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中文版序
鳴謝
導論
上編 經濟變化
前言︰比較經濟史與發展問題
第一章 明清及近代中國的經濟變化︰同歐洲的比較
一、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變化諸問題
二、近代早期歐洲經濟成長的動力
三、斯密型動力在中國
四、對斯密型動力的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五、斯密與馬爾薩斯︰中國與古典經濟學
六、結論
第二章 近代早期歐洲與明清時期中國工業擴展的動力
前言
一、西歐的農村工業與人口變化
二、中國的農村工業與人口變化
三、從原始工業化到工業化
四、原始工業化與工業化之比較
五、歐亞各地對于古典經濟學家所謂的“增長極限”的不同反應
六、技術變化的力量與歷史發展的機遇
第三章 從歐洲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史與經濟發展
一、20世紀的中國經濟
二、企業的組織變化在中國與歐洲的作用
三、中國農業經濟中的斯密型動力與馬爾薩斯型動力
四、民國時代中國經濟成長的空間層面
五、1949年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
六、從歐洲經濟史和發展經濟學中所獲得的更多教訓
七、 經濟史與經濟發展
中篇 國家形成
前言︰歐亞國家的形成
第四章 近代國家形成的方向
引言
一、早期帝國的形成及其遺產
二、以長期的眼光看近代國家形成
三、歐洲的國家形成
四、中國的國家形成
五、從歐洲的角度看中國的國家形成
六、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一種中國國家形成觀
七、結論
第五章 近代國家形成中的意識形態與制度機構
前言
一、近代早期歐洲及明清時期中國內部的國家—經濟關系
二、民族國家與農業帝國形成中的中央集權及地方秩序
三、中國與西歐的地方秩序諸問題
四、18世紀對中央控制之追求及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五、農業帝國之滑入近代以及“公眾領域”和“市民社會”的出現
第六章 1850年以後近代國家的形成
一、近代世界中的沖突
二、19世紀中國的國家形成
三、20世紀中國國家形成的軌跡
四、從歷史的角度看1949年以後的中國國家
五、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六、中國國家的延續
七、 結論︰歷史上的和理論上的國家形成
下編 社會抗爭
前言︰政治與抗爭
一 民眾抗爭︰研究的問題與難點
二 歐洲的民眾抗爭
三 中國的民眾抗爭
第七章 食物騷亂
引言
一 中國的食物騷亂
二 歐洲的食物騷亂
三 中西食物騷亂的比較
四 結論
第八章 抗稅運動
一 抗稅事件
二 政治環境變化中的抗稅意識形態
三 19世紀中期長江中游的抗稅運動
四 19世紀40和50年代江南的抗稅運動
五 19世紀50和60年代山東的抗稅運動
六 從明清時期的角度來看19世紀的抗稅運動
七 誰卷入抗稅運動
八 抗稅運動是如何組織起來的
九 20世紀的抗稅運動
十 抗稅運動同革命、國家形成及政治變化的關系
十一 從比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抗稅運動
第九章 革命
一 對革命的詮釋
二 國家危機與國家形成
三 從法國的角度看中國革命
四 從中國的角度看法國革命
五 法國︰持續不斷的革命詮釋
六 中國︰一場持續不斷的革命
第十章 比較史學與社會理論
引言
一 經濟變化
二 國家的形成與不形成
三 社會抗爭與政治變化
四 前瞻性和回顧性分析與歷史詮釋
五 成為近代︰歷史與歷史之外
征引文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