種類
二 自請處分與治罪的核查
三 陳請者動機與責任
第四節 檢舉之法
一 檢舉的要件
二 檢舉的責任
三 檢舉的方式
第三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議處程序
第一節 文官行政處分的管轄機構
一 吏部
二 都察院
三 會議
第二節 議處原則
一 基本原則︰公罪與私罪
二 特殊原則︰情有可原與咎無可逭
第三節 法律適用
一 按條與引律
二 比議與酌議
第四節 處分加議與加等
一 欽定加議
二 加等議處
三 加倍議處
四 從重議處
第五節 處分減議與免議
一 欽定減議
二 法定減議
三 免議
第四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擬定與執行
第一節 處分擬定的依據
一 《處分例》各種處分規定
二 官員職級
第二節 住俸、降俸與罰俸的擬定
一 住俸
二 降俸
三 罰俸
第三節 降級與革職的擬定
一 降職與降級
二 革職
第五章 清代文官獎勵與處分抵銷
第一節 議敘之法
一 議敘方式
二 議敘事由
第二節 議抵之法
一 基本原則
二 特別規則
三 特旨原則
第三節 抵銷之法
一 抵銷條件
二 抵銷順序
第六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救濟和解除程序
第一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救濟
一 管轄機構
二 申訴方式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解除
一 開復
二 捐復
三 起復
第七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評析
第一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的制度分析
一 歷史制度主義與行政處分程序
二 君主專制為主導
三 中央集權與官僚政治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績效分析
一 處分程序與統治秩序
二 處分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
第三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的評價
一 處分程序與官場規則
二 處分程序的利弊與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
附錄F
後記
序
在胡繩同志倡導和主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組成編委會,從全國每年畢業並通過答辯的社會科學博士論文中遴選優秀者納入《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這項工作已持續了12年。這12年所出版的論文,代表了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學位論文水平,較好地實現了本文庫編輯出版的初衷。
編輯出版博士文庫,既是培養社會科學各學科學術帶頭人的有效舉措,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積累,很有意義。在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之前,我就曾饒有興趣地看過文庫中的部分論文,到社科院以後,也一直關注和支持文庫的出版。新舊世紀之交,原編委會主任胡繩同志仙逝,社科院希望我主持文庫編委會的工作,我同意了。社會科學博士都是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年社科學者是我們社會科學的未來,我們有責任支持他們更快地成長。
每一個時代總有屬于它們自己的問題,“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馬克思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意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略問題,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希望包括博士在內的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密切關注、深入研究21世紀初中國面臨的重大時代問題。離開了時代性,脫離了社會潮流,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就要受到影響。我是鼓勵青年人成名成家的,這是黨的需要,國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但問題在于,什麼是名呢?名,就是他的價值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如果沒有得到社會、人民的承認,他的價值又表現在哪里呢?所以說,價值就在于對社會重大問題的回答和解決。一旦回答了時代性的重大問題,就必然會對社會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你也因此而實現了你的價值。在這方面年輕的博士有很大的優勢︰精力旺盛,思想敏捷,勤于學習,勇于創新。但青年學者要多向老一輩學者學習,博士尤其要很好地向導師學習,在導師的指導下,發揮自己的優勢,研究重大問題,就有可能出好的成果,實現自己的價值。過去12年入選文庫的論文,也說明了這一點。
什麼是當前時代的重大問題呢?縱觀當今世界,無外乎兩種社會制度,一種是資本主義制度,一種是社會主義制度。所有的世界觀問題、政治問題、理論問題都離不開對這兩大制度的基本看法。對于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者和資本主義世界的學者都有很多的研究和論述;對于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者和資本主義世界的學者也有過很多研究和論述。面對這些眾說紛紜的思潮和學說,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從基本傾向看,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者、政治家論證的是資本主義的合理性和長期存在的“必然性”;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的社會科學工作者,當然要向世界、向社會講清楚,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一定能實現現代化,中華民族一定能通過社會主義來實現全面的振興。中國的問題只能由中國人用自己的理論來解決,讓外國人來解決中國的問題,是行不通的。也許有的同志會說,馬克思主義也是外來的。但是,要知道,馬克思主義只是在中國化了以後才解決中國的問題的。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同樣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教條主義是不行的,東教條不行,西教條也不行,什麼教條都不行。把學問、理論當教條,本身就是反科學的。
在21世紀,人類所面對的最重大的問題仍然是兩大制度問題:這兩大制度的前途、命運如何?資本主義會如何變化?社會主義怎麼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怎麼發展?中國學者無論是研究資本主義,還是研究社會主義,最終總是要落腳到解決中國的現實與未來問題。我看中國的未來就是如何保持長期的穩定和發展。只要能長期穩定,就能長期發展;只要能長期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能實現。
什麼是21世紀的重大理論問題?我看還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問題。我們的理論是為中國的發展服務的,決不是相反。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取決于我們能否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發展馬克思主義。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也就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切不發展的、僵化的東西都是堅持不住的,也不可能堅持住。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隨著實踐,隨著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發展,不斷地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沒有窮盡真理,也沒有包攬一切答案。它所提供給我們的,更多的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是立場,是方法。我們必須學會運用科學的世界觀來認識社會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年輕的社會科學博士們要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為己任,在這方面多出精品力作。我們將優先出版這種成果。
編輯出版博士文庫,既是培養社會科學各學科學術帶頭人的有效舉措,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積累,很有意義。在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之前,我就曾饒有興趣地看過文庫中的部分論文,到社科院以後,也一直關注和支持文庫的出版。新舊世紀之交,原編委會主任胡繩同志仙逝,社科院希望我主持文庫編委會的工作,我同意了。社會科學博士都是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年社科學者是我們社會科學的未來,我們有責任支持他們更快地成長。
每一個時代總有屬于它們自己的問題,“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馬克思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意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略問題,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希望包括博士在內的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密切關注、深入研究21世紀初中國面臨的重大時代問題。離開了時代性,脫離了社會潮流,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就要受到影響。我是鼓勵青年人成名成家的,這是黨的需要,國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但問題在于,什麼是名呢?名,就是他的價值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如果沒有得到社會、人民的承認,他的價值又表現在哪里呢?所以說,價值就在于對社會重大問題的回答和解決。一旦回答了時代性的重大問題,就必然會對社會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你也因此而實現了你的價值。在這方面年輕的博士有很大的優勢︰精力旺盛,思想敏捷,勤于學習,勇于創新。但青年學者要多向老一輩學者學習,博士尤其要很好地向導師學習,在導師的指導下,發揮自己的優勢,研究重大問題,就有可能出好的成果,實現自己的價值。過去12年入選文庫的論文,也說明了這一點。
什麼是當前時代的重大問題呢?縱觀當今世界,無外乎兩種社會制度,一種是資本主義制度,一種是社會主義制度。所有的世界觀問題、政治問題、理論問題都離不開對這兩大制度的基本看法。對于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者和資本主義世界的學者都有很多的研究和論述;對于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者和資本主義世界的學者也有過很多研究和論述。面對這些眾說紛紜的思潮和學說,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從基本傾向看,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者、政治家論證的是資本主義的合理性和長期存在的“必然性”;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的社會科學工作者,當然要向世界、向社會講清楚,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一定能實現現代化,中華民族一定能通過社會主義來實現全面的振興。中國的問題只能由中國人用自己的理論來解決,讓外國人來解決中國的問題,是行不通的。也許有的同志會說,馬克思主義也是外來的。但是,要知道,馬克思主義只是在中國化了以後才解決中國的問題的。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同樣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教條主義是不行的,東教條不行,西教條也不行,什麼教條都不行。把學問、理論當教條,本身就是反科學的。
在21世紀,人類所面對的最重大的問題仍然是兩大制度問題:這兩大制度的前途、命運如何?資本主義會如何變化?社會主義怎麼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怎麼發展?中國學者無論是研究資本主義,還是研究社會主義,最終總是要落腳到解決中國的現實與未來問題。我看中國的未來就是如何保持長期的穩定和發展。只要能長期穩定,就能長期發展;只要能長期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能實現。
什麼是21世紀的重大理論問題?我看還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問題。我們的理論是為中國的發展服務的,決不是相反。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取決于我們能否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發展馬克思主義。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也就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切不發展的、僵化的東西都是堅持不住的,也不可能堅持住。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隨著實踐,隨著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發展,不斷地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沒有窮盡真理,也沒有包攬一切答案。它所提供給我們的,更多的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是立場,是方法。我們必須學會運用科學的世界觀來認識社會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年輕的社會科學博士們要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為己任,在這方面多出精品力作。我們將優先出版這種成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