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得寸進尺,步步進逼。繼“九一八”侵佔東三省後,1933年初又佔領了山海關和熱河。此後它的侵略魔爪進一步伸向華北,全中國逐漸陷入到亡國滅種的危險之中。而此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當局竟置全中國的安危于不顧,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中共領導的紅軍進行圍剿,這種對日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所有愛國人士的不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36年12月12日聞名世界的西安事變爆發了,以張學良、楊虎城為代表的愛國將領在臨潼華清池蔣介石下榻之所將其控制起來,對他進行“兵諫”,希望能以此迫使蔣介石與中共合作共同抗日。西安事變經過多方的積極努力,最終得到了和平解決,促進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同時也迎來了全國人民一致抗日的大好局面。
目錄
一 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1.岌岌可危的華北河山
2.洶涌澎湃的抗閂潮流
3.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的確定
4.南京政府對日政策趨向強硬
二 西北地區。三位一體”局面的形成
1.張、楊在西北“剿共”接連失利
2.中共爭取張學良聯合抗日
3.中共爭取楊虎城聯合抗口
4.西北地區“三位一體”局面的形成
三 西安事變的焊發
1.張、楊與蔣矛盾的激化
2.蔣介石逼張、楊繼續“剿共”
3.事變前夜
4.臨潼捉蔣
5.捉蔣後西安的軍政措施
四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南京討伐派掀起的“討逆”惡浪
2.張、楊的和平誠意
3.南京主和派的營救活動
4.地方實力派的態度
5.民眾團體和知識界的反應
6.國際上對西安事變的反應
7.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
8.西安談判與釋蔣
9.“審張”、“赦張”、“管束張”
10.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參考書目
1.岌岌可危的華北河山
2.洶涌澎湃的抗閂潮流
3.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的確定
4.南京政府對日政策趨向強硬
二 西北地區。三位一體”局面的形成
1.張、楊在西北“剿共”接連失利
2.中共爭取張學良聯合抗日
3.中共爭取楊虎城聯合抗口
4.西北地區“三位一體”局面的形成
三 西安事變的焊發
1.張、楊與蔣矛盾的激化
2.蔣介石逼張、楊繼續“剿共”
3.事變前夜
4.臨潼捉蔣
5.捉蔣後西安的軍政措施
四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南京討伐派掀起的“討逆”惡浪
2.張、楊的和平誠意
3.南京主和派的營救活動
4.地方實力派的態度
5.民眾團體和知識界的反應
6.國際上對西安事變的反應
7.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
8.西安談判與釋蔣
9.“審張”、“赦張”、“管束張”
10.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參考書目
序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度,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探尋、創造的腳步。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的素紗衣向世人昭示著古人在絲綢紡織、制作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個洞窟中的兩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繪壁畫又向世人顯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繪畫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還有青銅器、唐三彩、園林建築、宮殿建築,以及書法、詩歌、茶道、中醫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無不向世人展示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展示了中國這一古老國度的魅力與絢爛。這是一份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珍視。
歷史不會永遠眷顧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當世界進入近代之時,曾經一千多年雄踞世界發展高峰的古老中國,從巔峰跌落。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聲打破了清帝國“天朝上國”的迷夢,從此中國淪為被列強宰割的羔羊。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不僅使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更使中國的領土一步步被列強侵佔,國庫虧空,民不聊生。東方古國曾經擁有的輝煌,也隨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而煙消雲散,中國一步步墮人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也由此開始了救國救民、富國圖強的抗爭之路。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屢敗屢戰,終于認識到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一道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飽受屈辱與蹂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古老的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擺脫了任人宰割與欺侮的歷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華兒女應當了解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也應當牢記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歷史。
當我們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紀,信息技術革命迅猛發展,地區之間的交流壁壘被互聯網之類的新興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種以上文化的交匯與踫撞,但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西方文化撲面而來,有些人唯西方為時尚,把民族的傳統丟在一邊。大批年輕人甚至比西方人還熱衷于聖誕節、情人節與洋快餐,對我國各民族的重大節日以及中國歷史的基本知識卻茫然無知,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大業中的重大憂患。
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歷數千年而不分離,根基就在于五千年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明。如果丟棄了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文化,任憑外來文化隨意浸染,很難設想13億中國人到哪里去尋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的愛國主義傳統和民族自尊意識,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業。
……
歷史不會永遠眷顧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當世界進入近代之時,曾經一千多年雄踞世界發展高峰的古老中國,從巔峰跌落。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聲打破了清帝國“天朝上國”的迷夢,從此中國淪為被列強宰割的羔羊。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不僅使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更使中國的領土一步步被列強侵佔,國庫虧空,民不聊生。東方古國曾經擁有的輝煌,也隨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而煙消雲散,中國一步步墮人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也由此開始了救國救民、富國圖強的抗爭之路。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屢敗屢戰,終于認識到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一道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飽受屈辱與蹂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古老的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擺脫了任人宰割與欺侮的歷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華兒女應當了解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也應當牢記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歷史。
當我們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紀,信息技術革命迅猛發展,地區之間的交流壁壘被互聯網之類的新興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種以上文化的交匯與踫撞,但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西方文化撲面而來,有些人唯西方為時尚,把民族的傳統丟在一邊。大批年輕人甚至比西方人還熱衷于聖誕節、情人節與洋快餐,對我國各民族的重大節日以及中國歷史的基本知識卻茫然無知,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大業中的重大憂患。
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歷數千年而不分離,根基就在于五千年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明。如果丟棄了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文化,任憑外來文化隨意浸染,很難設想13億中國人到哪里去尋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的愛國主義傳統和民族自尊意識,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業。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