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

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美]黃心村
  • 譯者:胡靜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2010-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2632132
  • ISBN13:9787542632135
  • 裝訂:平裝 / 31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亂世佳人斯佳麗‧奧哈拉姍姍降臨一九四○年炮火隆隆的上海,由一位典型的美國南方佳人搖身一變成為戰時上海的一個經久不衰的公眾偶像。這一跨國傳奇的成功轉型集中體現了這座城市中層文化的韌性與彈性,而上海完全淪陷後,為這一文化持續注入嶄新的生命力的,恰是剮開始寫作生涯的一代年輕女作者。年僅二十出頭的張愛玲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個。才華蓋世如張愛玲,她在淪陷上海的出現並非偶然,她的成名也不是什麼奇跡。她的周圍是一群與她一樣在戰爭夾縫中頑強生長的女性作家,她們顯然不以民族自救的代言者自封,時代的號召仿佛離她們很遙遠,然而她們筆下記錄的卻是穿越戰爭與佔領的個人旅程。在政治高壓環境里巧妙地佔據了一席空間之後,她們鞏固並發展了一個中層讀者群,建立了一個新的文化舞台,延續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端的現代都市文化反思,也維護了上海這座飽受戰爭蹂躪的大都市中的文化生活。


黃心村,浙江省杭州市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畢業後旅美留學,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博士,隨後于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起任教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語言文學系,現任中國文學終身教授及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學術論著涉及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視听文化研究。

胡靜,200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主要翻譯作品有︰亞歷山大‧羅伯遜《貪婪︰本能,成長與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多米尼克‧亞歷山大《魔法的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攝像中國》(上海三聯書店,2007)。
 

目錄

編輯緣起 季進 王堯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總序 王德威
中文版序
原版序
引言 郝思嘉游記
第一章 戰爭‧女性‧家庭性
戰爭敘事
家庭性定位
女性書寫與書寫女性
第二章 打造公共知識分子︰女性出版文化的誕生
女性文化人的大舞台
女性出版文化的主題構造
人物畫廊
第三章 形象工作室︰女性雜志的藝術
《女聲》的聲音政治
田村俊子其人其事
關露其人其事
新知識的(舊)淵源
舊知識的新包裝
封面女郎與女性雜志的視覺效應
第四章 她的名字寫在水上︰張愛玲與現代散文
現代散文的性別政治
“黃昏的陽台”︰一種關于閾界的審美學
雕築一種新型散文語言
現代散文與戰時通俗文化
第五章 戰亂年代的民族志︰蘇青與潘柳黛的自傳體小說
蘇青其人其事
潘柳黛其人其事
一種關于姘居的話語
潘光旦與民族志敘述
民族志‧小說‧歷史
第六章 廢墟花園︰施濟美的裝閨秀小說
閨秀體的重新定位
孩童︰創傷經驗的代言人
鳳儀園︰廢墟中的日常生活
結語 張愛玲游記
譯後記
 

磨一本書磨那麼久,書成了,便是橋下流水。但看到這部舊著以我熱愛的母語重新呈現,仿佛獲得了第二個生命,確實讓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譯本成稿之時,正值全球華人伏案攻讀《小團圓》,兩岸三地的張愛玲熱如日中天。我五年前出英文原著的時候以為是一個課題的終結,從此可以轉向。但是張愛玲其人其文竟是揮之不去的。祖師奶奶的舊作在舞台上、銀幕上反復演繹,出土的佚作遺作源源不斷地隆重登場,八卦索隱滿天飛,語錄及形象充斥小資詞典,“張愛玲旅游”更是老上海新版圖的亮點。華語世界里的張學已是門庭若市的顯學,學者一代接一代,欣欣向榮‧但在華語世界之外,我的書仍然是用英文書寫的研究張愛玲的唯一一部專著。于是最近有不少約稿的,要我再寫張愛玲。《小團圓》太近了,我不敢妄評,斟酌一下.還是回到久遠一點的戰爭年代,回到我的淪陷上海。此番重讀張愛玲,竟然看出許多以前忽略了的東西。再審視我的舊著,其中不乏粗心草率之處。所幸中文版的出版給了我一個更新的機會,這本譯作于是有了相當的修訂和補充的成份。

對張愛玲的接受史曾經是一個兩極分化的歷史。說她是“文娼”、“漢奸妻”也好,“反共文人”也好,都是從政治上將她排斥在文學史之外。同樣不妥的是將她的寫作“去政治化”,強調她的“才華蓋世”和“超凡脫俗”,標榜所謂的“純文學”與時事政治的格格不入。兩種極端的立場都無助于我們還原張愛玲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的復雜面目。英文原著的寫作針對的正是這一問題重重的接受史。在當今的“張愛玲熱”中,這本小書的貢獻應該是重現她作為歷史人物的諸多層面。我想強調的是.才華蓋世如張愛玲,她在淪陷1-海的出現卻並非偶然,她的成名也不是什麼奇跡。她的周圍是一群與她一樣在戰爭夾縫中頑強生長的女性作家,她們顯然不以民族自救的代言者自封,時代的號召仿佛離她們很遙遠,然而她們筆下紀錄的卻是穿越戰爭與佔領的個人旅程。我在書中對諸多文本的重新詮釋意圖展現的是一個淪陷上海的文化生活圖景。

該謝的人已在原書的序言里謝過了。但有三個人卻要在這里鄭重提及。再次感謝我的老師李歐梵教授多年來對我的信任與提攜。季進教授多年來兢兢業業,在海外漢學和中國學術界之間精心搭橋。他和王堯教授將拙作收入他們的叢書,是我的幸運。譯文初稿到了我的手上,修改潤色的過程比原先預計的要緩慢得多-感謝季進教授的支持和耐心等待。譯者胡靜,年青有為,我們在北京見了第一次面,聊得十分愉快。她很快將初稿送到我的手中,然而最後成稿卻讓她等了很久,我十分愧疚。在這里我要感謝她的專業化精神,井祝她前程似錦。

我的老外婆李依銀,生于一九一六年,與書中的人物是同時代人。九十余年的風風雨雨,她什麼都見過,卻仍孜孜不倦. 不要不慢地度過每一天,關愛下一代,明看天下事。我的第一本中文版著作,就獻給撫育我長大的她。

二○○九年十月十三日于麥迪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