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僅對人生全力以赴,也戮力參透其中義理。他希望「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學而不倦,對陶鑄完美人格的渴望,以及積極在此世實踐自我,正是這三項特質造就了孔子的卓然不群。或許當時還有其他人也追尋着與孔子相同的目標,但沒有人的渴望像孔子一樣強烈,也沒有人像他那樣決意搜羅從古到今的一切知識—歷史、詩歌、禮儀與音樂,以理解人性與人類命運的本質及不變的成分,並使自己「無大過矣」。
像孔子這樣的人名聲能夠流傳后世,並非出於必然,因為他所關切的事物並不能引起一般人的興趣。畢竟,誰會全心致力於了解自己與精進自己?這麼做既不能讓他從生命的不安定中解脫,也無法從不可避免的死亡中得到慰藉。就連孔子的弟子也向他坦承,「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論語·雍也》第十二章)。然而,只要有聽者願意思索話里的意義,願意將個中道理傳揚於世,哪怕人數極少,都能給予說者(即便在他離開人世之后)一個證明其影響力的機會。孔子就是如此。若孔子有知,眼見自己的思想流傳數干年而不墜,自己的精神遺產發展臻至頂峰,一定會感到驚訝。然而孔子也將因自己的話語遭到誤用,以及各種談論他的稗官野史(有些甚至刻意誇大他的身形)而困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