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經典博物學》是一套來自英國倫敦的經典博物學圖書,區別於一般的動物百科,重點講述關於動物我們不知道的歷史、文化和改變世界的力量,探索人類的動物鄰居,感受地球上不同的脈動。《大英經典博物學》既是一部部自然史,也是一個個生命故事。選取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虎、鷹、蜜蜂、野牛和鯨五種生靈,從其自然發展史,及其與人類相互影響的社會文化史入手,涉及動物學、考古學、文學、藝術、宗教神話、民俗傳說、影視、生活時尚、生態環境等各個領域,內容豐富,呈現了動物文化的波瀾壯闊和絢麗多姿。超過700幅的插圖更是珍貴的歷史剪影,還原了自然界的生機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還擁有硬核的創作團隊,千萬暢銷書“裸猿三部曲”作者、牛津博士、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主持編纂,生物學家、動物學家、文化研究者以及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高校學者加盟撰寫。此書一經出版,即受到《衛報》《大西洋報》等外媒力薦。
中文版圖書,聘請文津圖書獎獲獎科普作家、中國科學院顧問冉浩領銜翻譯,力求真實還原原著風貌。而古生物學家邢立達和博物君張辰亮也對此書高度讚揚,稱其與眾不同,彙聚了“有趣的知識”,值得閱讀。
《大地與蒼穹之鳥:鷹》
它是神聖的符號,也是正義與殘酷的使者,它還曾被稱為“百鳥之王”。
鷹,是它的名字。
幾千年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鷹都以優雅、矯健和殘忍著稱,這使它們成為充滿傳奇色彩的神秘之鳥。今天,加拿大新布倫瑞克省蒙特愛立森大學英國文學講座教授簡甯·羅格斯站在文學與科學的交叉路口,精心撰寫《大地與蒼穹之鳥:鷹》,從全新的角度,讓我們更好地感受人類與鷹的千年糾葛。
《黑夜森林中的火光:老虎》
老虎是公認的王者,它們富有光澤的毛皮下隱藏著優美的肌肉曲線,充滿力量。它們的出沒,神秘猶如鬼魅幻影。
在野生動物研究專家蘇茜•格林的筆下,這種形單影隻的大貓,不只是小孩子編故事的素材,更具有複雜的社會性。《黑夜森林中的火光:老虎》是對老虎的讚歌,也是對滿手鮮血的偷獵者的人性質問。
《遠古傳說和異域想像:野牛》
堅忍、威嚴、令人敬畏、充滿力量……
它們是野牛,也是美國西部的代名詞。
在《遠古傳說和異域想像:野牛》中,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從200萬年前的首塊野牛化石開始,向我們講述了野牛這個物種奇幻又迷人的歷史。
野牛曾經遍佈北美洲大平原,規模龐大,聚群而居。然而,數千萬頭野牛曾被獵殺得幾近滅絕。如今,野牛已遠離了滅絕的危險,它們的數量開始上升。但數百萬頭野牛奔騰咆哮的盛況已不可能再現,因為它們曾經的領地上現在遍佈農場、城鎮和公路……
《一隻蜜蜂,不算蜜蜂》
莎士比亞曾說,蜜蜂“憑著自己天性中的規律把秩序的法則教給了萬民之邦”。自古以來,蜜蜂就因其卓越的生產率、獨特的建築才能和非凡的社會結構而成為人們崇拜的物件。
《一隻蜜蜂,不算蜜蜂》便為我們打開了蜜蜂的自然和文化世界,去認識它們的謙遜、神秘、家園、去個性化和淡泊名利。在書中,劍橋大學西德尼·蘇塞克斯學院研究員克雷爾·普勒斯頓花費大量時間,收集了來自科學、文學和養蜂業方面的大量事實、寓言和冷知識,這一次,讓我們真正瞭解蜜蜂。
《“王室之魚”的美麗與哀愁:鯨》
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對鯨的看法以及我們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千變萬化。從約拿的故事到航海家聖·布倫丹再到《白鯨記》以及現代關於捕鯨的爭論,《“王室之魚”的美麗與哀愁:鯨》探討了鯨在人類歷史、神話、藝術、文學、商業和科學中的作用。而書中精美的插圖,無論是石器時代的雕刻,還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捕鯨版畫,或是全彩的水下照片,都是海洋生物學家喬·羅門帶給我們的美好體驗。
關於動物,我們還有:
動物不簡單 系列
《一隻貓頭鷹,是一隻貓頭鷹》
《乞力馬札羅的豹子》
《是猴子,不是你的窮親戚》
《莫比烏斯環中的螞蟻》
《如果沒有大象》
動物城邦 系列
《大象的政治》
《猿猴的把戲》
《蜜蜂的民主》
《螞蟻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