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點研究了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內在邏輯與發展走向。作者以強化中國金融體系的經濟服務功能為宗旨,立足中國具體國情,充分吸收發達經濟體的經驗教訓和先進理論的研究成果,對中國的金融體系現狀、改革實踐和改革邏輯進行系統的理論及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作者從開放條件下的大國視角,對中國的國有銀行改革、金融市場建設、金融中心和金融穩定等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分別進行了分析。
張躍文,經濟學博士,吉林長春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公司金融研究室副主任。早年曾在新華通訊社等新聞媒體從事記者工作,2005年在吉林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以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資本市場、公司金融和金融穩定,先後參與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課題,已發表學術論文及各類評論文章數十篇。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金融體系的經濟功能
第二節 中國的經濟增長與金融失衡
第三節 最佳金融體系及變革路徑
第四節 本書的寫作思路與章節安排
第一章 中國金融體系變革的內在邏輯
第一節 制度變遷的兩種分析方法
第二節 中國金融體系變革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三節 中國金融體系的變革方向
第二章 中國金融體系中的銀企關系
第一節 國有金融制度與國有經濟制度的關聯性分析
第二節 轉軌時期的利益集團活動
第三節 後國有經濟時期的銀企關系研究
第三章 國有銀行改革路徑及評價
第一節 國有銀行改革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第三節 國有銀行股權“賤賣論”評析
第四章 混業經營與金融控股公司
第一節 國際金融業經營模式的演變
第二節 混業經營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節 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類型
第四節 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機制
第五節 金融控股公司的運作機制
第五章 投資銀行的基金化趨勢
第一節 投資銀行業的早期發展
第二節 交易導向策略的興起
第三節 投資銀行的基金化趨勢
第六章 開發性金融的宏觀經濟功能
第一節 包含開發性金融的有效需求理論
第二節 開發性金融的經濟調節功能
第三節 開發性金融維護產業安全的作用機制
第四節 開發性金融機構的業務擴展模式
第七章 我國貨幣市場的結構與改革方向
第一節 貨幣市場的結構
第二節 貨幣市場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向
第八章 我國股票市場的結構與改革方向
第一節 股票市場的結構
第二節 股票市場的體制性缺陷與改革方向
第三節 我國新股發行的市場沖擊研究
第九章 我國債券市場的結構與改革方向
第一節 債券市場產品結構分析
第二節 債券市場體系分析
第三節 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分析
第四節 我國債券市場的目標模式與路徑選擇
第十章 金融中心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金融中心的形成機制與形成條件
第二節 證券的信息敏感性與多層次金融中心的形成
第三節 部分國際性金融中心的形成與變遷
第四節 中國的金融中心建設實踐
第十一章 國際對沖基金與金融穩定
第一節 對沖基金的基本現狀
第二節 對沖基金的運作機制
第三節 國際對沖基金進入我國的前景分析
第四節 國際對沖基金的中國資產配置研究
第五節 國際對沖基金的潛在風險與監管
第六節 關于我國加強對國際對沖基金監管的政策建議
第十二章 次貸危機與中國金融改革
第一節 次貸危機的深層根源
第二節 次貸危機的傳染機制
第三節 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啟示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金融體系的經濟功能
第二節 中國的經濟增長與金融失衡
第三節 最佳金融體系及變革路徑
第四節 本書的寫作思路與章節安排
第一章 中國金融體系變革的內在邏輯
第一節 制度變遷的兩種分析方法
第二節 中國金融體系變革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三節 中國金融體系的變革方向
第二章 中國金融體系中的銀企關系
第一節 國有金融制度與國有經濟制度的關聯性分析
第二節 轉軌時期的利益集團活動
第三節 後國有經濟時期的銀企關系研究
第三章 國有銀行改革路徑及評價
第一節 國有銀行改革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第三節 國有銀行股權“賤賣論”評析
第四章 混業經營與金融控股公司
第一節 國際金融業經營模式的演變
第二節 混業經營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節 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類型
第四節 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機制
第五節 金融控股公司的運作機制
第五章 投資銀行的基金化趨勢
第一節 投資銀行業的早期發展
第二節 交易導向策略的興起
第三節 投資銀行的基金化趨勢
第六章 開發性金融的宏觀經濟功能
第一節 包含開發性金融的有效需求理論
第二節 開發性金融的經濟調節功能
第三節 開發性金融維護產業安全的作用機制
第四節 開發性金融機構的業務擴展模式
第七章 我國貨幣市場的結構與改革方向
第一節 貨幣市場的結構
第二節 貨幣市場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向
第八章 我國股票市場的結構與改革方向
第一節 股票市場的結構
第二節 股票市場的體制性缺陷與改革方向
第三節 我國新股發行的市場沖擊研究
第九章 我國債券市場的結構與改革方向
第一節 債券市場產品結構分析
第二節 債券市場體系分析
第三節 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分析
第四節 我國債券市場的目標模式與路徑選擇
第十章 金融中心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金融中心的形成機制與形成條件
第二節 證券的信息敏感性與多層次金融中心的形成
第三節 部分國際性金融中心的形成與變遷
第四節 中國的金融中心建設實踐
第十一章 國際對沖基金與金融穩定
第一節 對沖基金的基本現狀
第二節 對沖基金的運作機制
第三節 國際對沖基金進入我國的前景分析
第四節 國際對沖基金的中國資產配置研究
第五節 國際對沖基金的潛在風險與監管
第六節 關于我國加強對國際對沖基金監管的政策建議
第十二章 次貸危機與中國金融改革
第一節 次貸危機的深層根源
第二節 次貸危機的傳染機制
第三節 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啟示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金融體系是保障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所謂金融體系,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範疇。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西方學者對金融體系的探討通常從金融產品、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等角度展開;隨著金融產品創新的發展,他們逐漸將金融制度、金融監管和金融技術等納入了金融體系的研討範疇。在中國,由于體制改革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一項基本工作,也是推進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工程,所以,在借鑒西方對金融體系探討的基礎上,又加上了金融體制機制的內容,由此,金融體系就成為由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制度、金融體制、金融監管和金融技術等構成的復雜系統。作為一個系統,構成系統的任何要素都是重要的,有的時候很難說清楚哪個要素更重要。內在機理是,缺乏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使系統完整地形成,都將影響系統功能充分有效的發揮。系統各要素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地發揮功能,使得系統得以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金融體系中某個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在三個條件下可能得到突出表現︰其一,在金融發展過程中,當某個要素的發展滯後(或過于超前)嚴重影響了其他要素的功能發揮甚至影響到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時,調整這一要素的重要性就提高了。這與經濟學中的“短邊規則”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其二,在某種突發事件發生乃至延續過程中,人們從直接成因中展開探討分析,可能特別強調金融體系中每個要素的影響力,由此,這一要素的重要性就將提高。一個近期的實例是,在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中,人們認為此次危機的直接成因在于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化和證券化衍生品的泛濫,由此,金融衍生產品問題突出起來。但從美國出台的《金融監管法案》來看,它並不局限于金融衍生產品範疇,而是從整個金融體系的各方面完善展開新一輪的規制。其三,當人們對金融體系進行分析時,從某種價值取向出發或者從某個特定角度展開研究,可能突出地強調金融體系中某個要素特點、功能和缺陷時.這一要素在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程度就可能因此而被提高。因此,與強調金融體系中哪個要素重要相比,可能整體把握金融體系作為一個有機體的運行態勢更為重要。此外,任何國家的金融體系形成都是一個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因素甚至國際因素等都將對金融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和決定性的作用。畢競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是國民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是社會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活動涉及千家萬戶、千廠萬店和社會各個層面,這決定了,僅僅在金融體系中研討金融的重要性和功能大小常常是不夠的,甚至是缺乏實質意義的。例如,在研討金融體系的發展水平,完善程度和脆弱性等過程中,如果離開了金融與本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因素的協調程度分析,僅僅局限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對比,就可能過分看低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的發展水平,強調它的脆弱性,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恰好是在金融最發達的美國開始的,損失最大的也是發達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因此,研討金融體系必須將它放到國民經濟體系乃至國家社會體系的大系統考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那種就金融談金融的理論是有缺陷的,其指導意義也是有局限性的。
國內外的研究者對于金融體系的功能有許許多多的研究和論斷,這些研究結論有的相互補充,有的彼此矛盾。它們豐富了金融理論界的成果寶庫,加深了人們對金融體系的認識。從實踐角度而言,以發達國家群體或者個別大國為樣本的研究成果,或許對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體系的完善具有一定參考意義,但卻並不一定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特征是︰經濟落後,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傳統習俗的民間基礎深厚,商業文化不發達。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還面臨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教育和科技投入不足、資源緊缺和環境保護等諸多挑戰。因此,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有更大的動力促進經濟增長,但卻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金融體系的最重要功能或許表現在,有效動員和集中國內金融資源(如資金).有效吸引國外資金來支持本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經濟建設和體制改革上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總體而言,運行穩定、健康發展的金融體系已初步建立,金融產品、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等均得到了迅速發展。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日益增強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支持。但同其他經濟部門相類似,中國的金融體系脫胎于計劃經濟體制,雖經三十多年的改革,迄今一些金融制度、金融體制和金融機制仍帶有或多或少的計劃色彩。例如,商業銀行的基準存貸款利率仍由官方確定,機構準人和部分證券的發行仍實行實質性的行政審批,政府無條件地為各類存款提供隱性信用擔保等。如果撇開轉軌經濟的特征不說,或者簡單地按照完全市場化的標準衡量中國的金融體系,會很容易地發現中國金融體系存在諸多缺陷,許多研究成果實際上正是基于此而提出了改革中國金融體系的建議。但值得重視的是,在討論金融問題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視一個基本原理,即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實體經濟的特征決定了金融體系的特征。有什麼樣的實體經濟,就會有什麼樣的金融體系與之相匹配。脫離開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的內在關聯,很多中國特有的金融現象可能無法從西方金融理論中得到解釋。目前,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政府保持著強大的宏觀經濟調控能力,為了保證現行經濟格局不發生大的變化,通過行政控制或者直接干預金融運行體系以保證對國有經濟的金融資源供應,是不可避免的。對這些現象,究竟如何分析,也許需要調整視角、思路和分析框架。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全球經濟發展中,除了西方經濟運行模式以及與其相對應的金融模式外,是否存在著另外一個乃至幾個不同于西方的其他經濟運行模式以及與這些模式相對應的金融運行模式?雖然,中國今天還有許多人在用經濟體制的“轉軌”,或“轉型”之類的概念,但這種轉軌或轉型是否一定是轉向西方模式(從而,證明西方模式是唯一可選擇),值得認真思考。從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30年改革發展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中國走的並不是西方模式道路,而是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這或許是中國能夠有效避免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一個內在成因。
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發生後,歐美金融體系的內在弊端陸續暴露出來,以往被人們視為標榜的美國金融體系,成了此輪危機的觸發點。在發覺“榜樣”實際上並不完美的時候,人們開始重新反思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歷程。單純模仿或者照搬西方模式來構建中國金融體系的思路顯然值得懷疑。隨著對西方各國經濟體制差別的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實際上它們的金融體系也存在著種種差異,有些差異甚至帶有實質性意義。例如,有的國家形成的是“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有的國家形成的是“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有的國家迄今還很難說清楚是何種主導型金融體系。在此背景下,哪一種金融體系的“模式”更適合于中國呢?也許,就金融體系而言,本來就不存在所謂的“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之分,中國只能按照本國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子。中國經濟特有的內在結構和發展階段,決定了其經濟運行與調控具有獨特的內在規律和內在機制。與此相適應,中國金融體系的內在結構與運行方式也將依此而選擇和形成。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積極借鑒和吸收西方國家經驗,但它絕不意味著要用西方理論和實踐來解釋和指導中國實踐。
我的同事張躍文博士的新作《中國金融體系的結構與變革》,是他近年來專心從事中國金融改革研究的結晶。從這一成果中可以看出,他認真致力于將國內外金融理論成果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在深入探討中國金融改革中涉及的一系列問題的基礎上,對中國金融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未來走向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新認識。我對書中的許多觀點是認同和支持的,相信讀者也將從中受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王國剛
2010年8月于北京
國內外的研究者對于金融體系的功能有許許多多的研究和論斷,這些研究結論有的相互補充,有的彼此矛盾。它們豐富了金融理論界的成果寶庫,加深了人們對金融體系的認識。從實踐角度而言,以發達國家群體或者個別大國為樣本的研究成果,或許對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體系的完善具有一定參考意義,但卻並不一定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特征是︰經濟落後,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傳統習俗的民間基礎深厚,商業文化不發達。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還面臨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教育和科技投入不足、資源緊缺和環境保護等諸多挑戰。因此,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有更大的動力促進經濟增長,但卻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金融體系的最重要功能或許表現在,有效動員和集中國內金融資源(如資金).有效吸引國外資金來支持本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經濟建設和體制改革上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總體而言,運行穩定、健康發展的金融體系已初步建立,金融產品、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等均得到了迅速發展。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日益增強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支持。但同其他經濟部門相類似,中國的金融體系脫胎于計劃經濟體制,雖經三十多年的改革,迄今一些金融制度、金融體制和金融機制仍帶有或多或少的計劃色彩。例如,商業銀行的基準存貸款利率仍由官方確定,機構準人和部分證券的發行仍實行實質性的行政審批,政府無條件地為各類存款提供隱性信用擔保等。如果撇開轉軌經濟的特征不說,或者簡單地按照完全市場化的標準衡量中國的金融體系,會很容易地發現中國金融體系存在諸多缺陷,許多研究成果實際上正是基于此而提出了改革中國金融體系的建議。但值得重視的是,在討論金融問題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視一個基本原理,即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實體經濟的特征決定了金融體系的特征。有什麼樣的實體經濟,就會有什麼樣的金融體系與之相匹配。脫離開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的內在關聯,很多中國特有的金融現象可能無法從西方金融理論中得到解釋。目前,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政府保持著強大的宏觀經濟調控能力,為了保證現行經濟格局不發生大的變化,通過行政控制或者直接干預金融運行體系以保證對國有經濟的金融資源供應,是不可避免的。對這些現象,究竟如何分析,也許需要調整視角、思路和分析框架。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全球經濟發展中,除了西方經濟運行模式以及與其相對應的金融模式外,是否存在著另外一個乃至幾個不同于西方的其他經濟運行模式以及與這些模式相對應的金融運行模式?雖然,中國今天還有許多人在用經濟體制的“轉軌”,或“轉型”之類的概念,但這種轉軌或轉型是否一定是轉向西方模式(從而,證明西方模式是唯一可選擇),值得認真思考。從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30年改革發展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中國走的並不是西方模式道路,而是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這或許是中國能夠有效避免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一個內在成因。
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發生後,歐美金融體系的內在弊端陸續暴露出來,以往被人們視為標榜的美國金融體系,成了此輪危機的觸發點。在發覺“榜樣”實際上並不完美的時候,人們開始重新反思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歷程。單純模仿或者照搬西方模式來構建中國金融體系的思路顯然值得懷疑。隨著對西方各國經濟體制差別的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實際上它們的金融體系也存在著種種差異,有些差異甚至帶有實質性意義。例如,有的國家形成的是“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有的國家形成的是“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有的國家迄今還很難說清楚是何種主導型金融體系。在此背景下,哪一種金融體系的“模式”更適合于中國呢?也許,就金融體系而言,本來就不存在所謂的“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之分,中國只能按照本國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子。中國經濟特有的內在結構和發展階段,決定了其經濟運行與調控具有獨特的內在規律和內在機制。與此相適應,中國金融體系的內在結構與運行方式也將依此而選擇和形成。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積極借鑒和吸收西方國家經驗,但它絕不意味著要用西方理論和實踐來解釋和指導中國實踐。
我的同事張躍文博士的新作《中國金融體系的結構與變革》,是他近年來專心從事中國金融改革研究的結晶。從這一成果中可以看出,他認真致力于將國內外金融理論成果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在深入探討中國金融改革中涉及的一系列問題的基礎上,對中國金融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未來走向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新認識。我對書中的許多觀點是認同和支持的,相信讀者也將從中受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王國剛
2010年8月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3折$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