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

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
定價:168
NT $ 146
 

內容簡介

作為一部富于創意和挑戰的探索性著作,本書在廣泛汲取和甄選中西史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從經濟變化、國家形成和社會抗爭三方面入手,通過比較中國與西歐之長時段歷史的異同,否定了長期盛行的各種西方中心主義研究框架,也展現了中西社會、經濟、政治史的總體脈絡和各自特點。


王國斌,出生于美國的新一代華裔漢學家,曾獲哈佛大學西歐史碩士學位和中國史博士學位,現任加州大學鄂宛分校歷史學教授。
 

目錄

編者的話
中文版序
鳴謝
導論
上編 經濟變化
前言︰比較經濟史與發展問題
第一章 明清及近代中國的經濟變化︰同歐洲的比較
一、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變化諸問題
二、近代早期歐洲經濟成長的動力
三、斯密型動力在中國
四、對斯密型動力的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五、斯密與馬爾薩斯︰中國與古典經濟學
六、結論
第二章 近代早期歐洲與明清時期中國工業擴展的動力
前言
一、西歐的農村工業與人口變化
二、中國的農村工業與人口變化
三、從原始工業化到工業化
四、原始工業化與工業化之比較
五、歐亞各地對于古典經濟學家所謂的“增長極限”的不同反應
六、技術變化的力量與歷史發展的機遇
第三章 從歐洲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史與經濟發展
一、20世紀的中國經濟
二、企業的組織變化在中國與歐洲的作用
三、中國農業經濟中的斯密型動力與馬爾薩斯型動力
四、民國時代中國經濟成長的空間層面
五、1949年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
六、從歐洲經濟史和發展經濟學中所獲得的更多教訓
七、 經濟史與經濟發展
中篇 國家形成
前言︰歐亞國家的形成
第四章 近代國家形成的方向
引言
一、早期帝國的形成及其遺產
二、以長期的眼光看近代國家形成
三、歐洲的國家形成
四、中國的國家形成
五、從歐洲的角度看中國的國家形成
六、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一種中國國家形成觀
七、結論
第五章 近代國家形成中的意識形態與制度機構
前言
一、近代早期歐洲及明清時期中國內部的國家—經濟關系
二、民族國家與農業帝國形成中的中央集權及地方秩序
三、中國與西歐的地方秩序諸問題
四、18世紀對中央控制之追求及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五、農業帝國之滑入近代以及“公眾領域”和“市民社會”的出現
第六章 1850年以後近代國家的形成
一、近代世界中的沖突
二、19世紀中國的國家形成
三、20世紀中國國家形成的軌跡
四、從歷史的角度看1949年以後的中國國家
五、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六、中國國家的延續
七、 結論︰歷史上的和理論上的國家形成
下編 社會抗爭
前言︰政治與抗爭
一 民眾抗爭︰研究的問題與難點
二 歐洲的民眾抗爭
三 中國的民眾抗爭
第七章 食物騷亂
引言
一 中國的食物騷亂
二 歐洲的食物騷亂
三 中西食物騷亂的比較
四 結論
第八章 抗稅運動
一 抗稅事件
二 政治環境變化中的抗稅意識形態
三 19世紀中期長江中游的抗稅運動
四 19世紀40和50年代江南的抗稅運動
五 19世紀50和60年代山東的抗稅運動
六 從明清時期的角度來看19世紀的抗稅運動
七 誰卷入抗稅運動
八 抗稅運動是如何組織起來的
九 20世紀的抗稅運動
十 抗稅運動同革命、國家形成及政治變化的關系
十一 從比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抗稅運動
第九章 革命
一 對革命的詮釋
二 國家危機與國家形成
三 從法國的角度看中國革命
四 從中國的角度看法國革命
五 法國︰持續不斷的革命詮釋
六 中國︰一場持續不斷的革命
第十章 比較史學與社會理論
引言
一 經濟變化
二 國家的形成與不形成
三 社會抗爭與政治變化
四 前瞻性和回顧性分析與歷史詮釋
五 成為近代︰歷史與歷史之外
征引文獻目錄
 

近30年來,中西比較史學的研究有很大的進展,人們突破了長期支配這一研究領域的西歐中心主義,也突破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流行的“對西方沖擊的回應”模式。在中國,柯文的《在中國發現歷史》一書頗受注意,但他提出的“以中國為中心的中國史”的主張,並非認識中國特色的最佳途徑。只有比較兩者之異( differences),又比較兩者之同(simi-larities),才能看出各自的特色。要做好比較研究,需要對西方的(至少是西歐的)和中國的走向近代化的歷史進程,有同等深度的認識和學術根底,又需要在歷史觀和方法論上有深思熟慮的修養。本書作者王國斌教授具備這兩方面的要求,並善于提出有爭議的問題,這就使本書能啟迪思考,引人人勝。

本書是從經濟變化、國家形成、社會抗爭三個方面來做中國和西歐的歷史的比較研究,並希望從比較所得的更大範圍的社會演變軌跡中,來改進人們對社會發展的看法。它是迄今我所見到的惟一的一部從整體上考察、在觀點和方法上都具有新思維的中西比較史學著作。全書旁征博引,縱橫論述,有如行雲流水,目不暇接。這里,我只就若干歷史觀點和方法論等做些討論。

多元論是比較史學的出發點。多元論並非新論,尤其在人類學和文化史方面。A.J.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一度在中國頗受青睞,也許是有某些偏見。但中國文明絕非源于《出埃及記》,則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例如本書所著重討論的資本主義發展和民族國家的形成這兩個近代化的標志,它們是多元的嗎?本書作者在“導論”中的回答是︰“要超越歐洲中心論,首先應當回到歐洲;應當將歐洲民族國家形成與資本主義發展的實際發生情況,作為歷史過程而非抽象的理論模式,認真進行討論”。這是很有見地的。作為抽象的理論模式,它應當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就會出現非西方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只是“回應”西方這樣一種單元論。而作為實際的歷史過程,與原來具有完整的文化和歷史的社會的同類過程做比較研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里,作者顯然不同意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美國盛行的邏輯實證主義,即從一般前提和初始條件推出預言性的結論的研究方法。作者在本書上篇(即“經濟變化”)中批判了當代經濟學的“危機”︰經濟學變成了主題狹隘、遠離塵世的數學講演。而實際上,邏輯實證主義之引入人文和社會科學是從歷史學開始的,並從歷史學上開始證實和證偽的辯論。在歷史學上,這種方法也常使主題狹隘,就事論事,“用時間變量代替歷史思考”,並且,常常會導致目的論、決定論的歷史觀和預言式的結論。關于這種歷史觀以及歷史不是預言,作者已在本書中反復申論,我不再置言。我只想說,就比較史學而言,不需要一位就事論事的裁判官。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