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后,迅速發展的東亞地區主義已成為東亞國際關系中的新亮點。
長期以來,日本作為本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在地區合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新一輪地區主義浪潮中卻缺乏主動,其中重要障礙之一是日本的農業保護。農業在日本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很低。為什麼日本寧願犧牲本國在對外經濟甚至外交戰略上的利益去保護這一「夕陽產業」?為什麼日本政府一方面高調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但是另一方面仍對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障礙置若罔聞?解釋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問題是《日本的農業保護與東亞地區主義》的主要目的。
日本農業保護的傳統動力在於兩個方面:第一是農業保護背后的國會議員、農林官僚和品協之間巨大的利益結構、第二是農業民族主義的文化意識根源。通過着重考察冷戰后日本國內政治經濟變化和東亞地區主義發展對日本農業保護的雙重沖擊,《日本的農業保護與東亞地區主義》認為日本業保護的利益結構已經發生變化,但是並未發生本質改變,而東亞地區主義政策尚未成為日本外交的優先目標和國家共識。農業保護問題是考察日本參與東亞地區主義和國際戰略的重要試金石和風向標,對於探討和研究東亞國際關系和日本外交具有現實意義。研究日本農業保護問題對於中國的「三農」問題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本書由張雲著。
張雲,日本國立新瀉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法學(國際政治)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關系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NIT)訪問學者(2010—2011年)。曾任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濟廣報中心客員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關系理論、中美日三邊關系、東亞地區國際關系等。
目錄
序章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意義和創新
第四節 本書框架
第一章 日本農業與農業保護的現狀
第一節 日本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第二節 日本農業的特點
第三節 日本農業保護的現狀
第二章 日本農業保護的利益結構分析
第一節 利益集團理論
第二節 日本農協的特點
第三節 日本選舉制度下政黨與農協的關系
第四節 政府官僚的農業利益
第五節 日本農業保護的利益結構
第三章 其他利益集團與農協的博弈
第一節 日本經團聯與農協的沖突與妥協
第二節 消費者團體的妥協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日本農業保護的文化意識根源
第一節 日本的農本主義思想
第二節 農業民族主義在政策中的應用
第三節 農業民族主義在消費傾向上的反映
第五章 東亞地區一體化與日本的農業保護
第一節 東亞地區主義對日本農業保護的壓力
第二節 「小泉改革」對日本農業保護的沖擊
第三節 案例:日本大米市場部分開放
第四節 日本農業保護利益結構的「變化
第六章 日本東亞地區主義政策的演變
第一節 1997—2000年:通過地區主義尋求國際地位
第二節 2001—2005年:「東亞共同體」泡沫的形成
第三節 2006—2009年:東亞地區主義政策「漂流
結語:日本農業保護的邏輯租東亞地區主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第一節 日本農業保護的邏輯與東亞地區主義
第二節 日本農業保護對中國的啟示
附錄 經團聯在政府決策中的作用——以日本自由貿易協定(FTA)政策出台為例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意義和創新
第四節 本書框架
第一章 日本農業與農業保護的現狀
第一節 日本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第二節 日本農業的特點
第三節 日本農業保護的現狀
第二章 日本農業保護的利益結構分析
第一節 利益集團理論
第二節 日本農協的特點
第三節 日本選舉制度下政黨與農協的關系
第四節 政府官僚的農業利益
第五節 日本農業保護的利益結構
第三章 其他利益集團與農協的博弈
第一節 日本經團聯與農協的沖突與妥協
第二節 消費者團體的妥協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日本農業保護的文化意識根源
第一節 日本的農本主義思想
第二節 農業民族主義在政策中的應用
第三節 農業民族主義在消費傾向上的反映
第五章 東亞地區一體化與日本的農業保護
第一節 東亞地區主義對日本農業保護的壓力
第二節 「小泉改革」對日本農業保護的沖擊
第三節 案例:日本大米市場部分開放
第四節 日本農業保護利益結構的「變化
第六章 日本東亞地區主義政策的演變
第一節 1997—2000年:通過地區主義尋求國際地位
第二節 2001—2005年:「東亞共同體」泡沫的形成
第三節 2006—2009年:東亞地區主義政策「漂流
結語:日本農業保護的邏輯租東亞地區主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第一節 日本農業保護的邏輯與東亞地區主義
第二節 日本農業保護對中國的啟示
附錄 經團聯在政府決策中的作用——以日本自由貿易協定(FTA)政策出台為例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