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庫以自選集的體例形式推出,所選作品兼具學術性與文學性,收錄的是當代著名學者關于國學或傳統文化的論文、隨筆、專著節選等。
本書是《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中的一冊,由傅璇琮著。
傅璇琮,浙江寧波人。195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文學系,後長期在中華書局工作,20世紀90年代,任中華書局總編輯,兼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秘書長,現就職于清華大學中文系,任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又能應邀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曾任中國韻文學會會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長期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及古典文獻整理工作,著有《唐代詩人叢考》、《唐代科舉與文學》、《唐代翰林學士傳論》,主編《全家詩》、《續修四庫全書》、《中國古籍總目》等。
目錄
第一輯
加強文學史的橫向和縱向研究——重讀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有感
關于唐代文學研究的一些想法
古典文學研究的結構問題
要重視地域文化的研究——《浙江十大文化名人》序
中國韻文學的創立——《中國韻文學刊》發刊詞
唐代詩畫藝術的交融
談古代文學研究中的文化意識——由《佛教唐音辨思錄》所想起的
古代文學的整體研究評議——從《中國中古詩歌史》談起
文學編年史的設想
中國古典文學走向世界的啟示
古典文學的“歷史一文化”研究——《日晷叢書》序
文學古籍整理與古典文學研究
清華學風可作進一步具體探索
建議加強專題個案性的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的創新性——《長安學叢書》序
展開我國題畫詩的研究——《中國題畫詩發展史》序
關于重寫文學史之我見
第二輯
讀《陶淵明研究資料匯編》
李商隱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滕王閣詩序》一句解——王勃事跡辨
關于唐代科舉與文學的研究
天寶詩風的演變
……
第三輯
第四輯
加強文學史的橫向和縱向研究——重讀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有感
關于唐代文學研究的一些想法
古典文學研究的結構問題
要重視地域文化的研究——《浙江十大文化名人》序
中國韻文學的創立——《中國韻文學刊》發刊詞
唐代詩畫藝術的交融
談古代文學研究中的文化意識——由《佛教唐音辨思錄》所想起的
古代文學的整體研究評議——從《中國中古詩歌史》談起
文學編年史的設想
中國古典文學走向世界的啟示
古典文學的“歷史一文化”研究——《日晷叢書》序
文學古籍整理與古典文學研究
清華學風可作進一步具體探索
建議加強專題個案性的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的創新性——《長安學叢書》序
展開我國題畫詩的研究——《中國題畫詩發展史》序
關于重寫文學史之我見
第二輯
讀《陶淵明研究資料匯編》
李商隱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滕王閣詩序》一句解——王勃事跡辨
關于唐代科舉與文學的研究
天寶詩風的演變
……
第三輯
第四輯
序
近年來,智品書業(北京)有限公司籌辦一項甚有歷史文化意義的項目︰《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邀約北京和天津、上海、浙江等地的學者各編一部學術論作自選集,這次第一編先推出十種。對此我確甚有所感,即想起中古時期著名文藝思想家劉勰的一段話︰
“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文心雕龍‧知音》)我覺得,學術交流最有文化涵義的就是知音。智品書業(北京)有限公司編纂這套“學術思想文庫”,必將起學術知音的啟示作用。
著名學者、南開大學文學院羅宗強教授,于上世紀80年代起,連續著有《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提出研究文學思想,不能局限于文學批評、文學理論專著,作家的文學思想,往往在其創作中表現出來︰一個時代的文學思潮的發展和演變,大量的是在創作中反映出來的。我覺得,這對我們是一個啟發,我們要研究當代學術名家的學術思想,主要也應從他們的專業研究著作加以探討。這次第一編出版的十種,確能向社會、向廣大讀者提供當代學術思想發展、演進的甚有研究意義的軌跡。
也正因此,我這次就將過去所作,選編為四輯。第一輯是就一些學者已出版的學術著作,力求從學術研究思路作些探索,如文學史研究的橫向、縱向研究,文學研究的結構問題,文學研究中的文化意識,如何與歷史、哲學、藝術等互相結合,等等。第二輯即從上世紀60年代所作書評,到本世紀關于唐翰林學士的研究論文,就具體問題談自己一些新的看法。如《讀》,刊于《光明日報》1962年9月23日《文學遺產》專刊。那時我還年輕,但已能輯集許多資料對《陶淵明研究資料匯編》予以訂補,特別指出所輯資料的疏誤。由此也可見出當時我已十分重視文獻資料的研究。又,此次特別選有《一句解——王勃事跡辨》,這里也擬再提一提。《滕王閣詩序》是一篇名作,過去流行的說法,認為王勃之父于幾年前已出為海南交趾令,後于上元二年(675)王勃去探視其父,路經南昌,邀宴于滕王閣,遂作此賦。我于1982年12月在陝西《古典文學論叢》發表此文,明確提出,王勃此行是伴隨其父南下,並一同游宴于滕王閣。這可以說是一反前說,當能引起學界的注意。而我之所以能提出此說,則主要根據在日本發現的王勃文集殘本,又參據語法學關于主語之說,故能有此新說,這也算是自慰自勉。
以後兩輯,第三輯是我自著或主編之作的序言,第四輯是記述學界耆宿的學術成就,特別是記錢鍾書、呂叔湘、夏承燾諸位前輩與我的學術交往。我想這就不僅是學術探索,還蘊含學術情誼,這當是我們這一時代學術進展的環境特色。
著名學者、南開大學文學院羅宗強教授,于上世紀80年代起,連續著有《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提出研究文學思想,不能局限于文學批評、文學理論專著,作家的文學思想,往往在其創作中表現出來︰一個時代的文學思潮的發展和演變,大量的是在創作中反映出來的。我覺得,這對我們是一個啟發,我們要研究當代學術名家的學術思想,主要也應從他們的專業研究著作加以探討。這次第一編出版的十種,確能向社會、向廣大讀者提供當代學術思想發展、演進的甚有研究意義的軌跡。
也正因此,我這次就將過去所作,選編為四輯。第一輯是就一些學者已出版的學術著作,力求從學術研究思路作些探索,如文學史研究的橫向、縱向研究,文學研究的結構問題,文學研究中的文化意識,如何與歷史、哲學、藝術等互相結合,等等。第二輯即從上世紀60年代所作書評,到本世紀關于唐翰林學士的研究論文,就具體問題談自己一些新的看法。如《讀》,刊于《光明日報》1962年9月23日《文學遺產》專刊。那時我還年輕,但已能輯集許多資料對《陶淵明研究資料匯編》予以訂補,特別指出所輯資料的疏誤。由此也可見出當時我已十分重視文獻資料的研究。又,此次特別選有《一句解——王勃事跡辨》,這里也擬再提一提。《滕王閣詩序》是一篇名作,過去流行的說法,認為王勃之父于幾年前已出為海南交趾令,後于上元二年(675)王勃去探視其父,路經南昌,邀宴于滕王閣,遂作此賦。我于1982年12月在陝西《古典文學論叢》發表此文,明確提出,王勃此行是伴隨其父南下,並一同游宴于滕王閣。這可以說是一反前說,當能引起學界的注意。而我之所以能提出此說,則主要根據在日本發現的王勃文集殘本,又參據語法學關于主語之說,故能有此新說,這也算是自慰自勉。
以後兩輯,第三輯是我自著或主編之作的序言,第四輯是記述學界耆宿的學術成就,特別是記錢鍾書、呂叔湘、夏承燾諸位前輩與我的學術交往。我想這就不僅是學術探索,還蘊含學術情誼,這當是我們這一時代學術進展的環境特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