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消費的政治:舊報紙、電影院、動漫產業及其他》分兩卷︰卷一“《每日電影》︰文化消費語境中的大眾傳媒公共領域建構”通過對1930年代上海《晨報》副刊《每日電影》的個案分析,論證了大眾文化和大眾傳媒中不僅存在公共領域,而且這種“大眾傳媒公共領域”既不乏“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公共領域”的批判性和私人立場,又因為“跨媒介”討論而具有“原始公共領域”的廣場式公眾性或公共特征。本卷同時展現了1930年代中國電影的一段歷史真實,並針對《每日電影》所表現出來的、大眾傳媒公共領域建構中難以避免的重要問題進行另一層面的思考,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卷二“消費與政治︰對電影、影院、影片公司和動漫產業的考察”是作者近年來所做的關于電影的系列研究。這些系列研究成果雖然涉及到電影的許多領域(包括電影本體、電影院、影片公司以及新興的動漫產業),但所有篇章都圍繞著電影“消費與政治”的關系立論和闡述,或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電影的消費與意識形態的性質和功能。
目錄
叢書總序
上篇 《每日電影》︰文化消費語境中的大眾傳媒公共領域建構
第一部分 導論大眾文化、大眾傳媒與公共領域
第一章 哈貝馬斯關于大眾文化、大眾傳媒與公共領域關系的基本觀點
第二章 對大眾文化、大眾傳媒與公共領域關系的重新闡釋
第三章 大眾傳媒公共領域的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 《晨報》的“改革”與《每日電影》的誕生
第四章 從商業運營走向公共領域︰海派文化語境中政黨“機關報”的出路
第五章 以副刊推動報紙發展︰《晨報》的企業經營之道
第六章 《每日電影》︰《晨報》以商業機制建立的大眾傳媒公共領域
第三部分 作為大眾傳媒公共領域的《每日電影》︰藝術評論、文化沖突與政治批判
第七章 文本分析︰從藝術出發的政治、文化批判
第八章 編者、作者考察︰集團立場與個人身份
第九章 平台建構︰多元話語與跨媒介討論
第十章 結語
下篇 消費與政治︰對電影、影院、影片公司和動漫產業的考察
第十一章 電影與藝術的終結
第十二章 國人對電影的選擇和接受
第十三章 類型龜影︰商業與政治
第十四章 “動漫熱”的興起與幣自動畫電影的復興
第十五章 中國動漫產業︰呼喚新中國學派”
第十六章 電影院︰公眾之夢與公共夢幻空間的建構
第十七章 邵氏(兄弟)公司︰走出“俠客夢”
第十八章 “今古時代”︰經濟模式、運作體系和經營方針
參考文獻
後記
上篇 《每日電影》︰文化消費語境中的大眾傳媒公共領域建構
第一部分 導論大眾文化、大眾傳媒與公共領域
第一章 哈貝馬斯關于大眾文化、大眾傳媒與公共領域關系的基本觀點
第二章 對大眾文化、大眾傳媒與公共領域關系的重新闡釋
第三章 大眾傳媒公共領域的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 《晨報》的“改革”與《每日電影》的誕生
第四章 從商業運營走向公共領域︰海派文化語境中政黨“機關報”的出路
第五章 以副刊推動報紙發展︰《晨報》的企業經營之道
第六章 《每日電影》︰《晨報》以商業機制建立的大眾傳媒公共領域
第三部分 作為大眾傳媒公共領域的《每日電影》︰藝術評論、文化沖突與政治批判
第七章 文本分析︰從藝術出發的政治、文化批判
第八章 編者、作者考察︰集團立場與個人身份
第九章 平台建構︰多元話語與跨媒介討論
第十章 結語
下篇 消費與政治︰對電影、影院、影片公司和動漫產業的考察
第十一章 電影與藝術的終結
第十二章 國人對電影的選擇和接受
第十三章 類型龜影︰商業與政治
第十四章 “動漫熱”的興起與幣自動畫電影的復興
第十五章 中國動漫產業︰呼喚新中國學派”
第十六章 電影院︰公眾之夢與公共夢幻空間的建構
第十七章 邵氏(兄弟)公司︰走出“俠客夢”
第十八章 “今古時代”︰經濟模式、運作體系和經營方針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浙江大學是一所人文璀璨、名師薈萃的全國重點大學,前身是1897年創辦的求是書院。百年浙大,一路風雨又一路輝煌。在這塊深厚的土地上,它不僅哺育了馬敘倫、馬一浮、沈尹默、蘇步青、王淦昌、貝時璋、張其昀、談家楨、盧鶴紱等眾多的文化名人和科學大師,而且在長期的辦學中形成了堪稱典範的求是精神。尤其是在竺可楨主政期間,于極其艱難的西遷辦學中更是把這種“求是”精神發揮到極致,使浙大聲名遠播,成為“當時中國最好的四所大學之一”。
浙大中文系辦學歷史悠久。往遠說,可追溯到林啟主持的求是書院。當時辦學伊始,書院即開設國文課程,先後延請宋恕、陳去病、馬敘倫、沈尹默、張相等著名學者授業講學——以此算起,中文系已歷春秋百有十載;往近說,則源于1920年的之江大學國文系和1928年的國立浙江大學國文系——就此而言,中文系悠然已有九十余年歷史。它前後歷經西遷時期、龍泉分校時期,後又融合之江大學國文系、浙江大學國文系兩大主脈。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文系被劃歸由浙大“母體”孵化出來的新的分支——新成立的浙江師範學院。嗣後1958年,浙江師範學院與新組建的杭州大學合並,稱杭州大學;從這時開始,浙大中文系便進入了“杭大中文系”時代,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杭大中文系”的系名,一叫便是整整四十年,並已在社會和學界贏得良好的聲譽。直到1998年,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四校合並成立新的浙江大學,中文系在經歷了一番分分合合之後又返回到了它的母體懷抱。現在的浙大中文系是以原杭大中文系為主體的,自然,它也整合了其他相關的師資力量。
浙大中文系建系以來,人才輩出,具有深厚的學術積累。祝文白、繆鉞、劉大白、郁達夫、豐子愷、許欽文、夏承燾、姜亮夫、錢南揚、胡士瑩、徐聲越、陸維釗、任銘善、王季思、鄭奠、王駕吾、孫席珍、王西彥、蔣禮鴻、徐朔方等一大批在國內外學界享有盛譽的杏壇名師、學術名流都曾于此任教。他們實踐的“傳承創造”的學術精神和追求的“卓然獨立”的學術境界,為中文系的發展,包括有特色、有影響的學科的創建,也包括有特色、有發展後勁的梯隊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百年滄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近代科學的目標是什麼?就是探求真理。科學方法可以隨時隨地而改變,這科學的目標,蘄求真理,也就是科學的精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回顧往昔,我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竺可楨老校長在 世紀40年代所講的這句話的深刻含意,也愈發懷念為中文系發展作出貢獻的諸多前輩和老師,並由然萌生了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和發展中文系的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我們高興地看到,經過幾代人共同不懈的努力,浙大中文系已發展成一個實力雄厚,在國內很具聲譽和影響的系科。特別是1995年被批準為國家基礎學科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以來,更是在各個方面都有長足的發展,在全國同類專業的高校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中文系也由原先單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成為由漢語言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編輯出版學三個本科專業和一個影視與動漫編導方向的立體多元、結構合理的“大中文”專業。目前,中文系己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七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中國古典文獻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四個學科為浙江省省級重點學科。漢語史研究中心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有在編教師50人,其中教授26人(博士生導師25人),副教授14人。他們不僅在各個學科發揮重要的帶頭和骨干作用,而且在國內學界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正是在這批以四五十歲的中青年學者為主體的學術核心的努力和引領下,由夏承燾、姜亮夫等前輩學者所開創的,吳熊和、王元驤等名師宿儒所光大的中文系學脈,方能做到承傳自有、薪火綿延。
……
浙大中文系辦學歷史悠久。往遠說,可追溯到林啟主持的求是書院。當時辦學伊始,書院即開設國文課程,先後延請宋恕、陳去病、馬敘倫、沈尹默、張相等著名學者授業講學——以此算起,中文系已歷春秋百有十載;往近說,則源于1920年的之江大學國文系和1928年的國立浙江大學國文系——就此而言,中文系悠然已有九十余年歷史。它前後歷經西遷時期、龍泉分校時期,後又融合之江大學國文系、浙江大學國文系兩大主脈。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文系被劃歸由浙大“母體”孵化出來的新的分支——新成立的浙江師範學院。嗣後1958年,浙江師範學院與新組建的杭州大學合並,稱杭州大學;從這時開始,浙大中文系便進入了“杭大中文系”時代,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杭大中文系”的系名,一叫便是整整四十年,並已在社會和學界贏得良好的聲譽。直到1998年,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四校合並成立新的浙江大學,中文系在經歷了一番分分合合之後又返回到了它的母體懷抱。現在的浙大中文系是以原杭大中文系為主體的,自然,它也整合了其他相關的師資力量。
浙大中文系建系以來,人才輩出,具有深厚的學術積累。祝文白、繆鉞、劉大白、郁達夫、豐子愷、許欽文、夏承燾、姜亮夫、錢南揚、胡士瑩、徐聲越、陸維釗、任銘善、王季思、鄭奠、王駕吾、孫席珍、王西彥、蔣禮鴻、徐朔方等一大批在國內外學界享有盛譽的杏壇名師、學術名流都曾于此任教。他們實踐的“傳承創造”的學術精神和追求的“卓然獨立”的學術境界,為中文系的發展,包括有特色、有影響的學科的創建,也包括有特色、有發展後勁的梯隊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百年滄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近代科學的目標是什麼?就是探求真理。科學方法可以隨時隨地而改變,這科學的目標,蘄求真理,也就是科學的精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回顧往昔,我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竺可楨老校長在 世紀40年代所講的這句話的深刻含意,也愈發懷念為中文系發展作出貢獻的諸多前輩和老師,並由然萌生了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和發展中文系的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我們高興地看到,經過幾代人共同不懈的努力,浙大中文系已發展成一個實力雄厚,在國內很具聲譽和影響的系科。特別是1995年被批準為國家基礎學科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以來,更是在各個方面都有長足的發展,在全國同類專業的高校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中文系也由原先單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成為由漢語言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編輯出版學三個本科專業和一個影視與動漫編導方向的立體多元、結構合理的“大中文”專業。目前,中文系己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七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中國古典文獻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四個學科為浙江省省級重點學科。漢語史研究中心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有在編教師50人,其中教授26人(博士生導師25人),副教授14人。他們不僅在各個學科發揮重要的帶頭和骨干作用,而且在國內學界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正是在這批以四五十歲的中青年學者為主體的學術核心的努力和引領下,由夏承燾、姜亮夫等前輩學者所開創的,吳熊和、王元驤等名師宿儒所光大的中文系學脈,方能做到承傳自有、薪火綿延。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