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天堂︰西方人與中國的歷史糾纏

紙天堂︰西方人與中國的歷史糾纏
定價:222
NT $ 193
  • 作者:祝勇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8036088
  • ISBN13:9787108036087
  • 裝訂:平裝 / 41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從馬可波羅、利瑪竇、馬夏爾尼、呤(口利)到洛克,這些懷揣各種目的來到中國的西方人眼中,折射出西方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以及東西方歷史文化的糾結。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即中國歷史上特別是近代史上幾個具有特色的結點,反映了中國朝政、歷史的變化。


祝勇,作家、學者。1968年生。北京作家協會合同制作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柏克萊大學駐校作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全國青聯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閱讀》、《布老虎散文》主編。

已出版作品四十余種。學術方面,著有“文革學”研究專著《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文學方面,有多卷本《祝勇作品集》、《祝勇散文系列》,以及以故宮歷史為主題的實驗性作品《舊宮殿》和長篇歷史小說《血朝廷》。
 

目錄

自序
馬可‧波羅︰紙上的帝國
利瑪竇︰歷史中的犧牲者
馬戛爾尼︰煙槍與火槍
呤(口利)︰紙天堂
綠蒂︰刀俎間的寶座
榮赫鵬︰刀與佛
洛克︰香巴拉使者
本書大事年表
 

惠特曼曾經說過一句話︰只要適當說出事實,一切羅曼史立即黯然失色。正是這句話,為我多年的寫作提供了方向,而我編輯生涯的1998年,對于我的寫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一年,我開始編輯一套《西方視野里的中國形象》叢書。編這套叢書,使我認識到我對中國歷史的了解幾乎為零,多年來接受的歷史教育,只不過是提供了一個大而無當的框架和一些值得懷疑的結論,它既不負責提供細節,也不提供論證過程。歷史只是一個年表,像元素周期表,科學、完整,卻毫無感情,我們與歷史的關系,只能建立在背誦之上,我們無法回到從前的某一個夜晚,傾听歷史人物內心的呼告與吶喊。那麼多的歷史書籍看上去更像一個個的抽屜,有著結實的結構,但拉開它時,里面卻是空的。而我們需要的,是門,但面對抽屜,我們找不到返回歷史的路徑。

在那套叢書里,那些闖人中國歷史的西方人,包括旅行家、探險家、傳教士、記者、外交官、商人等等,他們的書稿、信函、照片,勾勒出的卻是和我們的記憶與想象大相徑庭的歷史圖景。當我第一次借助他們的鏡頭看到梳著長辮的臣民在黑板上用圓規做幾何題,晚清的帝國官員集會的會場上寫著“立憲萬歲”的大幅標語,才意識到歷史原來是一條如此豐饒的河流,所有的事實都像今天一樣的具體。自中世紀開始(自馬可波羅開始),西方就有了對古老中國的敘事沖動,到19世紀,更形成強大的東方主義話語。無論這種東方主義是否定的、意識形態的東方主義,還是肯定的、烏托邦式的東方主義,他們的敘述都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中國。從那一天起,我就決定潛入那條豐沛蓬勃的歷史河流。

我在那時意識到西方史料對于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要性,並開始對海外漢學的研究投入特別的關注,盡管與許多學者相比,這只是一種遲到的覺悟。任何單一的視角都有限制性,而隨著視角增多,事實也會變得立體和豐富。無論對于中國,還是西方,都是如此。觀察那些曾經介人中國歷史的西方人的命運,梳理西方視野里的中國形象,進而在一個更大的視角上(也就是全球的視角)考察中國的歷史,在縱向的線索之外,尋找橫向的線索,這個願望,在我的心中一路潛滋暗長。這是一種艱難的泅渡,需要跨越兩種歷史之間空曠的中間地帶。我在訪學美國時利用海外史料完成我的學術專著《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與麥克法夸爾、馬若孟、史景遷等漢學家的交流,以及為中央電視台撰寫一些有關中西文化交通的歷史紀錄片,如《1405,鄭和下西洋》、《利瑪竇︰岩中花樹》等,都是在完成這樣的過程。

如同黃興濤、楊念群在那套叢書的前言中所寫,“中國融人世界是一個雙向流動的過程”,但這個雙向流動的過程,常常被人忽略。人們看到的是“中國文明”與“地中海文明”在各自孤立的前提下發生和發展,仿佛兩棵相距遙遠的樹,他們看不到兩棵樹的根系在地下的隱秘連接,看不到汁液在根系內部的暗流涌動。在各種歷史教科書上,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迥然分開,互無干系。實際上,這種條塊分割式的歷史敘述,使它們各自的完整性都受到了損害。“中國文明”與“地中海文明”確為兩種性質不同的文明——“中國文明”的發生地,中為陸地,四周是海,中間實,四周虛,故而它的文明,是“聚攏型”的文明;“地中海文明”的發生地,中為海洋,四周是陸地,故而它的文明,是“發散型”的文明。然而,正是這一虛一實,構成了兩種文明天然的聯系,有學者比喻為陰陽兩極,在“兩極互動”中,像永不停歇的雙槳,推動人類歷史的發展。古老中國的成長,這個有時瘋狂、有時溫順的西方伙伴剛好起到了“他者”的作用,使中國在一種更大的、全球化的敘事中確立自我的身份,在戲劇化的接觸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而在熱衷于攝影、考察等實證方法的西方敘事中留存的數量龐大的歷史證據,無疑會激發和喚醒已成逝水落花的歷史記憶。

“9‧11”以後,美國學者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在全世界引起廣泛共鳴,該理論認為未來世界的沖突主要表現為文明的沖突,不同文明板塊之間必然引發沖突。如果是這樣,歷史就是在向著一個萬劫不復的終點沖刺。對此,我們有必要結合歷史來重新思考。歷史中,這種“文明的沖突”固然屢見不鮮,但並沒有導致文明的死亡,相反,文明一次次地浴火重生。中國歷史和西方歷史,都是在觀察和借鑒對方的過程中,通過自我懷疑完成了自我超越。不同文明之間並非只有差異,它們的共同點,始終真實地存在著,比如,在世界“軸心時代”,“帝”、“天”、“道”作為早期中國相繼出現的終極性詞匯,在後世的文明建構中所起的作用,與基督教“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性終極實在的功用極其相似。這些文化的特性,是人類的共同性所給予的。而人類的共同性,遠遠大于差異。如周寧所說︰“超越東方主義的途徑不是在二元對立的格局內,從一方轉向另一方,從西方轉向東方,而是采取一種強調同一與連續性的態度,強調世界歷史發展中不同文明互動的關系,強調不同種族、文明之間的所謂‘跨文化空間’或‘跨文化公共空間’的發展動力,強調不同文明之間的分野(Demarcation)不僅是相互對立與排斥的過程,同時也是超越界限、互通有無、互滲融會的過程。”“中國文明”與“地中海文明”兩種文明的發展史,同時也是兩種文明互證的歷史。也惟其如此,中西各自歷史才能環環相扣地延續到今天而沒有同歸于盡,讓我們在面對明天的時候感到的不是絕望而是希望,那些死去的每一天才能通過我敲動鍵盤的手和血流的節奏,回到了生者之中。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有幸列人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項目,同時得到北京作家協會、美國柏克利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以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大力支持,汪家明先生和張荷女士都為本書的出版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在此一並致謝。

在最後校閱這部書稿的日子里,北京在春天到達的時候居然下了一場久違的雪。看麗日下的雪景,回想多年來從事的自己喜愛的事情,內心感到澄明而溫暖。

祝勇
2011年3月7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