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藝術真理問題為線索,對以伽達默爾、利科為代表的西方現代詮釋學及赫施、阿佩爾、哈貝馬斯、德里達等人與伽達默爾展開的詮釋學論爭的藝術哲學內蘊,進行了系統的考察與批判,並在此基礎上將藝術作品的存在經驗重釋為“理解與創造的張力的存在”,進而把藝術的真理在存在論上思為意義與行動的真理——藝術的真理之途回蕩著自由的召喚。
張震,男,1976年生,原籍湖北,現居昆明。1994年至2006年,先後就讀于湖北大學中文系、雲南大學中文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雲南大學中文系教師,已在《學術月刊》、《文藝理論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詮釋學與藝術——一個簡短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 古代詮釋學與藝術
第二節 近代詮釋學的藝術關聯︰鮑姆加登、施萊格爾與施萊爾馬赫
第三節 狄爾泰詮釋學與藝術理解問題
第二章 理解的真理︰哲學詮釋學的藝術哲學之維
第一節 詮釋學的存在論轉向
第二節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藝術哲學的維度
第四節 理解與藝術的真理經驗
第三章 真理的沖突︰詮釋學論爭及其藝術哲學意味
第一節 意義與含義之爭
第二節 經驗與先驗之爭
第三節 理解與批判之爭
第四節 對話與解構之爭
第四章 意義的迂回︰文本詮釋的藝術哲學
第一節 詮釋學的迂回之途
第二節 作為文本理論的詮釋學
第三節 隱喻的真理
第五章 真理的反思︰詮釋學的藝術哲學批判
第一節 理解的真理及其反思
第二節 藝術作品存在的重釋
第三節 藝術真理經驗的探究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詮釋學與藝術——一個簡短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 古代詮釋學與藝術
第二節 近代詮釋學的藝術關聯︰鮑姆加登、施萊格爾與施萊爾馬赫
第三節 狄爾泰詮釋學與藝術理解問題
第二章 理解的真理︰哲學詮釋學的藝術哲學之維
第一節 詮釋學的存在論轉向
第二節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藝術哲學的維度
第四節 理解與藝術的真理經驗
第三章 真理的沖突︰詮釋學論爭及其藝術哲學意味
第一節 意義與含義之爭
第二節 經驗與先驗之爭
第三節 理解與批判之爭
第四節 對話與解構之爭
第四章 意義的迂回︰文本詮釋的藝術哲學
第一節 詮釋學的迂回之途
第二節 作為文本理論的詮釋學
第三節 隱喻的真理
第五章 真理的反思︰詮釋學的藝術哲學批判
第一節 理解的真理及其反思
第二節 藝術作品存在的重釋
第三節 藝術真理經驗的探究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中國素有“宗經”、“釋經”的文化傳統,並因此形成了中國知識分子對經典進行與時俱進闡釋之人文傳統。這種傳統作為知識分子的生存方式,一定程度上在實踐層面已經具有了西方意義上的本體論或存在論的意味——即“闡釋經典”就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存在性質與存在方式並延續至今。而西方自狄爾泰將闡釋作為人文社會科學區別于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以來,經過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存在論強化,以及哈貝馬斯、德里達、利科等的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論的追問,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西方現代哲學和文藝學的主導性思潮並對中國理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因此,不僅基于中國本身就是一種對經典闡釋的文化特性之需要、而且也是出于西方對中國現代人文研究一種影響最大的理論流派之重視,特別是加上中國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建設有一個“如何批判性地闡釋西方經典”和“如何創造性闡釋傳統經典”的現實需要,對西方闡釋學理論進行認真的研究、梳理和批判,就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張震在答辯時被評為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所進行的正是這樣一種研究工作。這本著作圍繞“西方現代闡釋學考察”和“西方現代闡釋學批判”兩個緯度展開,通過作者在本書中所提出的“理解與創造”相結合的闡釋學觀念,具體體現出將西方現代闡釋學理論與批判性地審視其可能存在的問題相結合的可貴努力。我之所以贊賞作者的這種“結合”,是因為僅有對西方現代闡釋學的梳理性研究,哪怕這種梳理很下工夫,從“理論”的角度去看也是存在缺陷的。這種缺陷突出體現為研究者不能在充分意識到“理論的主體性”前提下對研究對象保持一種“可審視”的研究立場,因此也就很有可能用學界共認的且自己也不自覺的理論立場為坐標展開梳理,最終就不能使自己的西方理論研究顯示獨立的品格——這一缺陷,正是國內西方理論研究在研究方法、思維方式和具體結論上大同小異之根源。張震在這本專著中努力避免這樣的研究狀況,不管這種避免是否真正成功,也先不論作者對西方現代闡釋理論的“問題發現”是否深刻與獨到,但以“批判性審視西方理論”為終極目的的意識是滲透在本書的字里行間並且建立其論著的基本架構的,我認為是作者在理論必不可少的主體性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同類研究著作中顯示出鮮明而獨立的特色。
這並不是說對西方現代闡釋學理論進行細致的研究不太重要,而是說只有以建立自己的理論為學術研究的最高目的,一個學者才能對前人和他者的理論進行有真正價值的闡釋——即闡釋的目的是為了建立自己的理論做準各,闡釋的性質是必須弄清思想史上不同的理論家思想上的相異點和相通點,如此才能以有距離的而不是沉湎其中的態度將思想史上各種理論的特征與得失予以清晰的揭示,從而盡量避免以一種既有理論為不自覺的思想依托去對其它理論進行分析研究的狀況。在本書中,作者從西方古代對荷馬和其他詩人進行解釋和考證的理智游戲和中世紀的《聖經》闡釋人手,以鮑姆加登、施萊格爾、施萊爾馬赫、狄爾泰這些西方近代闡釋學的奠基人為基礎,以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闡釋學的存在論轉向為重心,以利科、哈貝馬斯、德里達對存在論闡釋學的反思和批判為延伸,為我們清晰地勾勒出西方闡釋學發展的基本線索以及在這條線索上每個理論家與前人思想的相聯系處與相區別處。在對他們的分析和甄別中,你首先看不出作者對哪個理論家的理論更欣賞、更情有獨鐘,也沒有因為某個西方理論家更符合自己的理論口味而佔據更多的篇幅,這說明作者在闡釋學問題上最後更欣賞的其實是自己將要建立起來的理論和觀念,也說明作者對西方各個時期的闡釋學思想是一種盡量不帶主觀好惡的客觀分析和評價——這里的客觀不是指可以準確地描繪出各種闡釋學理論的本真面目和本真含義,而是指對研究對象的長處和短處能有一種出于自己理論建構預期的恰當分析定位,從而多少可以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對研究對象因為時代變化而出現的新的闡釋之“闡釋之不穩定”的情況。如此一來,作者不僅避免了因為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在西方闡釋學上劃時代的責獻而將他們的闡釋學分析佔據主導性篇幅,給予赫施、阿佩爾、哈貝馬斯、德里達同樣重要地位的闡釋學介紹和評價,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介紹和評價在作者這里是作為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的批判和審視而出場的。這里隱含的作者意圖是︰中國學者如果要建立自己的闡釋學觀念,不僅應該了解西方現代闡釋學家是如何相互批判的,而且應該從他們的相互批判中獲得盡管不能代替我們的批判但必須予以重視的批判方法之啟發,所以梳理西方現代闡釋學的發展,某種意義上就是分析西方現代闡釋學理論家如何展開“尊重前人但又必須批判前人”的理論實踐的。同時,作者對西方理論家論爭關鍵點的細致而簡略的分析還隱含著這樣的意圖︰中國學者如果要展開對西方闡釋學的批判性思考,就必須繞開和突破西方理論家之間的批判內容,而不能依附于其中哪怕一個理論家的理論作為自己批判的坐標和武器,即︰西人說過的中國學者不能再說一遍,介紹西方理論家之間的批判性對話,正是為了警醒中國學者不能以西人的對話為對話。尤其是,作者還幫助我們分析出伽達默爾之後的理論家不僅是如此這般地批判伽達默爾的,也幫助我們分析出這些理論家為什麼要批評伽達默爾的原因,“意義”與“含義”、“經驗”與“先驗”、 “理解”與“批判”、 “對話”與“解構”……這些有特定內涵因而不能被混淆的概念,正好揭示出後來理論家們要批判伽達默爾並且建立起自己的理論概念的原因。所以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試圖在存在論意義上將這些概念均納入“傳統”或“前理解”之中,並不能就此解決每個理論家所認為的闡釋學必須面對的問題——比如認識論問題和文本問題。誠如作者所說︰“赫施、阿佩爾與哈貝馬斯對哲學詮釋學的批判的立場主要是認識論的。伽達默爾盡管沒有否定詮釋學的認識論維度,但他對于詮釋學的存在論的層面的強調,使得其哲學詮釋學並未在認識論層面上真正的展開。而在德里達的解構理論這里,伽達默爾遭遇到的多方位挑戰,則可以歸結到文本問題︰文本的意義生成和語言運作方式究竟是無限的延異與撒播,還是差異性與同一性的辯證統一?伽達默爾對此的回答主要著眼于理解經驗的整體把握,但卻缺少對作為被理解物的文本自身的運作方式的詳細考察”。如果中國闡釋學建設有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狄爾泰、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利科、赫施、阿佩爾、哈貝馬斯、德里達等等,他們的理論是否應該成為中國學者既尊重更批判的對象呢?在這樣的批判性期待中,上述各理論家的理論局限會以怎樣的面目向中國讀者敞開呢?
……
張震在答辯時被評為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所進行的正是這樣一種研究工作。這本著作圍繞“西方現代闡釋學考察”和“西方現代闡釋學批判”兩個緯度展開,通過作者在本書中所提出的“理解與創造”相結合的闡釋學觀念,具體體現出將西方現代闡釋學理論與批判性地審視其可能存在的問題相結合的可貴努力。我之所以贊賞作者的這種“結合”,是因為僅有對西方現代闡釋學的梳理性研究,哪怕這種梳理很下工夫,從“理論”的角度去看也是存在缺陷的。這種缺陷突出體現為研究者不能在充分意識到“理論的主體性”前提下對研究對象保持一種“可審視”的研究立場,因此也就很有可能用學界共認的且自己也不自覺的理論立場為坐標展開梳理,最終就不能使自己的西方理論研究顯示獨立的品格——這一缺陷,正是國內西方理論研究在研究方法、思維方式和具體結論上大同小異之根源。張震在這本專著中努力避免這樣的研究狀況,不管這種避免是否真正成功,也先不論作者對西方現代闡釋理論的“問題發現”是否深刻與獨到,但以“批判性審視西方理論”為終極目的的意識是滲透在本書的字里行間並且建立其論著的基本架構的,我認為是作者在理論必不可少的主體性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同類研究著作中顯示出鮮明而獨立的特色。
這並不是說對西方現代闡釋學理論進行細致的研究不太重要,而是說只有以建立自己的理論為學術研究的最高目的,一個學者才能對前人和他者的理論進行有真正價值的闡釋——即闡釋的目的是為了建立自己的理論做準各,闡釋的性質是必須弄清思想史上不同的理論家思想上的相異點和相通點,如此才能以有距離的而不是沉湎其中的態度將思想史上各種理論的特征與得失予以清晰的揭示,從而盡量避免以一種既有理論為不自覺的思想依托去對其它理論進行分析研究的狀況。在本書中,作者從西方古代對荷馬和其他詩人進行解釋和考證的理智游戲和中世紀的《聖經》闡釋人手,以鮑姆加登、施萊格爾、施萊爾馬赫、狄爾泰這些西方近代闡釋學的奠基人為基礎,以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闡釋學的存在論轉向為重心,以利科、哈貝馬斯、德里達對存在論闡釋學的反思和批判為延伸,為我們清晰地勾勒出西方闡釋學發展的基本線索以及在這條線索上每個理論家與前人思想的相聯系處與相區別處。在對他們的分析和甄別中,你首先看不出作者對哪個理論家的理論更欣賞、更情有獨鐘,也沒有因為某個西方理論家更符合自己的理論口味而佔據更多的篇幅,這說明作者在闡釋學問題上最後更欣賞的其實是自己將要建立起來的理論和觀念,也說明作者對西方各個時期的闡釋學思想是一種盡量不帶主觀好惡的客觀分析和評價——這里的客觀不是指可以準確地描繪出各種闡釋學理論的本真面目和本真含義,而是指對研究對象的長處和短處能有一種出于自己理論建構預期的恰當分析定位,從而多少可以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對研究對象因為時代變化而出現的新的闡釋之“闡釋之不穩定”的情況。如此一來,作者不僅避免了因為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在西方闡釋學上劃時代的責獻而將他們的闡釋學分析佔據主導性篇幅,給予赫施、阿佩爾、哈貝馬斯、德里達同樣重要地位的闡釋學介紹和評價,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介紹和評價在作者這里是作為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的批判和審視而出場的。這里隱含的作者意圖是︰中國學者如果要建立自己的闡釋學觀念,不僅應該了解西方現代闡釋學家是如何相互批判的,而且應該從他們的相互批判中獲得盡管不能代替我們的批判但必須予以重視的批判方法之啟發,所以梳理西方現代闡釋學的發展,某種意義上就是分析西方現代闡釋學理論家如何展開“尊重前人但又必須批判前人”的理論實踐的。同時,作者對西方理論家論爭關鍵點的細致而簡略的分析還隱含著這樣的意圖︰中國學者如果要展開對西方闡釋學的批判性思考,就必須繞開和突破西方理論家之間的批判內容,而不能依附于其中哪怕一個理論家的理論作為自己批判的坐標和武器,即︰西人說過的中國學者不能再說一遍,介紹西方理論家之間的批判性對話,正是為了警醒中國學者不能以西人的對話為對話。尤其是,作者還幫助我們分析出伽達默爾之後的理論家不僅是如此這般地批判伽達默爾的,也幫助我們分析出這些理論家為什麼要批評伽達默爾的原因,“意義”與“含義”、“經驗”與“先驗”、 “理解”與“批判”、 “對話”與“解構”……這些有特定內涵因而不能被混淆的概念,正好揭示出後來理論家們要批判伽達默爾並且建立起自己的理論概念的原因。所以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試圖在存在論意義上將這些概念均納入“傳統”或“前理解”之中,並不能就此解決每個理論家所認為的闡釋學必須面對的問題——比如認識論問題和文本問題。誠如作者所說︰“赫施、阿佩爾與哈貝馬斯對哲學詮釋學的批判的立場主要是認識論的。伽達默爾盡管沒有否定詮釋學的認識論維度,但他對于詮釋學的存在論的層面的強調,使得其哲學詮釋學並未在認識論層面上真正的展開。而在德里達的解構理論這里,伽達默爾遭遇到的多方位挑戰,則可以歸結到文本問題︰文本的意義生成和語言運作方式究竟是無限的延異與撒播,還是差異性與同一性的辯證統一?伽達默爾對此的回答主要著眼于理解經驗的整體把握,但卻缺少對作為被理解物的文本自身的運作方式的詳細考察”。如果中國闡釋學建設有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狄爾泰、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利科、赫施、阿佩爾、哈貝馬斯、德里達等等,他們的理論是否應該成為中國學者既尊重更批判的對象呢?在這樣的批判性期待中,上述各理論家的理論局限會以怎樣的面目向中國讀者敞開呢?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