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史(全二冊)

亞洲史(全二冊)
定價:708
NT $ 616
  • 作者:(美)羅茲‧墨菲
  • 譯者:黃磷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91269
  • ISBN13:9787010091266
  • 裝訂:平裝 / 92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亞洲史》(第四版)是美國歷史學家羅茲‧墨菲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敘述了從史前直到21世紀的亞洲歷史,它對這一區域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都有較為詳盡的考察。全書尤其突出其“社會和文化史”的功能,是一部富有參考價值的亞洲歷史著作。

作者視野開闊、涉及面廣,他力求客觀地將人類歷史上這個“最重要、最豐富、最多彩”的世界的信息傳遞給讀者。應該說,這部著作的諸多分析是客觀的、深刻的,能給人以有益的思考。但是,作者本人是西方的歷史學家,在他的著作中自然不乏西方史學的觀點,對此,希望讀者在閱讀《亞洲史》時有所鑒別。
 

目錄

出版前言
作者序
作者致讀者
亞洲地圖︰印度次大陸
亞洲地圖︰東亞及東南亞
年表(一)
年表(二)
伊薩基
引言 季風亞洲——一個完整的研究學習單元
地理
人口密度
共同的文化特點
關于季風亞洲的研究
第1章 史前的亞洲
古代的和舊石器時代的文化
新石器時代的革命
東南亞農業的發端
東南亞的居民和古代君主國
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史前中國
朝鮮和日本
第2章 亞洲的宗教及相關文化
印度教
印度的佛教及其向東方的傳播
喬答摩佛陀
儒教
道教
亞洲的猶太教
亞洲的伊斯蘭教
神道教
關于亞洲宗教的若干反思
第3章 亞洲的傳統社會
社會等級
家庭
婦女的地位
性風俗
教育、識字和印刷品
物質福利
第4章 古印度文明
印度文明的由來
印度河文明
雅利安人
孔雀帝國的興起
孔雀王朝
華氏城和孔雀印度的光榮
“神所鐘愛的”阿育王
貴霜人和希臘人
南印度和馬杜賴城
錫蘭
笈多王朝和戒日王帝國
古印度的婦女
印度的遺產
第5章 古中國文明
中國的起源
商王朝
周王朝
聖人孔子
秦的征討
秦的獨裁主義
漢王朝
古中國的城市
漢代的成就
第6章 中世紀印度和東南亞
伊斯蘭教對印度的早期影響
伊斯蘭教向印度推進
德里蘇丹國
著名的蘇丹︰阿拉烏德丁‧卡爾吉
南印度
朱羅人
伊斯蘭教東擴
非穆斯林的東南亞
中世紀緬甸和泰國
柬埔寨、老撾和越南
吳哥︰不朽的光輝之城
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第7章 中國的黃金時代
中國的再統一
唐朝的輝煌
盛唐時期的長安
文化的輝煌和政治的衰退
宋朝的成就
南宋時代
蒙古人的征服和元朝
第8章 遠古、古典和中世紀日本和朝鮮
日本
與朝鮮的關系和築墳者
與中國的關系
平安文化
紫式部(紫夫人)
對環境的壓力
鐮倉時代
足利時代的日本
朝鮮
第9章 莫臥兒時代的印度和中亞
印度的莫臥兒人
阿克巴其人
奧朗則布的統治︰鎮壓和反抗
中亞
第10章 中華帝國的新輝煌︰明王朝
明朝的建立
洪武︰造反的皇帝
明朝的藩屬制度
明朝的海上遠征
繁榮和保守
商業和文化
帝都北京︰明朝天下的核心
自滿和衰退
滿人的征服
第11章 西方人來到亞洲
獨立發展
十字軍︰歐洲開始東進
中世紀末的歐洲
葡萄牙人在亞洲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
亞洲的貿易基地
“基督教徒和香料”
利瑪竇︰出使明朝廷的傳教士
俄國人向亞洲推進
日本的基督教世紀
荷蘭人在亞洲
英國人在亞洲
英國人在17世紀的印度
 

早就感到需要編寫一本亞洲史了,這種需要因相關課程內容的膨脹及選修此課程的學生成倍增加而更為迫切。本書設想的讀者主要是選修亞洲歷史的學生,但對那些攻讀世界史或非西方史的學生亦將有所助益。對大多數人來說,“亞洲”主要指波斯(伊朗)以東和蘇聯以南的地區及其文化,而這也正是本書論述的焦點。地球上這一遼闊而多姿多彩的區域,從公元前3000年前後直到現在,容納了全世界大約一半的人口,它有時被稱為“季風亞洲”,是亞洲的總體上比較溫暖和潮濕的部分,它截然不同于中東地區的沙漠景觀和蘇聯的寒冷地帶。當然,它的溫和氣候造成了它那高密度聚居的大量人口,這又與人口遠為稀少的西亞和北亞形成了鮮明對照。按照上述定義,季風亞洲是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處的開伯爾山口開始向東延伸,經過印度、東南亞的大陸部分及島嶼,直到中國、朝鮮和日本。

季風亞洲的不同地區居住著不同的民族,它們各有其久遠的文化,而且在2000年前或更早都達到了高度發展水平。考慮到這些亞洲文明所經歷的悠久歷史和它們在遠古時就擁有的大量人口,在亞洲生活過的人應該比世界其余部分的總和還要多。亞洲人及其文化因而代表著全人類歷史中最重要、最豐富、最多彩的篇章。對世界歷史的任何探討必須給予亞洲以顯著地位,當然亞洲史本身也自有其重要的價值。

了解亞洲主要文明的一卷本入門書

本書可以單獨學習,也可以輔之以書末列出的各章補充讀物或正文中引用過的原著。各章的篇幅相近,全書內容既能作為半年學期或兩個季度學期或全年的教程,也可以作為一門內容更廣的世界史課程的一部分。其引言部分描述了全書框架,並充分說明了用一本書的篇幅講述整個亞洲史的理由,其中介紹了通過比較分析所能獲得的深刻見解,也強調了亞洲所有社會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其後各章講述了每個重要地區或文化的歷史,包括印度、東南亞、中國、朝鮮和日本,並闢有專門一節介紹了幾乎被所有教科書忽略的中亞歷史。第3章對亞洲各類傳統社會的比較分析以及將它們與西方傳統的比較,更是本書的突出特點。第II章敘述近代西方國家開始對偉大亞洲文明傳統發起沖擊,其後各章則越來越多地關注西方的逼壓和亞洲的反應,內容從殖民主義、半殖民主義及掠奪性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亞洲的獨立和革命運動的興起。最後一章考察了20世紀行將結束時亞洲發展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包括它空前高速的經濟增長率,這種高速增長的原因,以及亞洲向當代世界領導地位的攀升。

幾乎所有亞洲史教科書都專注于四大文明之一,僅有少數幾本論述了中國和日本之間相互緊密關聯的歷史,有時也略為涉及朝鮮,本書則對後者以及同樣被忽略的越南給予了較多的注意。亞洲四大文明的每一個都有大批專家在研究,這些專家的大多數都不大會偏離自己的主要知識領域很遠。但是,把亞洲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和學習的理由,對本科學生來說是特別強有力的,對于專家也不無裨益。本書坦然聲稱崇尚比較分析法,並對每個主要傳統給出=種從其起始直到今天的均衡的歷史。第20章又回過頭來探討有關亞洲的普遍特質和文化的交叉對照這一命題。作為一個整體,本書采用了最新的學術成就,它反映了作者40年涉足亞洲事務及其歷史的職業生涯,其中包括長期居留亞洲進行的研究和觀察。它是為那些對亞洲史毫無背景知識的新學生們撰寫的,它用明晰簡潔的語言向他們介紹亞洲史的主要特征。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