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讓我們與整個世界處于連線的狀態,世界上的任何人與我們可以“一線相牽”,這些本是好事,但是,電腦、手機、MP4、PSP等構成的“屏幕”(screens)世界也讓我們失去了本真的生活狀態。處于數字時代的我們失去了一件寶貴的東西,一種傳承已久的思維和行動方式,用一個詞概括起來,就是“深度”︰思維的深度,情感的深度,關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
我們向這些“屏幕”妥協得太多了,我們因為數字技術背負過多的信息,我們因為數字技術變得人情冷淡,因此陷入缺乏思考的淺薄的年代——鮑爾斯稱之為“數字極端主義”的時代。
要在數字時代找回真正的生活,我們不妨回到過去,閱讀哲人們的歷史︰從柏拉圖、莎士比亞到富蘭克林,再跨越到馬歇爾‧麥克盧漢……而作者的利器就是用這些大人物的思想,貫穿我們的生活“瑣事”,告訴我們如何從這場數字時代的生活危機中金蟬脫殼。
目錄
引言 數字房間
序言
第一部分 娛樂至死︰網絡生活的兩難選擇
第一章 忙得暈頭轉向——數字時代,深度何在?
第二章 探望母親的路上——手機的魔法
第三章 網絡生活的“翻船”——離開聯系圈
第四章 似是而非的解決之道——強制措施沒成效
第二部分 離開人群的地方︰七位哲學家教你改善數字生活
第五章 駕馭馬車,馳向天穹——柏拉圖發現了距離
第六章 心靈SPA——塞內加談心靈空間
第七章 神奇的凸面鏡——古登堡和閱讀業
第八章 哈姆雷特的黑毒——莎士比亞談舊工具的魅力
第九章 創造生活——富蘭克林和積極的計劃
第十章 瓦爾登湖區——梭羅教你把家變成避風港
第十一章 內心沉靜——麥克盧漢談幸福的濕度
第三部分 尋找深度︰實踐法則
第十二章 慢生活——日常哲學實踐
第十三章 線下烏托邦——“網絡安息日”
後記——回到數字房間
序言
第一部分 娛樂至死︰網絡生活的兩難選擇
第一章 忙得暈頭轉向——數字時代,深度何在?
第二章 探望母親的路上——手機的魔法
第三章 網絡生活的“翻船”——離開聯系圈
第四章 似是而非的解決之道——強制措施沒成效
第二部分 離開人群的地方︰七位哲學家教你改善數字生活
第五章 駕馭馬車,馳向天穹——柏拉圖發現了距離
第六章 心靈SPA——塞內加談心靈空間
第七章 神奇的凸面鏡——古登堡和閱讀業
第八章 哈姆雷特的黑毒——莎士比亞談舊工具的魅力
第九章 創造生活——富蘭克林和積極的計劃
第十章 瓦爾登湖區——梭羅教你把家變成避風港
第十一章 內心沉靜——麥克盧漢談幸福的濕度
第三部分 尋找深度︰實踐法則
第十二章 慢生活——日常哲學實踐
第十三章 線下烏托邦——“網絡安息日”
後記——回到數字房間
序
本書探討的是心底的渴望,旨在覓得一處寧靜開闊的淨土,任思想自由徜徉。那一片天地有什麼樣的氛圍,我們都很清楚,也曾一度諳熟抵達那里的道路。近年來我們卻迷失在半途中,不知該如何找到那處淨土。
就像故事里的人一樣,我們無時無刻不跟其他人保持緊密的聯系。雖然沒有真的乘上飛屋,飄離地球,卻切切實實地來到了一片新天地。這個“房間”是數字空間,身處其中的我們,只需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就能聯絡到隨便哪個人。海量信息、億萬網友和各種新鮮刺激的東西,也不過在鍵盤上敲幾下就可觸到。我們在乎的一切,不管親友、工作、休閑活動,還是信息資訊,似乎都跟我們一起搬進了數字“房間”里。就這樣,我們過上了“無限連接”的新生活。
十年來,我們孕育出了許多激動人心的成果。當整個世界觸手可及,無數趣事樂事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嘗試時,這種生活簡直如同置身天堂一般。
但神奇歸神奇,光鮮生活之下卻少不了一條注解。不管怎麼刻意忽視,技術的副作用依然如影隨形——說到底︰每個人都忙起來了,比以前忙碌得多。我們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來維持聯系。電郵、短信、聲郵,茌論壇上踩一下、新鮮事、微博,評論、警告、鏈接,標簽、發帖、照片,視頻、博客,V客,搜索、上傳、下載,文件,文檔、訂閱、過濾,撞牆、插件、標簽,雲計算、用戶名、密碼、密鑰,廣告、橫幅、鈴聲、震動……這些關鍵詞所代表的任務,不過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就在你閱讀本文時,新的聯絡方式叉開始風靡,我們不斷推陳出新,無休止地生產新鮮玩意兒。
設備在增多,我們在變忙。日程表一天一天排得更滿,只要隨身帶了移動通訊設備,你就等著被各種手機電腦(及其主人)狂轟濫炸吧。回到家,生活也不得清閑,過去所謂的“空暇”,現在也大半犧牲給了電子設備上數不清的任務了,于是“空暇”不再“空”。
要把一切錯誤都歸咎于技術,不難。不僅不難,簡直容易得很。但技術設備畢竟有用,我們從中受益良多,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跟其他新技術一樣,信息技術固然有瑕疵,但本質上講卻不可能佔有我們的時間,只能是我們為它們花時間,畢竟我們自己才是主動方。每個人無時無刻不被他人聯系,是因為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聯系他人。
大腦負擔加重不說,我們的思維也在悄然轉變。每個人都有兩個精神世界,一個主內、一個對外,而如今,外向型人格正逐漸成為主宰。我們同他人聯系越頻繁,就越依賴外部世界,靠別人安排我們的思維和生活。外向型人格負責社交,內向型人格則掌管一個人自身的想法,兩者之間經常會起些沖突,調解好這種沖突,是人生在世的重要經歷,也是哲學和文藝探討的經典話題。然而生活在當代的我們,重心一直在往外向型人格偏移。我們不再自己做主,卻往往要听從別人的話。要靜下來問問自己內心怎麼想,可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
一方面,數字空間為大家提供了展示個性的平台,只要電腦在手,就能輕松寫博,還能想出無窮無盡地辦法來表現自己。然而這種“表現”是茌虛擬社區進行的,也必定受到虛擬社區的限制,並必須遵守相應規則。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變得越來越順從,思維也往往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人們整日整夜泡在網絡社區之中,這種日子頗有些不合情理。
過去這些年來,我們總覺得問題是暫時的,是技術轉型期的癥狀,過一陣子自然會消失,不必多加在意。我們安慰自己,現在為時尚早,生活終究會平靜下來,內心也會再度活躍。這種樂觀的想法不無道理,歷史無數次證明,“技術毀滅人類”的預言都是謬論,輕信這類恐怖斷言可不是明智之舉。合理利用新技術,一直是人類的強項,只是要多花些時日來研究罷了。如此看來,未來仍舊是光明的,但我們不得不更關注當下,此時此刻我們怎麼想、怎麼過日子、有著怎樣的感受,才是目前值得注意的問題。
就像故事里的兩個旅者一樣,我們備感空虛,渴望抽出時間遠離人群。一旦懂得怎麼逃出去,並能隨時遠走高飛,那我們在數字空間里的生活也會更加充實健康。
可我們逃得了嗎?不妨想象某個角落有扇門,一穿過門,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里,人們無需頻繁聯系,時間放慢了腳步,思維閑散下來,自我也終于回歸。如果有人告訴你,他知道怎麼去那片樂土,你會跟他走吧?
所以我在此倡導一種新的哲學觀——數字哲學觀。這種哲學觀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僅考慮到了人類與他人交往、滿足社會義務的需求,也顧全了每個人對獨處時間的渴望。關鍵在于,怎樣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
本書開篇簡要討論了一個根本謎題。數字設備為公司、為團體、為個人,完成了不計其數的重要任務,把整個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並帶來種種便利和享受。可是為什麼,我們用數字工具的頻率越來越高,生活本質卻越發地扭曲,每一天都過得浮躁而匆忙呢?我們失去了一件寶貴的東西,一種傳承已久的思維和行動方式,用一個詞概括起來,就是“深度”。思維的深度、情感的深度、關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正是“深度”讓生活充實,富于意義,可如今我們卻麻木地丟了它,不能不叫人心驚。
其實,我們不知不覺遵循著一套邏輯,邏輯中包含了兩個觀念︰其一,只要用數字設備進行聯系的方式,就都是好的i其二,聯系越多,生活也會越好。我把這套邏輯稱為“數字最大化主義”,因為其目標就是想盡量延長我們在線的時間。很少有人去想這樣的生活到底明不明智,可是認了吧,我們就是這麼過日子的。
人們逐漸注意到,目前的生活方式正在誘發種種問題。每天,你都隱隱覺得不對勁。上網的沖動不停地啃噬著你,想要慢些思考和集中注意力,卻越來越難做到。無論在家里、辦公室,還是在學校,問題都不容忽視。為了解決它,人們想了多種方法,從確立行為準則,到開發軟件助手,對策繁多,卻無一奏效,數字最大化主義仍在主宰生活。
該怎麼做呢?數字時代開始才不久,這麼看來,我們面臨的是陌生領域,其實不然。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借助聯系工具打破時空的局限。每當有新工具出現,新挑戰也將隨之而來,正如同我們今天面臨的困難一樣。新工具帶來了各種義務,導致了信息泛濫,生活似乎如野馬脫韁。
即使在2000年前,這些問題也如今天一樣猖獗。歷朝歷代,人們都在努力戰勝困難,並苦思良策,想著怎麼不受人群的干擾,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我們可以借鑒前人的經歷,學到不少有用的對策。雖然本書以一則未來的寓言開篇,不過要找到數字世界的出路,重新享受到健康與快樂,還應該從過去尋找啟示,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在本書第二部分,我逐一回顧了歷史上七個關鍵時期。那些時期跟我們現在一樣,刮起了一陣陣技術狂潮,也導致了人們的迷惘。每一段時期都有一個思想家,他們對當時的技術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見解。我要著重講述的,就是這些思想家的看法,他們所討論過的工具和方法日寸至今日也仍然在使用。這七位哲學家是柏拉圖、塞內加、古登堡、莎士比亞、富蘭克林、梭羅和麥克盧漢。他們的名字享譽全球,但了解他們觀點的人不多。
比如說,柏拉圖告訴我們,遠在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擔心技術會對大腦有不利影響,會讓一個人遠離群體。啥姆雷特是家喻戶曉的虛構角色,不過你未必知道,這位丹麥王子隨身也攜帶了一個聯系工具,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這一工具恐怕跟今天的iPhone和黑莓手機一樣流行。七位數字哲學家帶我們領略了過去技術的輝煌,也替我們回答了現在面臨的問題。生活過于浮躁吵鬧時,你該怎麼辦呢?怎麼讓腦袋靜下來﹀這些問題以前出現過很多次,而且出現的環境各不相同,所以回顧這些應該能讓我們感到寬慰和備受鼓勵。
在本書的最後部分,我依據古人經驗,提出了一些實際辦法,也列舉了現代生活的一些實例,還以我自己為例作了分析。其實,基本想法很簡單,我們必須掌握斷網的藝術,才能活得快樂充實。雖然網絡無處不在,不過只要有心,仍可以與網絡人群拉開一段距離。
人們都喜歡聯系,交流是人類的本性。可是,如果不回到家中,不抽出時間來獨自思考,屏幕上交流再多,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我們應該努力平衡兩方面的需求,不是嗎?
是不是覺得數字房間太擠了?——那就讓我們一起逃離吧。
就像故事里的人一樣,我們無時無刻不跟其他人保持緊密的聯系。雖然沒有真的乘上飛屋,飄離地球,卻切切實實地來到了一片新天地。這個“房間”是數字空間,身處其中的我們,只需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就能聯絡到隨便哪個人。海量信息、億萬網友和各種新鮮刺激的東西,也不過在鍵盤上敲幾下就可觸到。我們在乎的一切,不管親友、工作、休閑活動,還是信息資訊,似乎都跟我們一起搬進了數字“房間”里。就這樣,我們過上了“無限連接”的新生活。
十年來,我們孕育出了許多激動人心的成果。當整個世界觸手可及,無數趣事樂事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嘗試時,這種生活簡直如同置身天堂一般。
但神奇歸神奇,光鮮生活之下卻少不了一條注解。不管怎麼刻意忽視,技術的副作用依然如影隨形——說到底︰每個人都忙起來了,比以前忙碌得多。我們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來維持聯系。電郵、短信、聲郵,茌論壇上踩一下、新鮮事、微博,評論、警告、鏈接,標簽、發帖、照片,視頻、博客,V客,搜索、上傳、下載,文件,文檔、訂閱、過濾,撞牆、插件、標簽,雲計算、用戶名、密碼、密鑰,廣告、橫幅、鈴聲、震動……這些關鍵詞所代表的任務,不過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就在你閱讀本文時,新的聯絡方式叉開始風靡,我們不斷推陳出新,無休止地生產新鮮玩意兒。
設備在增多,我們在變忙。日程表一天一天排得更滿,只要隨身帶了移動通訊設備,你就等著被各種手機電腦(及其主人)狂轟濫炸吧。回到家,生活也不得清閑,過去所謂的“空暇”,現在也大半犧牲給了電子設備上數不清的任務了,于是“空暇”不再“空”。
要把一切錯誤都歸咎于技術,不難。不僅不難,簡直容易得很。但技術設備畢竟有用,我們從中受益良多,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跟其他新技術一樣,信息技術固然有瑕疵,但本質上講卻不可能佔有我們的時間,只能是我們為它們花時間,畢竟我們自己才是主動方。每個人無時無刻不被他人聯系,是因為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聯系他人。
大腦負擔加重不說,我們的思維也在悄然轉變。每個人都有兩個精神世界,一個主內、一個對外,而如今,外向型人格正逐漸成為主宰。我們同他人聯系越頻繁,就越依賴外部世界,靠別人安排我們的思維和生活。外向型人格負責社交,內向型人格則掌管一個人自身的想法,兩者之間經常會起些沖突,調解好這種沖突,是人生在世的重要經歷,也是哲學和文藝探討的經典話題。然而生活在當代的我們,重心一直在往外向型人格偏移。我們不再自己做主,卻往往要听從別人的話。要靜下來問問自己內心怎麼想,可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
一方面,數字空間為大家提供了展示個性的平台,只要電腦在手,就能輕松寫博,還能想出無窮無盡地辦法來表現自己。然而這種“表現”是茌虛擬社區進行的,也必定受到虛擬社區的限制,並必須遵守相應規則。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變得越來越順從,思維也往往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人們整日整夜泡在網絡社區之中,這種日子頗有些不合情理。
過去這些年來,我們總覺得問題是暫時的,是技術轉型期的癥狀,過一陣子自然會消失,不必多加在意。我們安慰自己,現在為時尚早,生活終究會平靜下來,內心也會再度活躍。這種樂觀的想法不無道理,歷史無數次證明,“技術毀滅人類”的預言都是謬論,輕信這類恐怖斷言可不是明智之舉。合理利用新技術,一直是人類的強項,只是要多花些時日來研究罷了。如此看來,未來仍舊是光明的,但我們不得不更關注當下,此時此刻我們怎麼想、怎麼過日子、有著怎樣的感受,才是目前值得注意的問題。
就像故事里的兩個旅者一樣,我們備感空虛,渴望抽出時間遠離人群。一旦懂得怎麼逃出去,並能隨時遠走高飛,那我們在數字空間里的生活也會更加充實健康。
可我們逃得了嗎?不妨想象某個角落有扇門,一穿過門,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里,人們無需頻繁聯系,時間放慢了腳步,思維閑散下來,自我也終于回歸。如果有人告訴你,他知道怎麼去那片樂土,你會跟他走吧?
所以我在此倡導一種新的哲學觀——數字哲學觀。這種哲學觀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僅考慮到了人類與他人交往、滿足社會義務的需求,也顧全了每個人對獨處時間的渴望。關鍵在于,怎樣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
本書開篇簡要討論了一個根本謎題。數字設備為公司、為團體、為個人,完成了不計其數的重要任務,把整個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並帶來種種便利和享受。可是為什麼,我們用數字工具的頻率越來越高,生活本質卻越發地扭曲,每一天都過得浮躁而匆忙呢?我們失去了一件寶貴的東西,一種傳承已久的思維和行動方式,用一個詞概括起來,就是“深度”。思維的深度、情感的深度、關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正是“深度”讓生活充實,富于意義,可如今我們卻麻木地丟了它,不能不叫人心驚。
其實,我們不知不覺遵循著一套邏輯,邏輯中包含了兩個觀念︰其一,只要用數字設備進行聯系的方式,就都是好的i其二,聯系越多,生活也會越好。我把這套邏輯稱為“數字最大化主義”,因為其目標就是想盡量延長我們在線的時間。很少有人去想這樣的生活到底明不明智,可是認了吧,我們就是這麼過日子的。
人們逐漸注意到,目前的生活方式正在誘發種種問題。每天,你都隱隱覺得不對勁。上網的沖動不停地啃噬著你,想要慢些思考和集中注意力,卻越來越難做到。無論在家里、辦公室,還是在學校,問題都不容忽視。為了解決它,人們想了多種方法,從確立行為準則,到開發軟件助手,對策繁多,卻無一奏效,數字最大化主義仍在主宰生活。
該怎麼做呢?數字時代開始才不久,這麼看來,我們面臨的是陌生領域,其實不然。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借助聯系工具打破時空的局限。每當有新工具出現,新挑戰也將隨之而來,正如同我們今天面臨的困難一樣。新工具帶來了各種義務,導致了信息泛濫,生活似乎如野馬脫韁。
即使在2000年前,這些問題也如今天一樣猖獗。歷朝歷代,人們都在努力戰勝困難,並苦思良策,想著怎麼不受人群的干擾,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我們可以借鑒前人的經歷,學到不少有用的對策。雖然本書以一則未來的寓言開篇,不過要找到數字世界的出路,重新享受到健康與快樂,還應該從過去尋找啟示,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在本書第二部分,我逐一回顧了歷史上七個關鍵時期。那些時期跟我們現在一樣,刮起了一陣陣技術狂潮,也導致了人們的迷惘。每一段時期都有一個思想家,他們對當時的技術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見解。我要著重講述的,就是這些思想家的看法,他們所討論過的工具和方法日寸至今日也仍然在使用。這七位哲學家是柏拉圖、塞內加、古登堡、莎士比亞、富蘭克林、梭羅和麥克盧漢。他們的名字享譽全球,但了解他們觀點的人不多。
比如說,柏拉圖告訴我們,遠在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擔心技術會對大腦有不利影響,會讓一個人遠離群體。啥姆雷特是家喻戶曉的虛構角色,不過你未必知道,這位丹麥王子隨身也攜帶了一個聯系工具,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這一工具恐怕跟今天的iPhone和黑莓手機一樣流行。七位數字哲學家帶我們領略了過去技術的輝煌,也替我們回答了現在面臨的問題。生活過于浮躁吵鬧時,你該怎麼辦呢?怎麼讓腦袋靜下來﹀這些問題以前出現過很多次,而且出現的環境各不相同,所以回顧這些應該能讓我們感到寬慰和備受鼓勵。
在本書的最後部分,我依據古人經驗,提出了一些實際辦法,也列舉了現代生活的一些實例,還以我自己為例作了分析。其實,基本想法很簡單,我們必須掌握斷網的藝術,才能活得快樂充實。雖然網絡無處不在,不過只要有心,仍可以與網絡人群拉開一段距離。
人們都喜歡聯系,交流是人類的本性。可是,如果不回到家中,不抽出時間來獨自思考,屏幕上交流再多,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我們應該努力平衡兩方面的需求,不是嗎?
是不是覺得數字房間太擠了?——那就讓我們一起逃離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5折$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