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楚辭章句》考論(繁體版)

王逸《楚辭章句》考論(繁體版)
定價:174
NT $ 151
  • 作者:鄭聲國
  • 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1345856
  • ISBN13:9787501345854
  • 裝訂:平裝 / 32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東漢學者王逸《楚辭章句》一書,注釋內容眾多,牽涉的學科範圍較廣。

本書主要從傳統文獻學和小學、學術史研究的角度入手,對《楚辭章句》一書進行相關專題的分析、考論。以便通過本書的個體專題研究和討論,幫助讀者全面地掌握該書的注釋體例細貌,及其書中的治學得失。
 

目錄


前言
凡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王逸生平及著述考
第二節 《楚辭章句》之淵源及成書考
第三節 《楚辭章旬》流傳及版本版
第二章 《楚辭章句》體例及“序”考
第一節 《楚辭章句》之體例
第二節 《楚辭章句》“序”文考
第三章 《楚辭章句》引文考
第一節 《詩經》引文考
第二節 其他群經引文考
第三節 其他典籍引文考
第四章 《楚辭章句》詮釋視野考
第一節 《楚辭章句》的經學闡釋
第二節 《楚辭章句》的文學闡釋
第三節 《楚辭章句》的民俗學闡釋
第五章 《楚辭章句》語詞訓釋考(一)
第一節 語詞訓釋的理據及方式方法
第二節 幾種重要的訓詁術語闡微
第三節 方言詞訓釋例析及訓釋特點
第六章 《楚辭章》語詞訓釋考(二)
第一節 聯系詞訓釋考
第二節 重言詞訓釋考
第三節 同義復詞訓釋考
第七章 《楚辭章句》句法詮釋考
第一節 “之”字句及“其”字句詮釋考
第二節 “以”字句及“而”字句詮釋考
第三節 “於”字句及“乎”字句詮釋考
第四節 賓語前置句詮釋考
第八章 《楚辭章句》在後世之影響及研究現狀
第一節 宋明兩代的王逸《楚辭》學傳承與評價
第二節 清代的王逸《楚辭》學傳承與評價
第三節 現當代的王逸《楚辭》學研究概況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楚辭章句》聯系詞訓釋語義分析二題
附錄(二)︰從《楚辭章句》看先秦時期的名物稱謂現象
後記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四庫總目》稱其為“總集之祖”,又稱“逸注雖不甚詳賅,而去古未遠,多傳先儒之訓話,故李善注《文選》,全用其文”,可見該書的開創性以及訓詁和文獻價值。其注文雖多前人成說,但能有所辨證;發抒已見。其逐句注解,詳為訓詁,往往援引舊典,博采眾說。如對西漢以來班固、賈奎、劉向、揚雄等舊注,自認為有可取之處,則往往加以轉引和吸收,故有論者認為王逸《楚辭章句》為漢人解說《楚辭》的總結。漢人注釋解說《楚辭》的原著,大多皆散佚,正是借王逸所注而賴以保存。這說明王逸《楚辭章句》在中國古代學術史和《楚辭》學史上都有可貴的地位。

鄧聲國教授新著《王逸考論》一書,是中國古代學術史研究範疇中的《楚辭》注釋書的專書研究。正如著者在該書“前言”中所敘,該書主要從側重于訓詁學和文獻學角度,對王逸《楚辭章句》進行專題分析和考論,對其注釋理念、貢獻、價值作出較為全面的闡釋,並對其所注得失,進行公允的評價,分析其與其他注釋文獻的共性與個性差異,從而呈現出其在《楚辭》注釋史上恰當的學術地位。對照全書八章所考論,可以認為較為圓滿地完成了著者所設定的上述目的。

通覽全書,有如下幾個特點︰

首先,從研究視角上看,該書的研究涉及到了多個不同學科的學術視闊。誠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該書很大一部分篇幅著眼于從傳統文獻學和訓詁學的角度進行專題分析,挖掘其中的文化內容,同時又涉及到中國傳統經學、文學作品傳播與接受學、民俗學、句法學等相關學科的詮釋範疇。換句話說,該書是從多個學科研究領域,觀察、研究、論述《楚辭章句》一書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現王逸《楚辭》學研究的治學體系。這和以往一些學者單純著眼于小學研究領域的考察分析相比起來,討認顯得更加全面而周到。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