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崗區核心競爭力報告

深圳龍崗區核心競爭力報告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城區核心競爭力,是指某一城區,依據所在城市賦予自身的主體功能定位,依托所在城市更大範圍的競爭影響力,選擇性地在產業、人才、科技、文化、城市環境等競爭力要素方面不斷打造和積累優勢,形成相對于其他同類型城區更強的資源集聚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它主要包括城區經濟規模競爭力、企業本體競爭力、產業結構競爭力、區位條件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政府管理競爭力、城市環境競爭力、科技文化競爭力、人才資源競爭力、對外開放競爭力等幾個方面。本質上,城區核心競爭力與城市競爭力一樣,都屬于區域競爭力的範疇,是區域社會集聚發展資源和要素,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能力。

核心競爭力評價是城區核心競爭力研究的重要內容。課題組以經濟規模競爭力、產業結構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政府管理競爭力、城市環境競爭力、科技文化競爭力與對外開放競爭力為7個一級指標,進一步構建了50個核心競爭力二級評價指標。並通過德爾菲法,以專家問卷方式對各個指標進行重要性打分,以層次分析法計算出各個指標的相對權重。從指標權重來看,該指標體系存在特定的評價導向︰一是重視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二是產業結構中又重視高新技術產業與高端服務業發展;三是強調綠色低碳經濟發展,追求低能耗產業集聚。

課題組選取了沿海發達地區十一個具有代表性城區(市)作為樣本地區。在收集各個樣本地區整體指標體系數據的基礎之上,通過數學建模,計算出各個樣本地區的核心競爭力評價得分及其排序結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城區核心競爭力的理論概述
第一節 城區核心競爭力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 城區核心競爭力的分析框架
第三節 提升龍崗區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意義
第二章 龍崗區核心競爭力現狀測評及其比較
第一節 城區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建構
第二節 龍崗區核心競爭力測評及其比較
第三節 龍崗區核心競爭力的優劣分析
第三章 大運會對龍崗區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第一節 體育會展與城市發展的一般經驗
第二節 大運會舉辦與龍崗區經濟社會發展
第三節 大運會對龍崗區核心競爭力的具體提升
第四章 後大運時代龍崗區戰略環境與發展定位
第一節 後大運時代龍崗區發展戰略環境分析
第二節 後大運時代龍崗區發展定位和實施重點
第五章 後大運時代龍崗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策略
第一節 短板理論與龍崗區核心競爭力提升方向
第二節 龍崗區資源整合能力的具體提升策略
第三節 龍崗區服務配套能力的具體提升策略
第四節 龍崗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具體提升策略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全球頂尖的經濟學家與管理學家歷經30年深入與持續的合作,形成了跨學科、跨領域、影響廣泛的競爭力評價體系。從國別競爭力評價向產業競爭力評價,再向次級區域和城市競爭力評價深化,成為競爭力評價理論與應用體系發展的方向。這一發展過程不僅使競爭力評價理論更多地融合了當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新成果,如城市競爭力評價更多地引入了空間經濟學的最新成果,而且還使競爭力評價得以更加細化和深八。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1985年首次將國際競爭力定義為,“一國企業能夠提供此國內外競爭對手更優質量和更低成本的產品與服務的能力”。2003年,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增加了可持續的體制與機制條件,“一國創造與保持一個使企業持續產出更多價值和人民擁有更多財富的環境的能力”。構成了以經濟運行、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和基礎設施四大要素的交互作用來評價競爭力的基本框架。WEF國際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調整為增長競爭力指數、當前競爭力指數、經濟創造力指數和環境管理制度指數。IMD則將八大國際競爭力要素調整為四大國際競爭力要素的指標體系。盡管不同機構、組織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上存在著這樣與那樣的差別,但是基本思想是一樣的,即在全球化時代,各種資源要素在世界市場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國家、地區之間競爭的核心是匯聚高端資源和要素。區域核心競爭力,本質上就是一種匯集高端資源和要素的能力,是一種可持續發展能力。

當前,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仍然在復蘇的泥潭中掙扎著緩慢前行。以美國、西歐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面臨著就業、財政、債務等多方面的巨大壓力和危機。德國經濟卻保持著較為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失業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國民福利維持在較高水準。其制度背景就在于,歐元區為德國提供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統一市場,且在貨幣統一過程中,德國貨幣從馬克過渡到歐元時,德國貨幣的相對貶值客觀上提升了德國企業的競爭力。與此同時,過去十多年德國經歷了艱難的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如今改革有成,顯著提升了德國制造業的競爭力,也提高了德國制造業的傳統優勢。這主要體現在,德國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制造業工程師隊伍,擁有世界上~流的職業教育體系和高素質的技工隊伍。德國的經驗表明,經濟發展本身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產業轉型升級過程,搶佔產業發展的高端就是爭奪發展與競爭的主動權。盡管德國的高端制造業僅佔據世界制造業很小的比例,但佔據金字塔頂端卻足以使德國制造業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掌握全球競爭的主動權。

正在邁向全球經濟總量第一的中國經濟,需要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經濟運行體制與機制,形成推動產業持續升級的內在動力。中國經濟發展要擺脫拉美陷阱或者日本式長期衰退的夢魘,就必須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完成從中國裝配向中國制造再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需要指出的是,國際競爭力評價從國家向產業以及區域和城市評價深入的內在邏輯是,國家的競爭力首先表現為產業和企業的競爭力,但任何一個產業都具有其具體的空間形態,沒有離開空間的產業。現代化過程發軔于工業化過程,工業化過程開啟了現代城市化進程。後工業化過程正在引導城市化轉向後現代化的創意創新。換言之,在後現代的城市發展中,城區(包括縣級市)正日益成為全球性資源和要素爭奪、控制和競爭的又一重要主體類型,它們有著沖脫所屬城市整體功能束縛的強烈沖動。既有的城市競爭力研究無法或者尚未對這種現象作出有效回應。因此,迫切需要將城市競爭力研究進一步延伸至城區層面,關注這類新興單元在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匯集高端資源和要素,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

《深圳龍崗區核心競爭力報告》一書,是深圳龍崗區委黨校課題組在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之後,有關龍崗區發展戰略研究的重要應用性成果,但其中不乏理論創新。例如,從研究對象看,將城市競爭力研究對象進一步縮小至城區等更小的空間單元,為人們理解空間與城市發展和競爭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再如,從方法論上看,這項研究與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相聯系,將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競爭力的基礎也是非常有見地的理論探索。

作為一項實證性研究成果,書中匯集了大範圍、跨區域的比較分析。根據類型相近、關聯度較高的原則,分別選取龍崗、寶安、南山、福田、順德、番禺、蘿崗、江陰、昆山、蕭山、東莞11個樣本區市作為比較研究對象,涵蓋珠三角與長三角兩大區域典型的發達區縣(市),形成了突出的比較研究和實證研究價值。其中,東莞盡管是地級市,但因與龍崗關聯度較高,通過特殊的數據處理後,仍然具有相當的可比性。如此大規模的跨區域比較,在區域競爭力研究中確屬罕見。同時,在具體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實證、定量分析。本書共收集了11個樣本地區550項指標數據以及其他大量一手資料,並通過數學建模,計算出各個樣本地區核心競爭力的定量評價得分,據此詳細分析了各地核心競爭力的強項與弱項。研究結論十分理性、十分客觀,許多分析結論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信服而又值得深思。

在我的記憶中,1998年曹遠征教授在國內率先主持開展了中國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工作,我個人曾經參與其中並獲益匪淺。看到研究界的同行發表一部有關競爭力評價的新成果,自然有幾分興奮,不揣冒昧寫下一些感想。

是為序。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導師 唐杰
2011年10月28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