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編著的《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研究》在佔有資料的基礎上,描述了西雙版納政治形態的歷史演變過程,分析了處于演變和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傣族政治形態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總結了傣族政治形態演變和發展的規律,提出了當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治建設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展望了西雙版納優秀政治發展的未來。整個研究,既是民族學與政治學的結合,也是歷史研究與現實研究的結合,還是學術問題與現實問題研究的結合。
劉強,漢族,1964年生,重慶人。1981年7月進入重慶師範學院外語系學習,1985年7月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7月至1989年9月在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第一中學擔任高中英語教師。1989年9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92年6月獲得史學碩士學位。1992年7月至今,在雲南行政學院校刊部從事編輯工作,期間于1999年開始創辦《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年9月進入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師從周平教授,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學和民族政治。2007年7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目錄
前言
導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相關研究的現狀
三、本選題的構想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傳統政治形態分析
一、傳統政治形態的形成
(一)封建社會以前的傣族概況
(二)傳統政治形態的構建
(三)傳統政治形態的特點
二、傳統政治形態的政治權力結構
(一)政權組織
(二)政治制度
(三)政治過程
三、傳統政治形態的經濟基礎
(一)分封制與份地制
(二)負擔制度
(三)水利制度
四、傳統社會政治意識
(一)君權神授
(二)官本位思想
(三)等級觀念
(四)臣民意識
(五)多宗教信仰
五、傣族政治體系與其他政治體系的關系
(一)傣族政治體系與國家政治體系的關系
(二)傣族政治體系與南詔、大理政治體系的關系
(三)傣族政治體系與其他少數民族政治體系的關系
第二章 新型政治形態取代傳統政治形態
一、新型政治形態取代傳統政治形態的歷史必然性
(一)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結果
(三)西雙版納傣族社會發展的要求
二、新型政治體系的建立
三、新型政治形態的特征
(一)人民民主專政
(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三)平等民族關系的建立
(四)過渡性
四、新舊政治形態的比較
(一)權力主體發生了變化
(二)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發生了變化
(三)政治合法性來源發生了變化
(四)民族關系發生了變化
(五)政治過程發生了變化
(六)政治意識發生了變化
(七)社會生活發生了變化
五、新型政治形態賴以鞏固的基礎
(一)新型政治形態的經濟基礎
(二)新型政治形態的社會基礎
六、新型政治形態在國家政治體系中的地位
第三章 新型政治形態的權力結構
一、自治州與國家政治體系的關系
二、自治州內的權力結構
(一)自治州內部構成的發展變化
(二)自治州內政府間的關系
(三)西雙版納傣族的政治權力
(四)村社中的實際權力
三、民族平等的實現
第四章 新型政治形態的政治過程
一、政治社會化過程
(一)廣泛的政治動員
(二)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三)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建設與發展
二、決策和執行過程
(一)決策過程
(二)執行過程
三、政治參與
(一)人民主權的行使
(二)組織嚴密
(三)參與廣泛
(四)參與效率低
(五)參與渠道單一
(六)民主政治的發展
四、新型政治形態對傣族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 新型政治形態的政治意識
一、西雙版納傣族新的政治意識的形成
(一)新政治意識的形成過程
(二)新政治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
(三)新政治意識形態在傳播中面臨的問題
二、政治意識形態確立後的曲折變化
第六章 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現代發展
一、政治形態現代發展的背景、動力、條件和目標
(一)政治體制改革的背景
(二)政治形態發展的動力
(三)政治形態發展的條件
(四)政治形態發展的目標
二、政治形態現代化過程中的有利因素
(一)市場經濟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現代化的促進
(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各種政治思想、價值觀的交流
(三)黨的領導有利于推進政治形態的發展
(四)信息化網絡化對民主政治的推動
(五)原始民主的傳統有助于人民的政治參與
三、政治形態現代化中的制約因素分析
(一)社會經濟基礎薄弱
(二)傳統政治文化的慣性
(三)全民信教的文化傳統妨礙現代政治人的形成
(四)國家政治體系的影響
(五)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
四、推進政治形態現代化
(一)加強政治形態的經濟基礎建設
(二)發展與新型政治形態相適應的現代政治文化
(三)正確處理宗教與教育的關系
(四)加快國家政治體制改革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導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相關研究的現狀
三、本選題的構想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傳統政治形態分析
一、傳統政治形態的形成
(一)封建社會以前的傣族概況
(二)傳統政治形態的構建
(三)傳統政治形態的特點
二、傳統政治形態的政治權力結構
(一)政權組織
(二)政治制度
(三)政治過程
三、傳統政治形態的經濟基礎
(一)分封制與份地制
(二)負擔制度
(三)水利制度
四、傳統社會政治意識
(一)君權神授
(二)官本位思想
(三)等級觀念
(四)臣民意識
(五)多宗教信仰
五、傣族政治體系與其他政治體系的關系
(一)傣族政治體系與國家政治體系的關系
(二)傣族政治體系與南詔、大理政治體系的關系
(三)傣族政治體系與其他少數民族政治體系的關系
第二章 新型政治形態取代傳統政治形態
一、新型政治形態取代傳統政治形態的歷史必然性
(一)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結果
(三)西雙版納傣族社會發展的要求
二、新型政治體系的建立
三、新型政治形態的特征
(一)人民民主專政
(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三)平等民族關系的建立
(四)過渡性
四、新舊政治形態的比較
(一)權力主體發生了變化
(二)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發生了變化
(三)政治合法性來源發生了變化
(四)民族關系發生了變化
(五)政治過程發生了變化
(六)政治意識發生了變化
(七)社會生活發生了變化
五、新型政治形態賴以鞏固的基礎
(一)新型政治形態的經濟基礎
(二)新型政治形態的社會基礎
六、新型政治形態在國家政治體系中的地位
第三章 新型政治形態的權力結構
一、自治州與國家政治體系的關系
二、自治州內的權力結構
(一)自治州內部構成的發展變化
(二)自治州內政府間的關系
(三)西雙版納傣族的政治權力
(四)村社中的實際權力
三、民族平等的實現
第四章 新型政治形態的政治過程
一、政治社會化過程
(一)廣泛的政治動員
(二)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三)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建設與發展
二、決策和執行過程
(一)決策過程
(二)執行過程
三、政治參與
(一)人民主權的行使
(二)組織嚴密
(三)參與廣泛
(四)參與效率低
(五)參與渠道單一
(六)民主政治的發展
四、新型政治形態對傣族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 新型政治形態的政治意識
一、西雙版納傣族新的政治意識的形成
(一)新政治意識的形成過程
(二)新政治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
(三)新政治意識形態在傳播中面臨的問題
二、政治意識形態確立後的曲折變化
第六章 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現代發展
一、政治形態現代發展的背景、動力、條件和目標
(一)政治體制改革的背景
(二)政治形態發展的動力
(三)政治形態發展的條件
(四)政治形態發展的目標
二、政治形態現代化過程中的有利因素
(一)市場經濟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現代化的促進
(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各種政治思想、價值觀的交流
(三)黨的領導有利于推進政治形態的發展
(四)信息化網絡化對民主政治的推動
(五)原始民主的傳統有助于人民的政治參與
三、政治形態現代化中的制約因素分析
(一)社會經濟基礎薄弱
(二)傳統政治文化的慣性
(三)全民信教的文化傳統妨礙現代政治人的形成
(四)國家政治體系的影響
(五)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
四、推進政治形態現代化
(一)加強政治形態的經濟基礎建設
(二)發展與新型政治形態相適應的現代政治文化
(三)正確處理宗教與教育的關系
(四)加快國家政治體制改革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中國是民族國家還是多民族國家,是學界屢有爭議的問題。其實,今天之中國,既是民族國家,又是多民族國家。因為,民族國家與多民族國家,是根據不同的標準劃分出來的國家類型。民族國家是相對于王朝國家等國家形態而言的,它首先出現在西歐,是西方國家形態演進的產物,進而又成為近代以來世界體系之基本構成單元。就其本質而言,民族國家是建立在民族認同基礎上的主權國家。而多民族國家則是相對于單一民族國家而言的,是生活著多個民族並具有復雜民族構成的國家。中國自秦代至清代,其國家形態都是王朝國家。20世紀初,中國在國內政治力量對比的推動下,並受民族國家和民族國家世界體系的影響,開啟了構建民族國家的進程。中國的民族國家構建,在20世紀中葉基本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但是,就國家的民族構成來看,中國自秦代以來就一直是多民族國家。不過,自秦代至清代,中國是王朝國家形態的多民族國家;民國時期,中國是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是民族國家形態的多民族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華民族成為了國家民族,即與國家結合在一起或取得了國家形式的民族。自此以後,“中華民族”的概念,已經不再是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的統稱了,而是一個以“中華民族”為族稱的民族共同體,是國家民族,即國族。
然而,不論是在王朝國家時代還是在民族國家時代,中國都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政治共同體。中華民族都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多元一體”。費孝通先生不僅提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命題,而且對此作過精闢的分析和論證︰中華民族是歷史上各民族結合而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它所包括的五十多個民族單位是多元,中華民族是一體。”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華民族取得了國家形式,披上了國家的外衣,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內涵,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政治民族,即國族;而組成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單位,它們在本質上是具有共同歷史和文化的人群共同體,因而是文化民族。
今天生活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作為中華民族之構成部分的中國各民族,都有著自己演變和發展的歷史軌跡,各個民族在組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和融入中華民族的過程中,不僅創造了內容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而且創造了形式多樣的民族的政治生活,形成並長期保持著民族的政治形態。這些民族的政治形態,建基于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之上,是民族共同體避雨遮風的政治屋頂,也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論是認識和了解作為歷史文化共同體的各個民族,還是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不論是認識和了解中國在歷史上的國家形態演變,還是認識和了解中國民族國家的構建,以及作為民族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豐富內涵,考察中國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的演變和發展,都是一個富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獨特視角。如果從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加強民族國家建設的角度來看,這種研究的價值就更加突出,並且還會進一步凸顯。
生活于祖國西南邊陲的傣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而西雙版納的傣族,在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構建了特殊的民族政治形態。而且,西雙版納傣族的地方政權一直延續到民族國家時代。1953年,這個地方政權才通過民族區域自治的方式被納入統一的國家制度結構中,成為民族國家建設中通過對地方性的民族政權的改造而實現國家制度統一的典型。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在融入國家統一的制度框架以後,也形成了有特色的發展,並對地方的政治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演變和發展進行研究,在中國少數民族地方政治形態研究中具有典型性。
本書作者劉強在攻讀民族政治學博士學位期間,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將其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量搜集和查閱相關歷史文獻,並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生活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本項研究,寫了博士論文——《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研究》。
《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研究》,在佔有資料的基礎上,描述了西雙版納政治形態的歷史演變過程,分析了處于演變和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傣族政治形態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總結了傣族政治形態演變和發展的規律,提出了當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治建設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展望了西雙版納優秀政治發展的未來。整個研究,既是民族學與政治學的結合,也是歷史研究與現實研究的結合,還是學術問題與現實問題研究的結合。
在此之前,我國並沒有對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的專門研究。劉強無意中成了這方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的研究是我國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研究的第一次嘗試。研究的成功開拓了我國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研究的新領域。因此,該項研究本身和研究成果的取得,都為我國民族政治學研究作出了貢獻。
當然,作為一項開拓性的研究,該項研究本身和研究的成果也難免有不足之處。如何將林尚立教授構建的政治形態研究框架運用于少數民族政治研究,如何在佔有豐富資料基礎上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演變作出符合歷史事實的描述,如何把握民族國家建設中傣族地方政權對國家制度的融入以及融入過程中的沖突和調適,都是本項研究必須面對的問題。本項研究和論文對此作出了努力並取得了成果,但存在不成熟和不圓滿之處。希望他以後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的研究,並在進一步的研究中解決好這些問題。
對各個少數民族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形態演變的研究,不僅十分重要,也是很有價值的。除了上述提到的內容外,這樣的研究還能在描述、分析和總結多樣性的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形態的基礎上,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政治知識,構建新的研究視角,形成新的學術觀點,並因此而豐富我國的政治學和民族政治學,成為政治學研究創新的增長點。因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沿著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取得更多、更新和更大的成果。
周平
2010年8月1日于雲南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華民族成為了國家民族,即與國家結合在一起或取得了國家形式的民族。自此以後,“中華民族”的概念,已經不再是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的統稱了,而是一個以“中華民族”為族稱的民族共同體,是國家民族,即國族。
然而,不論是在王朝國家時代還是在民族國家時代,中國都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政治共同體。中華民族都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多元一體”。費孝通先生不僅提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命題,而且對此作過精闢的分析和論證︰中華民族是歷史上各民族結合而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它所包括的五十多個民族單位是多元,中華民族是一體。”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華民族取得了國家形式,披上了國家的外衣,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內涵,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政治民族,即國族;而組成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單位,它們在本質上是具有共同歷史和文化的人群共同體,因而是文化民族。
今天生活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作為中華民族之構成部分的中國各民族,都有著自己演變和發展的歷史軌跡,各個民族在組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和融入中華民族的過程中,不僅創造了內容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而且創造了形式多樣的民族的政治生活,形成並長期保持著民族的政治形態。這些民族的政治形態,建基于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之上,是民族共同體避雨遮風的政治屋頂,也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論是認識和了解作為歷史文化共同體的各個民族,還是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不論是認識和了解中國在歷史上的國家形態演變,還是認識和了解中國民族國家的構建,以及作為民族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豐富內涵,考察中國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的演變和發展,都是一個富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獨特視角。如果從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加強民族國家建設的角度來看,這種研究的價值就更加突出,並且還會進一步凸顯。
生活于祖國西南邊陲的傣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而西雙版納的傣族,在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構建了特殊的民族政治形態。而且,西雙版納傣族的地方政權一直延續到民族國家時代。1953年,這個地方政權才通過民族區域自治的方式被納入統一的國家制度結構中,成為民族國家建設中通過對地方性的民族政權的改造而實現國家制度統一的典型。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在融入國家統一的制度框架以後,也形成了有特色的發展,並對地方的政治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演變和發展進行研究,在中國少數民族地方政治形態研究中具有典型性。
本書作者劉強在攻讀民族政治學博士學位期間,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將其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量搜集和查閱相關歷史文獻,並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生活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本項研究,寫了博士論文——《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研究》。
《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研究》,在佔有資料的基礎上,描述了西雙版納政治形態的歷史演變過程,分析了處于演變和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傣族政治形態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總結了傣族政治形態演變和發展的規律,提出了當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治建設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展望了西雙版納優秀政治發展的未來。整個研究,既是民族學與政治學的結合,也是歷史研究與現實研究的結合,還是學術問題與現實問題研究的結合。
在此之前,我國並沒有對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的專門研究。劉強無意中成了這方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的研究是我國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研究的第一次嘗試。研究的成功開拓了我國少數民族政治形態研究的新領域。因此,該項研究本身和研究成果的取得,都為我國民族政治學研究作出了貢獻。
當然,作為一項開拓性的研究,該項研究本身和研究的成果也難免有不足之處。如何將林尚立教授構建的政治形態研究框架運用于少數民族政治研究,如何在佔有豐富資料基礎上對西雙版納傣族政治形態的演變作出符合歷史事實的描述,如何把握民族國家建設中傣族地方政權對國家制度的融入以及融入過程中的沖突和調適,都是本項研究必須面對的問題。本項研究和論文對此作出了努力並取得了成果,但存在不成熟和不圓滿之處。希望他以後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的研究,並在進一步的研究中解決好這些問題。
對各個少數民族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形態演變的研究,不僅十分重要,也是很有價值的。除了上述提到的內容外,這樣的研究還能在描述、分析和總結多樣性的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形態的基礎上,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政治知識,構建新的研究視角,形成新的學術觀點,並因此而豐富我國的政治學和民族政治學,成為政治學研究創新的增長點。因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沿著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取得更多、更新和更大的成果。
周平
2010年8月1日于雲南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3折$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