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選編的《中國隨筆年度佳作(2010)》精選2010年全國名家隨筆佳作,最新最權威最完整的選本!
《中國隨筆年度佳作(2010)》具體包括曾靜平、于堅、葛水平、蘇北、雷抒雁、劉亮程、黃集偉等的代表作品︰《平均斯坦與極端斯坦》、《閑逛集》、《胭脂》、《頂在頭上的文字》、《苦讀記》、《業余讀史者的讀史筆記》、《荒野的消逝》、《崇拜麥子》、《春天的靈魂》、《鄉村是我們的老家》等。
目錄
序言 2010隨筆閱讀小札
平均斯坦與極端斯坦 曾靜平
閑逛集 于堅
胭脂 葛水平
頂在頭上的文字 蘇北
苦讀記 蘇北
業余讀史者的讀史筆記 黃子乎
荒野的消逝 王開嶺
羊 塞壬
崇拜麥子 雷抒雁
春天的靈魂 蔣藍
鄉村是我們的老家 劉亮程
集體忘恩負義 黃集偉
短文兩篇 韓羽
從曹州教案到普方協會 朱正
牆 筱敏
像自由一樣美麗 陸梅
寫于2010年3月散篇 習習
紫禁城︰空間與時間的秘密 祝勇
太後下嫁之謎 李國文
房價的豪賭 南帆
在黑暗中散發痛苦的光芒 高維生
病理切片上的群星 蒼耳
隨讀隨記 文河
一例氤氳人詩囊 郜元寶
滋味。韻味 食指
認字三則 流沙河
百年啟蒙,兩個“五四”一一讀殷海光、顧準著作所想到的 姜弘
一次冒昧的拜訪一一為林風眠先生誕辰110年而作 白樺
罪與美 趙柏田
漸漸地牽引我們向遠方 何士光
成都物候記 阿來
閑散美人 陳丹青
老外看國片之一︰《離開雷鋒的日子》 吳迪
槍斃尤金娜 趙剛
我怎麼會沒有中國夢呢?一一從鄉愁到美麗島 龍應台
地主一一一個百年難盡的話題 王宏任
地鐵疾走默讀書一一陳均隨筆三章 陳均
血與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 尉任之
走出“象牙塔”之後 王培元
文學新星與礦難 謝友鄞
偽造“共妻令”雷動全世界 彭華
不是每一只鳥都會唱出這樣好听的歌 董橋
我經歷的“鬼”事 陳忠實
楊靖宇︰緬想的靈地 耿立
大革命中的性事 張鳴
公祭劉光第︰哀榮背後的玄機 聶作平
1968驚魂萬里 楊昂岳
羅彩霞事件與清朝科場大案 鄭連根
哲學課 安然
憤青太監寇連材 周英杰
閑讀漫記 姚振函
蝴蝶為什麼這樣美 楊文豐
寡人之疾 南帆
伍子胥一一用性命稱稱“家”與“國” 白坤峰
張敞為什麼要畫眉 大衛
一件衣裳一個春天 李娟
魔鬼夜訪楊絳 楊絳
平均斯坦與極端斯坦 曾靜平
閑逛集 于堅
胭脂 葛水平
頂在頭上的文字 蘇北
苦讀記 蘇北
業余讀史者的讀史筆記 黃子乎
荒野的消逝 王開嶺
羊 塞壬
崇拜麥子 雷抒雁
春天的靈魂 蔣藍
鄉村是我們的老家 劉亮程
集體忘恩負義 黃集偉
短文兩篇 韓羽
從曹州教案到普方協會 朱正
牆 筱敏
像自由一樣美麗 陸梅
寫于2010年3月散篇 習習
紫禁城︰空間與時間的秘密 祝勇
太後下嫁之謎 李國文
房價的豪賭 南帆
在黑暗中散發痛苦的光芒 高維生
病理切片上的群星 蒼耳
隨讀隨記 文河
一例氤氳人詩囊 郜元寶
滋味。韻味 食指
認字三則 流沙河
百年啟蒙,兩個“五四”一一讀殷海光、顧準著作所想到的 姜弘
一次冒昧的拜訪一一為林風眠先生誕辰110年而作 白樺
罪與美 趙柏田
漸漸地牽引我們向遠方 何士光
成都物候記 阿來
閑散美人 陳丹青
老外看國片之一︰《離開雷鋒的日子》 吳迪
槍斃尤金娜 趙剛
我怎麼會沒有中國夢呢?一一從鄉愁到美麗島 龍應台
地主一一一個百年難盡的話題 王宏任
地鐵疾走默讀書一一陳均隨筆三章 陳均
血與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 尉任之
走出“象牙塔”之後 王培元
文學新星與礦難 謝友鄞
偽造“共妻令”雷動全世界 彭華
不是每一只鳥都會唱出這樣好听的歌 董橋
我經歷的“鬼”事 陳忠實
楊靖宇︰緬想的靈地 耿立
大革命中的性事 張鳴
公祭劉光第︰哀榮背後的玄機 聶作平
1968驚魂萬里 楊昂岳
羅彩霞事件與清朝科場大案 鄭連根
哲學課 安然
憤青太監寇連材 周英杰
閑讀漫記 姚振函
蝴蝶為什麼這樣美 楊文豐
寡人之疾 南帆
伍子胥一一用性命稱稱“家”與“國” 白坤峰
張敞為什麼要畫眉 大衛
一件衣裳一個春天 李娟
魔鬼夜訪楊絳 楊絳
序
2010隨筆閱讀小札
隨筆的條件和賭注乃是精神的自由,人們說文化生態好的時候,也是隨筆的嘉年華。隨筆要的是一個隨字,是自由隨便,是心態的無枷鎖狀態,是放松。
一
南帆的隨筆是偏向智性的,有人說他的隨筆的文字是審智的;南帆的《寡人之疾》是拿性說事的,里面有現象,有段子,並不靠性吸引眼球,是借助現象明理,是彈跳,從感覺處升高滑翔;孫紹振說南帆的文字“直接從感覺進人智性的思索”,“他最為精彩的發現是從現象出發進行直接抽象,而不是從文獻出發作間接演繹”;南帆的散文是審智的,也是審美的,在智性的下面,我們可以觸摸到他的體溫而後情感的流動;南帆是搞理論的高手,是唯一的在散文創作和理論上兩次獲得魯迅文學獎的,他的理論是冷峻的深刻,但他的隨筆更見他的智慧和思索;南帆的散文更近人情,更見個體生命的真實刻度。“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4年度散文家”授獎辭說南帆︰“他的冷峻和理性,來自于他對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難的不懈追問,如同他隱忍、深微的生命體驗,往往通過智慧的細節解讀和符號分析,走向清晰、透徹和寬廣。他活躍的探索精神,拓展了散文的文體邊界;他沉靜的語言,既有思索的歡樂痕跡,也有洞悉事物本來之後的感傷。他出版于2004年度的《關于我父母的一切》,通過描述一段正在消失的父輩的人生,有力地呈現出渺小人群與巨型歷史之間的裂縫和錯位,並對個人的創傷記憶、時代的內在迷亂給予了真切的意義關懷。他所揭示的時代對人的微妙影響,以及人與歷史互相改寫的復雜境遇,既是對親人的沉痛追思,也是理解當代現實的重要參照。”南帆的散文隨筆是他的人生溫度的記錄,透出的更多是智慧。
二
于堅的隨筆散文是他的詩歌精神的延伸,看起來這樣的文字有點瑣碎,有點斷片感,但卻飽滿,有著生氣,是生活拒絕修辭的本真,他的散文文字是對詩性精神的堅持和建立,是有別于楊朔詩意的,為當代散文的抒寫添加了新的質素。再就是于堅對民間寫作立場的堅持,對日常生活的關注,以及對傳統和現代化之間矛盾沖突的焦慮,使他的散文充滿了自由、浪漫而不漂浮的詩意,為當下散文拓展了題材表現空問,也使他在中國當代散文發展進程中有了不可忽視的價值和意義。于堅說︰“重建日常生活的尊嚴,就是重建大地的尊嚴,讓被遮蔽的大地重新具象、露面。”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前提下,他的散文視點與眾不同,他追求的似乎是生活的原貌。于堅的民間寫作立場,︰在場者”的身份,使他的散文在貌似粗礪的外表下,透視出日常生活的純樸、細致。他的散文隨筆像一個銅匠在打磨一件物品,有著生氣和叮當聲,他的文字的表面像有包漿那樣的溫潤的光,《閑逛集》里,穿著垂到膝蓋的羽絨冬衣,像是披著個大麻袋的閑逛者,能在他的散文中閃爍出異樣的光澤。
三
說不盡的“五四”,誰的“五四”?如何紀念“五四”?不同的精神資源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最好還是還原“五四”現場,走到源頭來看待“五四”,看待“五四”後來的畸變。姜泓的《百年啟蒙,兩個“五四”》通過歷史的勾勒,還原,使我們明白地知道“原來以思想啟蒙和文學革命為主旨的新文化運動,卻被局限在了教育界學術界,失去了往日的聲華。‘五四’的旗幟依然飄揚,上面的‘科學與民主’幾個大字已變成了‘反帝反封建’;後來的人們只知道‘五四青年節’,已不知道‘五四文藝節’,更勿論‘娜拉出走’、‘阿Q革命’究竟何所指了。”
“五四”是未完成的啟蒙運動,救亡壓倒了啟蒙,內中的曲折豈可以一代人兩代人的血淚可概括?
……
隨筆的條件和賭注乃是精神的自由,人們說文化生態好的時候,也是隨筆的嘉年華。隨筆要的是一個隨字,是自由隨便,是心態的無枷鎖狀態,是放松。
一
南帆的隨筆是偏向智性的,有人說他的隨筆的文字是審智的;南帆的《寡人之疾》是拿性說事的,里面有現象,有段子,並不靠性吸引眼球,是借助現象明理,是彈跳,從感覺處升高滑翔;孫紹振說南帆的文字“直接從感覺進人智性的思索”,“他最為精彩的發現是從現象出發進行直接抽象,而不是從文獻出發作間接演繹”;南帆的散文是審智的,也是審美的,在智性的下面,我們可以觸摸到他的體溫而後情感的流動;南帆是搞理論的高手,是唯一的在散文創作和理論上兩次獲得魯迅文學獎的,他的理論是冷峻的深刻,但他的隨筆更見他的智慧和思索;南帆的散文更近人情,更見個體生命的真實刻度。“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4年度散文家”授獎辭說南帆︰“他的冷峻和理性,來自于他對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難的不懈追問,如同他隱忍、深微的生命體驗,往往通過智慧的細節解讀和符號分析,走向清晰、透徹和寬廣。他活躍的探索精神,拓展了散文的文體邊界;他沉靜的語言,既有思索的歡樂痕跡,也有洞悉事物本來之後的感傷。他出版于2004年度的《關于我父母的一切》,通過描述一段正在消失的父輩的人生,有力地呈現出渺小人群與巨型歷史之間的裂縫和錯位,並對個人的創傷記憶、時代的內在迷亂給予了真切的意義關懷。他所揭示的時代對人的微妙影響,以及人與歷史互相改寫的復雜境遇,既是對親人的沉痛追思,也是理解當代現實的重要參照。”南帆的散文隨筆是他的人生溫度的記錄,透出的更多是智慧。
二
于堅的隨筆散文是他的詩歌精神的延伸,看起來這樣的文字有點瑣碎,有點斷片感,但卻飽滿,有著生氣,是生活拒絕修辭的本真,他的散文文字是對詩性精神的堅持和建立,是有別于楊朔詩意的,為當代散文的抒寫添加了新的質素。再就是于堅對民間寫作立場的堅持,對日常生活的關注,以及對傳統和現代化之間矛盾沖突的焦慮,使他的散文充滿了自由、浪漫而不漂浮的詩意,為當下散文拓展了題材表現空問,也使他在中國當代散文發展進程中有了不可忽視的價值和意義。于堅說︰“重建日常生活的尊嚴,就是重建大地的尊嚴,讓被遮蔽的大地重新具象、露面。”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前提下,他的散文視點與眾不同,他追求的似乎是生活的原貌。于堅的民間寫作立場,︰在場者”的身份,使他的散文在貌似粗礪的外表下,透視出日常生活的純樸、細致。他的散文隨筆像一個銅匠在打磨一件物品,有著生氣和叮當聲,他的文字的表面像有包漿那樣的溫潤的光,《閑逛集》里,穿著垂到膝蓋的羽絨冬衣,像是披著個大麻袋的閑逛者,能在他的散文中閃爍出異樣的光澤。
三
說不盡的“五四”,誰的“五四”?如何紀念“五四”?不同的精神資源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最好還是還原“五四”現場,走到源頭來看待“五四”,看待“五四”後來的畸變。姜泓的《百年啟蒙,兩個“五四”》通過歷史的勾勒,還原,使我們明白地知道“原來以思想啟蒙和文學革命為主旨的新文化運動,卻被局限在了教育界學術界,失去了往日的聲華。‘五四’的旗幟依然飄揚,上面的‘科學與民主’幾個大字已變成了‘反帝反封建’;後來的人們只知道‘五四青年節’,已不知道‘五四文藝節’,更勿論‘娜拉出走’、‘阿Q革命’究竟何所指了。”
“五四”是未完成的啟蒙運動,救亡壓倒了啟蒙,內中的曲折豈可以一代人兩代人的血淚可概括?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