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生活在一個體制化失敗的時代,需要嶄新的意識和集體領導能力。在這本開創性的著作中,奧托‧夏莫邀請我們一起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世界,探索一種革命性的領導方式。關注的對象和關注的方式是創新的關鍵所在,而阻礙人們有效關注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完全理解關注和意圖產生的內在場境,並與之建立連接。這就是夏莫所說的“盲點”。穿過夏莫的U型過程,我們有意識地接近“盲點”,並學會了與“真實的大我”——知識與靈感最深層的源泉——建立連接。這就是“在當下(presencing)”,是夏莫結合了“當下”(presence)和“感知”(sensing)兩個概念創造的一個術語。在對150多名實踐者和思想領袖長達10年的研究、行動學習和訪談的基礎上,U型理論提供了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故事和例證,收錄了許多練習和實踐,幫助領導者以及整個組織轉變意識,與未來最佳可能性建立連接,並獲得創造未來的能力。


  奧托‧夏莫——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高級講師,組織學習運動先驅,在當下研究所的創始主席。同時也是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創新與知識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他還是《第五項修煉‧心靈篇》一書的合著者。曾為戴姆勒、普華永道、富士通等公司合作設計並實施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領導力項目。
 

目錄

引言 踏上發現之旅
第一部分 發現思維的盲點
 盲點出現在個人、團隊、機構、社會和各種系統之中,它們以不同的形式在我們的理論和概念中展現自己。對于各種系統而言,盲點每天都會出現,但它們通常隱而不見。因此,關注這些盲點如何顯現、把它們呈現出來並為我所用,是有效的領導者和創造者的任務。
 第1章 面對大火
 第2章 “U”型之旅
 第3章 學習和變革的四個層次
 第4章 機構的盲點
 第5章 社會的盲點
 第6章 科學的哲學基礎
 第7章 跨越盲點的門檻
第二部分 進入U境
 從本質上講,U理論描述了涌現的各個不同層次,也就是我們行動的不同質量。U理論建立在對社會現實或有機系統的觀察基礎上,這些系統能從多個內在場所運行。挑戰在于我們未察覺這些內在場所,而不是不能激活它們。
 第8章 下載︰基于慣性思考與行動
 第9章 觀察︰暫懸判斷,保持好奇
 第10章 感知︰轉變認識,走出困境
 第11章 在當下︰與最大可能性相連接
 第12章 晶透化︰澄清願景和意圖
 第13章 建立原型︰探索未來的第一步
 第14章 執行︰日常實踐中的配合
第三部分 引領深層次的創新與變革
 社會場中的物質不是一樣物品,而是主體和實體間的關系網,以及他們不同的思考方式、談話方式、和集體行動方式。社會場的容器是這些關系展開的情境,即支撐空間。而引起社會場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機制是主體和實體互相聯系的注意力根源的變化。也就是說,機制是個體和集體感知及行動發生的場所的遷移(根源的遷移)。
第15章 社會場理論的21個命題
 第16章 個人行動︰防止離場
 第17章 談話行動︰社會互動的重要起點
 第18章 組織行動︰鮮活的生命體
 第19章 全球行動︰集體制定全球協作機制
 第20章 捕捉社會現實創造的火花
 第21章 在當下的原則和實踐
後記 建立全球學校,運用在當下的原則和實踐
 

中文版《U型理論》的出版對我而言意義重大。1999年進行本書的研究訪談時,我有幸來到中國並拜訪了精通儒釋道且備受尊敬的南懷瑾大師。其實在此之前我曾多次造訪中國,那時我就被中國及其在21世紀初繼續領先的發展道路所鼓舞,並對中國及中國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中國模式的驚人成就在于使數千萬人口脫離貧困,使全球經濟的重心轉向東亞,並激起全球社會的想象力。我認為中國成功的因素之一是政府的高效運作。2010年9月,我在天津听過溫家寶總理的一次演講,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政府致力于建設和諧社會的決心及其對核心問題清晰而集中的闡述。

其他很多優秀政府也來自東南亞地區(如新加坡、韓國和日本),那麼這些國家有什麼共性呢?我認為答案在于一個詞︰文化,或者更為準確地說是儒家文化。中國文化的深層次根源是什麼?它們在涌現的中國式發展和領導模式中是如何表現的?1999年我正是帶著這些問題拜會了南懷瑾大師。

和南懷瑾大師的談話使我得到三個重要的啟示。

第一,在管理和領導力中存在盲區。這個盲區和我們的認知形成過程以及我們與各種社會實體互動的過程相關。

第二,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是維護傳統秩序,而在于自我教化和道德完善,正如孔子在《大學》中所講︰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所以,《大學》教導我們的是,所有偉大的領導力和成就的根源是內在的教化。問題是我們如何做到達一點。這和我得到的第三個見解相關。

第三,根據《大學》的論述,內在教化的關鍵是“格物致知”的能力。但是,這個過程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了解這一過程似乎是“修身”以建立深層領導力的關鍵,而破解這些深層次的過程及其內在的關聯,正是本書的精髓與核心。在《大學》中,這一過程被描述為七個冥想的步驟或空間︰(1)知;(2)止;(3)定;(4)靜;(5)安;(6)慮;(7)得。

在U型理論中,我以類似但不同的觀點描述了這一深層次“在當下”的過程,我更關注其實踐意義和集體層次的應用,即︰團隊、組織或更大的系統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才能接近集體創造力的深層根源?

U型過程中發展有效領導力的七項能力和步驟如下︰
1.意識︰停止舊有的“下載”式思維習慣;
2.觀察︰停止習慣式的“下判斷”,以新的視角觀察;
3.感知︰將注意力重新定位,從其他視角感知,從整體感知;
4.在當下︰與沉靜的根源以及涌現的未來建立連接︰
5.晶連化(Crystallizing)︰澄清願景和意圖;
6.建立原型︰連接頭腦、心靈和雙手,通過實踐探索未來︰
7.執行︰連接微觀、中觀和宏觀層面的領導力,維持和發展創新。

那麼,在充滿了復雜性、沖突以及快速創新的當今世界如何“格物致知”呢?這個過程和《大學》及南懷瑾大師的文章中描述的儒家思想的深層精髓是異曲同工的。

除了更為具體地描述“格物致知”的過程,本書還對以下方面進行了論述︰

第一,在四個不同的系統層次(個人、團隊、組織以及全球)上,“格物致知”的過程與深層次變革和進化是如何息息相關的;

第二,哪些社會技術(或實踐工具)可以幫助領導者轉變領導、團隊、組織和系統運行的內在狀態?

當我寫作此序時,麻省理工學院基于U型理論的中國領導力發展項目的規劃也進入了尾聲。該項目將聚集來自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未來領導者,通過內在發現與協同創新之旅,激發和提升領導力。如果這一項目能如期啟動,我期待著能多次前往中國,有機會與您和所有致力于攜手互助、共建和諧社會的創新者進行交流。

最後,關于本書的閱讀,我建議您先完成第1章和第2章,然後是後記,之後再進入您最感興趣的章節。希望您能有所收獲!

奧托‧夏莫
美國,馬薩諸塞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