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思想道德建設對培養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政治傾向、理想信仰、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既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首要任務,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指導技工學校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推進學校德育課程改革,原勞動保障部於
2004 年頒布了《技工學校德育課課程標准》,並委托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組織開發了《德育》教材(1~3冊) 。該教材出版以來,受到了全國技工學校師生的廣泛贊譽。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面對社會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終是黨和國家十分關注的重大問題。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關於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全國技工院校德育課程改革,提高德育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按照以學生為主體、以課程為載體、以育人為目標的指導思想,我司組織修訂並頒布了《技工院校德育課程標准》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依據該標准,開發出版了新版德育教材。這套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教材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中華民族精神等有機地貫徹在教學內容之中。積極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反映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和思想文化建設中取得的新成果,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價值標准和是非觀念,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第二,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教材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規律,依據中職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入手,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過程組織、學生能力培養、素質教育追求等方面進一步改革與創新,改變了傳統教材過於理論化、學科化、成人化的不足,做到了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第三,注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教材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和探究,設置了「課堂討論」「案例鏈接」「資料卡片」「活動天地」「探究與實踐」等欄目,加強了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職業活動、社會現象的聯系,創設了學生體驗、感悟、實踐的載體,有利於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看、聽、思、動」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第四,積極追求職教德育課程的自身特色。教材較好地把握了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從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同階段的德育需求出發建構教學內容。注意因人施教、因時施教,注重體現職教課程的「實際、實用、實踐」特色。以現實的社會生活、職業活動和價值觀念作為學習和探究的領域,啟發學生從適應自我發展出發,轉向適應社會生活,進而適應職業活動。為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為學生從業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