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戰史︰明代十大戰爭

皇朝戰史︰明代十大戰爭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王冬青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100241
  • ISBN13:9787208100244
  • 裝訂:平裝 / 29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龔著琳等編著的本書將數據挖掘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著重介紹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內的各種實際應用,旨在使讀者能熟悉並理性地應用這種方法,解決醫學基礎科研及臨床研究中的實際問題。

數據挖掘是在統計分析、模式識別、機器學習及數據庫技術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獨立學科。該新興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用性,其應用價值體現在︰與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其他學科相結合,為這些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新穎的研究方法。

龔著琳等編著的本書將數據挖掘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著重介紹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內的各種實際應用,旨在使讀者能熟悉並理性地應用這種方法,解決醫學基礎科研及臨床研究中的實際問題。本書的第一章介紹了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紹了進行數據挖掘所必需的數據采集組織、管理和數據預處理的方法;第三章~第八章,結合國內外的應用實例,分別介紹了回歸分析、分類、聚類分析、關聯規則、時間序列分析和序列分析等數據挖掘的常用方法,並在參考文獻中列出了這些應用實例的引文出處。

本書適合于醫學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醫學基礎科研及臨床科研工作者、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及技術人員作為教材及參考資料使用。
 

目錄

第一章 嶺北之戰︰新老王朝爭斗中的拐點
明朝的誕生與政權交接
新王朝的外交設計
朱元璋對北元的期望
走向戰敗的嶺北之戰
嶺北之戰後明朝的攻守
第二章 靖難之役︰皇位爭奪戰
朱元璋的沉重遺產
削藩導致戰爭爆發
李景隆與戰局惡化
曇花一現的勝利與戰爭結束
建文帝下落和永樂帝新政
第三章 鄭和下西洋︰朝貢體制下的戰略威懾
起因從永樂皇帝開始
永樂皇帝的外交戰略
鄭和下西洋的動機
三次武裝沖突
針對南疆的另一種治理
停航︰政策向現實社會的讓步
第四章 土木之變︰明朝皇帝被俘的軍事危機
永樂朝之後政局的變化
蒙古瓦刺的崛起與明朝邊防的削弱
瓦剌進攻、英宗親征
兵敗土木堡
于謙和北京保衛戰
第五章 屯門之戰︰中國與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戰
十六世紀中國面臨挑戰
葡萄牙派出的外交特使
戰前明朝對葡萄牙的態度
初戰︰屯門之戰和西草灣之戰
中國與葡萄牙交鋒後的態度變化
再戰︰雙嶼之戰和走馬溪之戰
第六章 嘉靖抗“倭”︰一個壞制度引發的戰爭
“倭寇”問題的爭鳴
嘉靖之前的中國沿海
“倭”亂源頭與爭執
朱紈和葡萄牙
張經、胡宗憲和徐海、汪直
俞大猷、戚繼光
沿海開放和戰爭結束
第七章 抗倭援朝︰明朝加速衰亡的拐點
明代中、日、朝三方關系
戰前三方國情與關系的變化
戰爭爆發的第一階段
停戰和議和
戰端再起到中朝勝利
第八章 寧遠之戰︰晚明在東北僅有的勝仗
努爾哈赤的崛起
清河︰明朝一次失敗的防御
薩爾滸︰明朝一次失敗的進攻
從遼陽到廣寧︰明朝一敗再敗
老將孫承宗和新秀袁崇煥
寧遠城下大交兵
第九章 山海關之戰︰甲申年的教訓
將勝利指向北京
崇禎皇帝的窮途末路
腐敗‧接管‧財政問題
吳三桂與多爾袞的選擇
山海關之戰
四分五裂的防御策略
李自成和李岩問題
清軍進攻與李自成敗亡
第十章 台灣之戰︰為明朝和反明朝的最後一戰
鄭氏集團之始
鄭成功抗清中的挫折
荷蘭佔據台灣與鄭成功的籌劃
鄭成功代表明朝收復台灣
施瑯代表清朝統一台灣
 

李治亭(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吉林社科院歷史所原所長)

軍事史、戰史,無疑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悠久,戰爭史同樣漫長。伴隨著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國境內的原始氏族部落之間就已經展開了戰爭。從此,直到中國最後一代王朝——清朝的結束,戰爭從沒有斷絕過!在古代,諸如各民族間的紛爭、奴隸暴動、農民戰爭、軍閥混戰、各政治軍事集團割據而攻伐不已……王朝的興亡總伴隨著戰爭而決出結果。中國古代和近代戰爭之多,創造的戰例之驚人,軍事謀略之豐富而奇妙,堪稱舉世稀見!春秋時孫武著兵書《孫子兵法》,迄今仍為世界軍事寶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古代軍事史及軍事人物,是國史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學術領域。改革開放三啼年中,雖有一些學者涉足這個領域,但大多數人並不那麼看好這門學術。比起社會經濟史、政治史、民族史、文化史研究,軍事史的研究就顯得遠遠不足。靛稱得起有影響的中國古代軍事史或戰史著作,也是太少,而能讓大眾讀者感到賞心悅目的軍事史著作更是屈指可數!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部《皇朝戰史——明代十大戰爭》,是王冬青博士的新作,在我國古代軍事史的著作中又增添了一個豐碩的成果。我相信,廣大讀者將會對此書充滿濃厚的興趣。首先,明代戰爭本身就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明朝統治全國長達270余年,如果加上南明階段,則長達近300年。除夏商周,自秦以降,明是中國歷代王朝中僅有的兩三個“長命”王朝之一。在它存在的漫長歲月中,發生的戰爭之多難以統計,是戰爭最多的少數王朝之一。從建國伊始,明朝就與被趕到塞外的元朝余部進行連綿戰爭,元朝後裔與明朝勢不兩立,雙方時斷時續地打了兩百余年,直到明亡,殘元也沒有被打垮。最為嚴重時,蒙古瓦刺部竟突入長城,不僅俘獲了明英宗,而且兵臨北京城下,國家的危亡,已在旦夕之間!至明中葉,又有倭寇入侵東南沿海,再侵略朝鮮,明朝與之戰斗,直至將其擊敗。

與此同時,在東北地區,女真人也不斷與明軍相沖突,大戰沒有,小戰不斷!至萬歷初,女真人開始強大,建軍建國,向明宣戰,從此展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明清(後金)戰爭。在女真人崛起之時,又有西北農民起義,發展成規模宏大、聲勢壯觀的農民戰爭,這就是高迎祥、李白成、張獻忠等領導的農民戰爭,最終將明朝葬身在農民戰爭的烈火之中。在明朝兩百多年的統治中,上述幾個方面的軍事斗爭,其戰斗、戰役之多,難以統計!其間,十幾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的大戰、決戰,屢屢發生。如明朝前期的靖難之役、土木堡之役,後期的薩爾滸激戰、遼沈大戰、寧遠攻城、松錦決戰、滎陽會戰等,無論是規模和激烈的程度,及其重大影響,都可以稱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著名的戰例。至于幾萬人的戰斗,更是屢見不鮮,這在歷代王朝中是不多見的。

不言而喻,軍事活動及其戰爭貫穿了明史的全過程,其內容極為豐富而多彩。迄今,尚無一部有關明代戰爭史或戰史的專門著作。已發表的成果,多是對個別戰役的研究,也有論及明代“九邊”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也只是限于個別的局部的戰事戰例,還構不成有明一代軍事的整體研究。

王冬青博士的這項研究成果,既不是對明代軍事史的系統記述,也不是單篇軍事論文的匯集,而是從明代豐富的戰爭中選取大戰役,從戰略層面展開敘述,有的涉及塞北,有的跨越海疆。無論是從哪個方面或角度看,本書在選題、內容的取舍、敘述的方式、寫作方法,乃至語言的運用,確有創新之處。

首先在選題,即十大戰爭,各有特點。每次戰爭都反映了一個時期的政治軍事斗爭狀態,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並保持了內在的密切聯系和敘述的連貫性,基本上反映了明代戰爭的歷史進程。換言之,從某種意義上說,十大戰爭亦構成了明代軍事史的基本內容,渾然一體,勾勒出明代軍事的全貌。其次是內容的取舍,更見作者對明代軍事史嫻熟的程度。作者多年從事明清戰爭史的研究與教學,既發表過明清戰爭史的學術論文,也在高校講台上主講明清戰爭史的課程,對明清兩朝的軍事活動十分了解;對寫作內容和講述對象,何者當取而詳兌,何者當略而不論,何為主,何為次,分辨得格外清楚,這就是大而有當。換而言之,從大處或者說從全局入手,取舍、主次、詳略皆屬恰當。

本書的一大特色,亦與眼下的“流行體”或傳統習慣不同,就在于它的敘述療式包括寫作方法,整體表現出創新的一種風格,是對現有書寫歷史方式的一個超越。通常記述戰爭或寫軍事斗爭,往往是用“流水賬”的方法︰按時間順序,先寫背景、原因,次寫經過,最後寫勝敗結局及影響,等等。如今,最時髦的寫法,如《品三國》、《論語心得》、《正說……》之類,既不講歷史發展經過,也不講史實,而是抓住一點大做文章,尤其是用一知半解的知識和低俗性的語言,專以嘩眾取寵、逗人一樂為能事。一句話,信口胡說。前一種,是傳統習慣,難免呆飯、枯燥,且教條,以不變應萬變。這種文風、這種謀篇布局、這種敘述方式,的確是落後了。後一種,完全是背棄我國學術的優良傳統,迎合社會上部分人的低級需要,隨心所欲,只要刺激讀者、觀眾樂,就無所顧忌。他們的要害,就是不要歷史的真實,不要經典的原意,可以胡說,可以說假話!

本書與上述兩種傾向劃清了界限。作者概述不同的戰爭,采取了靈活多變、各有特色的敘述方式,將十大戰爭寫得繪聲繪色。如,土木之變,開門見山,先簡單地寫出這場戰爭的概覽與結果,接著再追本溯源,把這場戰爭的起因逐一寫出;按戰爭發生發展的脈絡,夾敘夾議,既如同教學講座,又在講解中不斷地解讀史實、理解和分析,得失都在其敘述中得到明確答案。做到這種程度,作者必須是精通本專業,對自己所寫的內容已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所謂熟能生巧,就是說,已全部掌握了這一選題的基本知識,無論怎麼說、怎麼寫,都不會背離歷史事實,這就是“不逾矩”的意思,亦即不會步入歧途。由此,也就能做到深入淺出,講清了問題,傳播了傳統文化的精華,也就使人真正受到了教益。所謂“品讀派”、“心得派”、“正說派”,既沒有對自己所講的內容做過研究,也不懂本專業,如不懂三國史,如何能“品”三國?連經典的文字都讀不懂,如何能講出讀後的“心得”!

本書所表現出的良好學風,是作者多年致力于學術研究和教學的結晶。學術研究最忌浮躁,如制假、販假,尤屬學術之大敵。本書樹立的學風,就是堅持歷史的真實是第一位的。十大戰爭涉及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需要用大量的史實來透視歷史真相。作者堅持用事實說話,不調侃,不取媚俗的所謂“幽默”,卻同樣生動,引入入勝,讓人愛讀而不忍釋手!在這方面,作者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他所做的努力,不妨說是對“品讀派”之類惡劣文風的一個否定和批駁。

本書作者王冬青博士,是在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工作的一位年輕學者,在同我的交往中,我很快就看出他的好學精神,多次與我探討明清戰爭問題,表現出了頗多的新鮮觀點和思想。這部書就是作者在展示他的學術積累和新的學術觀點。他寫出了書稿,我先睹為快,可喜可賀!當繼續努力,再創佳績。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