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都有超過1000人走進桑德爾教授的課堂,參加哈佛有史以來累計听課人數最多的課程
網上,《公正》的課程視頻已有超過1000萬人次點擊觀看錢穎一、鄧正來、閭丘露薇推薦閱讀
喚醒我們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看看它將把我們的良知帶向何方
▲如果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而向他提供致命性的藥物,你認為這是對生命的褻瀆嗎?
▲如果一個人的死能換來多數人的生,你會犧牲那個人而讓自己和同伴們活下去嗎?
▲如果改進汽車的致命缺陷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你會願意為此付出高額的改裝費用嗎?
▲如果一項合同與傳統道德沖突,法院判決合同無效,你會認為法院的判決是公正的嗎?
在這個日益物質化的年代,我們的行為選擇總在人性和物質性之間搖擺不定。當我們遇到生死抉擇的時候,我們常常因為尊重人的基本權利而違背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則,因此我們才會認為,19世紀遇險的英國船員為了存活下去殺死並吃掉一個病弱的奴僕,是有悖人道的。但是,當我們口口聲聲說個人的生命權利至上時,為什麼像福特汽車這樣的企業卻會給生命貼上價格標簽?如果我們尊重個體的權利,但為什麼大多數人又會反對同性婚姻?
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思潮、我們的正義觀,正陷入尷尬的兩難選擇當中。我們甚至懷疑法律是否公正,因為法律無法回避個人的道德判斷,無法做到中立。這多少讓習慣了傳統道德觀念和固定思維的我們感到不安,但這種不安,卻能讓我們理性精神保持清醒的狀態。
我們清醒的理性和人類的良知,會促發我們去尋找有關“公正”的“出路”。這條道路既能體現我們社會規範的人性,又能體現客觀性。而這正是“世界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的邁克爾•桑德爾教授尋找的有關公正的第三條進路︰培養我們每個人的德性,作出我們應該作的、公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