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科學技術論譯叢”之一,全書共分5個章節,主要收錄了關于對稱性人類學課題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雜合體的增殖、波義耳及其客體、實驗室和利維坦都是人類的創造物、現代批判的力量、橫跨于裂縫之上的哲學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本書將探討的觸角延伸到有關現代性、反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的爭論中,獨具匠心地開創出他不同于後現代主義的“非現代”立場,力圖在實踐中將人類與非人類這對範疇聯結起來,打破自然與歷史之間的割裂以及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的分裂,並通過組建準客體,重構其所謂的“現代性憲法”(the Modern Constitution)。本書已被翻譯有多種語言出版,對當代科學哲學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力。
 

目錄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謝辭
1 危機
1.1 雜合體的增殖(The Proliferation of Hybrids)
1.2 將戈耳迪之結重新系上
1.3 批判立場(Critical Stance)的危機
1.4 1989:奇跡之年
1.5 成為一個現代人意味著什麼
2 制度(constitution)
2.1 現代制度
2.2 波義耳及其客體
2.3 霍布斯及其主體
2.4 實驗室中的轉義
2.5 非人類的證據
2.6 實驗室和利維坦都是人類的創造物
2.7 科學表征與政治表征
2.8 現代的制度擔保者
2.9 第四個擔保者:被擱置一邊的上帝
2.10 現代批判的力量
2.11 不可戰勝的現代人
2.12 現代制度澄清了什麼,又遮蔽了什麼
2.13 控責的終結
2.14 我們從未現代過
3 革命
3.1 現代人,亦是其成功的犧牲品
3.2 何為擬客體
3.3 橫跨于裂縫之上的哲學
3.4 終結的終結
3.5 符號學轉向
3.6 誰忘記了存在
3.7 過去的開始
3.8 革命性的奇跡
3.9 正在逝去之過去的終結
3.10 分類與多重時間
3.11 反哥白尼革命
3.12 從傳義者到轉義者
3.13 指控,因果性
3.14 不同種類的本體論
3.15 將四種現代資源聯系起來
4 相對主義
4.1 如何終結不對稱性
4.2 廣義對稱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Symmetry Generalized)
4.3 兩種偉大分界的輸入機制和輸出機制
4.4 從熱帶返鄉的人類學
4.5 文化並不存在
4.6 尺度上的差別
4.7 阿基米德的政變(coup d’etat)
4.8 絕對的相對主義和相對的相對主義
4.9 世界祛魅過程中的一個小錯誤
4.10 甚至是長網絡亦全方面地保持了地方性
4.11 利維坦是一團網絡
4.12 喜好邊緣的怪癖
4.13 請不要再錯上加錯啦
4.14 不斷增加的超驗性
5 重新分配
5.1 不可能的現代化
5.2 最後的審查
5.3 重新分配人類主義
5.4 非現代制度
5.5 物的議會
索引
參考書目
譯後記
 

從科學的世界步入研究的世界

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里,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要尋求一種能夠充分反映此種變化的表達,我發現最合適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已經從科學(Science)轉向了研究(Research)。科學意味著確定性;而研究則充滿著不確定性。科學是冷冰冰的、直線型的、中立的;研究則是熱烈的、復雜的、充滿冒險的。科學意欲終結人們反復無常的爭論;研究則只能為爭論平添更多的爭論。科學總是試圖盡可能地擺脫意識形態、激情和情感的桎梏,從而產生出客觀性;研究則以此為平台,以便使得其考察對象通行于世。

不幸的是,目前所有的僅僅是科學哲學,而缺乏研究哲學(Philosophy of Research)。公眾的意念中存在著諸多陳詞濫調的表述,他們將之視為理解科學及其神話的捷徑;然而,人們卻並沒有努力使研究成為常識的一部分。如果人們在150年前所創立的那個學會是為了促進科學發展的話,那麼也十分有必要來考察一下一個研究促進會(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Research)將是何等模樣,它又會導致社會在本質上發生何等變化。

我們絕不可以將科學和社會先行分割而後定義之,它們依賴于同樣的基礎:它們就像是由同樣的“制度”所界定的兩個力量分支一樣。如果你對此種“力量分割”做出改變,那麼,你必須立刻改變你對科學之所是以及社會之所能為的觀點。

或許,這是自科學產生以來所出現的最大變化。在與文化的其他部分發生關系的方式上,科學和研究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在第一種模型中,社會就像是桃子那柔軟的果肉,而科學則是塊堅硬的石頭。科學為社會所包圍,社會在本質上也異于科學方法之內在的運行方式。社會可以拒絕或者接受科學之成果,亦可以對其實踐結果表現敵意抑或是友善之情;但是,一方面是科學結構的硬核,另一方面卻是語境(對于一種自治的科學而言,它所能做的也只是減緩或者加速其發展速度),此兩者之間並無直接聯系。一句老套之話道破所有天機︰在此處的宮殿之中,伽利略在安置自由落體的命運;而在彼處的宮殿里,王子、紅衣主教和哲學家們則在討論人類靈魂的宿命。

科學擴散其結果、其道德規範、其方法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教育使自己在普通大眾中間得以普及。在當時,由于年輕的美國對科學並不友好,因此,人們在第一時間創立了這一偉大的學會。時至今日,要在研究和我們猶猶豫豫所稱謂的“社會”之間確立聯系,將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要說明這一點,一個例子即已足夠。1997年12月初,由法國肌肉萎縮治療協會(AFM,hee French Assoc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uscular Distrophy)所召集的一個病人群體,通過電視活動(一個冗長的慈善節目)為其慈善事業募集到了8000萬美元的慈善基金。這一疾病能夠導致肌肉障礙,而且可能由某種基因所引起,因此到目前為止15年以來,AFM在分子生物學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然而,令所有法國科學團體大跌眼鏡的是,這項慈善基金卻被臨時用到了更為基礎的人類基因組的研究上,甚至比法國政府的投入還多!他們探索出了某些原創性的方法來描繪染色體的圖譜,而且他們進展迅速、深入,他們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染色體的第一組圖譜——這令美國人大吃一驚,驚詫于他們的自詡!接著,在完成了這些工作之後,他們解散了自己所建立的用以描繪染色體圖譜的實驗室,傾其全力投入到了對基因治療的探索之中,盡管這是一條漫漫無期的冒險之路。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