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英國文化地圖

上海的英國文化地圖
定價:246
NT $ 214
  • 作者:熊月之 高俊
  • 出版日期:2011-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5205189
  • ISBN13:9787545205183
  • 裝訂:平裝 / 155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國際友人、海外旅游者來到上海,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和這座城市有著怎樣的淵源。了解上海,親近上海,融入上海——從打開《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開始!

本書帶你尋訪之後,會讓你覺得,上海,其實離你並不遙遠。

以地圖為引導,人物、故事、文化地標、名宅勝跡,人文習尚、璀璨斑斕,目不暇接。
 

目錄

出版說明
一套連接上海和世界的書何承偉
總序
中國文化在交融和激蕩中升華熊月之

他們來自大不列顛
1、英王陛下的子民
2、“阿美士德”號造訪
3、上海開埠︰巴富爾與英國領事館初設
4、合並︰從英租界到公共租界
5、上海的英國元素
6、到訪上海的英國名人

與中國人的相處之道
1、從“夷”到“洋”︰從一種不平等到另一種不平等
2、外灘公園的痛
3、交流的媒介︰洋涇 英語和中國話
4、已是shanghailander︰慶祝上海開埠五十年
5、五卅運動

紳士風度︰滬上英國人
1、一個人和一個書館
2、西醫輸入奠基者︰雒魏林與仁濟醫院
3、無人不知傅先生︰傅蘭雅的傳奇人生
4、滬上的傳媒大鱷︰美查和他的《申報》
5、卓爾不凡的巨商大賈︰雷士德
6、上海尋夢記︰一個普通英國人在上海

上海灘上的小英國
1、所吃︰中西合璧是大菜
2、所享︰上海是個萬花筒
3、所迷︰全民參與一賽馬
4、所讀︰《字林西報》人人拿

英倫風情︰上海英國建築
1、英國總會︰為了聚集在一起
2、外白渡橋︰橫跨蘇州河口
3、沙遜別墅︰鄉村風格
4、馬勒別墅︰北歐風情
5、從禮查飯店到浦江飯店
6、吾國名園之兆豐公園
7、海上工業的英國城堡︰楊樹浦水廠
8、遠東第一獄︰提籃橋監獄
9、以上帝的名義︰聖三一堂與新天安堂

英國與當代的上海
1、剪不斷的歷史紐帶
2、總領事推動文化交流
3、當代政要來訪
4、女王陛下蒞臨上海
5、世博園中的建築奇葩

附錄
1、大事年表
2、旅游地標指南
3、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近代上海之所以號稱“東方巴黎”,之所以被稱為“十里洋場”,都是因為這里受外國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影響濃重,城市建築有濃郁的西洋風格,特別是居住著數量可觀的外國人。

外國人來滬,最早始于明代,總量以當代為最多

外國人來到上海,可以追溯到明代。1608年(萬歷三十六年),意大利傳教士郭居靜受徐光啟邀請,來過上海,建立教堂,發展信徒,拓展傳教事業。明末清初,意大利傳教士潘國光在上海居住過28年,建立教堂,收徒傳教,影響相當廣遠。1832年(道光十二年),英國商人林德賽和德國傳教士郭實臘,受東印度公司派遣,到中國沿海考察,也到過上海,但沒有長留。

1843年,上海開闢為通商口岸以後,英租界(1845年)、美租界(1848年)、法租界(1849年)相繼闢設,隨後英美租界合並(1863年),外國人來滬漸多,居留的時間也較前為長。1843年上海登記在案的外國人為26人,1846年超過100人,1850年超過200人。1853年以前,上海比較嚴格實行華洋分居,租界發展不快,外僑增長緩慢。1853年,小刀會起義爆發以後,縣城被小刀會佔領,大量華人涌入租界,華洋分居變成華洋混處,租界城市化速度加快,外國人數也逐漸增多。1860年,上海外僑超過600人,1865年超過2000人,1895年超過5000人,1905年超過l萬,1915年超過2萬,1925年超過3萬,1931年超過6萬人,此後幾年保持在六七萬之間。1937年八一三事變以後,大批日本人涌來,上海外僑總數迅速膨脹,1942年達到高峰,為150931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僑、西方僑民大批回國,上海外僑數量銳減,到1949年底還有不到3萬人。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上海與外國聯系加強,來滬外國人持續增多,或旅游,或經商,或就讀。截至2008年,在上海長住的外國人有15.21萬人,其中就業的近7萬。他們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德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與英國。到2008年,上海已與53個國家的71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或建立友好交流關系。

國籍最多達58個職業遍布各行業,經商為主

近代上海外僑國籍,最多的時候達58個,包括英、美、法、德、日、俄、印度、葡萄牙、意大利、奧地利、丹麥、瑞典、挪威、瑞士、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希臘、波蘭、捷克、羅馬尼亞等。1910年以前,—直是英國人最多,其次是美、法、德、日、葡萄牙等。1915年以後,日本人躍居第一。1942年,在滬日本人達94768人,超過所有其他外僑的總和。

各國在上海僑民的最高數,除了日本,依次為︰無國籍俄國人,14845(1936年);美國,9775(1946年)}英國,9234.(1935年);法國,3872(1946年);奧地利,3453(1946年);德國,2538(1942年);印度,2389(1935年);葡萄牙,2281(1946年);朝鮮,238l(1946年);越南,2350(1946年);意大利,1048(1945#︰);波蘭,1042(1942年);希臘,627(1946年);捷克,581(1946年);西班牙,493(1946年);丹麥,468(1942年);瑞士,407(1946年-);挪威,387(1942年);荷蘭,201(1946年);瑞典,198(1946年);烏拉圭,104(1915年)。

近代外僑在上海,主要分布在公共租界,其次是法租界。1900年公共租界有6774人,法租界有622人,公共租界外國人是法租界10倍以上。1914年以後,法租界大擴展,法租界外國人迅速增多,1935年公共租界有38915人(包括越界築路地區116l5人),法租界有18899人。其中,英、美、德、日、葡人主要居住在公共租界,法國人、無國籍俄國人主要居住在法租界,其他外國僑民在兩租界都有居住。大體說來,英、美、日、葡人90%以上居住在公共租界,德國人主要在公共租界。在公共租界,由于蘇州河以南先開發,以北後開發,日本人是稍後才大批涌來的,所以,英美人在蘇州河以南為多,日本人則主要集中在蘇州河以北,即虹口一帶。

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人,在上海職業分布很不相同,比如印度、越南人主要充當公共租界、法租界巡捕,但是,無論什麼時期,均以商人為多。1850年上海外僑共220人,其中洋行老板及其代理人大班最多,有111人,其次是傳教士13人,領事館人員7人,再其次是新聞記者、醫藥師、建築師、木工、面包廚師等。1870年,上海外僑1666).,除了從事航運業和水手計412人、婦女兒童358人之外,商人仍然最多,有226人,其余依次是領事館人員、工程師、佣工小販、工人、警察、自由職業、服務業、手工業、絲茶檢驗人員、銀行家與傳教士。1935年、1946年的統計都表明,外僑中從事商業活動的佔40%以上。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