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思弦韻

琴思弦韻
定價:252
NT $ 219
 

內容簡介

民間音樂猶如一個巨大的藝術園林,二胡則是這個園林中最具活力、最具特色、最具再生能力、最具交際功能的一枝奇葩。本稿既是一部由全國高等院校教師暢談二胡創作、教學、研究的書籍。本書收錄多篇佳作,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研究,這些理論不僅根植于現實的沃土之中,同時在滲透、踫撞、補充和融合中進一步拓展,從而激發出藝術創作的蓬勃熱情。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二胡的無窮魅力,也可以看到上海音樂學院超凡的品質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風範。
 

目錄

琴論篇
胡志平 劉天華二胡曲樂音形態分析與探討
趙寒陽 談經論道話二胡
汝銥 現代二胡藝術觀的發展與更新
——解讀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創作與演奏
雙建棟 影響中國現代二胡發展的無錫籍音樂家
劉光宇 二胡的發揚
——在音樂劇《城市叢林》中的新探索
歐光勛 試論二胡藝術的傳播與行銷效應
周維 二胡現代時與將來時
文傳盈 論演奏家與玩家的差異及其“玩”的藝術價值
琴史篇
閔惠芬 關于建立音樂院校二胡專業民族民間音樂資料庫的倡議
王安潮 中國二胡音樂交響化發展的史學研究
汪海元 灰色—紅色—彩色︰20世紀二胡音樂主題思想之嬗變
張艷 在民眾中生存 在動蕩中發展
——論“文革”時期的二胡藝術
琴藝篇
劉長福 “復合記憶”與二胡演奏
劉長福 左指靈活性的訓練
王永德 二胡的互動式教學
宋國生 二胡基本功教學用語中的幾個關鍵詞
居文郁 試論二胡運弓的基本原理
楊光熊 二胡教學發展中的再思考
霍永剛 二胡左手方式的運用和思維
梁雲江 二胡教學法提要
邢立元 對二胡演奏學院化教學的思考
楚俊 表象訓練原理及其在二胡教學中的運用
琴思篇
宋飛 合一
——寫在《如夢來》套曲錄制後有感
張尊連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淺談二胡表演中的音樂感覺
林聰 二胡演奏中的意境創造
金偉 二胡演奏藝術的最高境界
——听閔惠芬的《新婚別》
陳春園 閔惠芬《江河水》的悲劇美
 

題記:凡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王國維《宋元戲曲考》

二胡演奏是在20世紀成長起來的一門藝術,也屬于20世紀.自然也就屬于現代!——作者

由于20世紀在中國社會、經濟、文化諸領域演進過程中的特殊地位,我們常常將它視為從傳統“轉接”到現代的“分水嶺”。從這個時間坐標出發,考察這一百年間學術、文藝所取得的業績,則更可以尋覓到這一歷史性“轉接”中的許多“現代”印記。在音樂領域,印記最鮮明者,當屬民族樂器及其演奏藝術,而在民族器樂中,二胡藝術堪稱代表。無論是創作、表演、教育傳承、樂器改革、學術研究、社會維護,其現代精神幾乎隨處可見。由此也與自身的傳統狀貌,形成十分明顯的對比。

二胡藝術的現代精神從何而來?其“現代性”呈現出哪些特征?對于仍然處于當代語境之中並正在蓬勃發展的民族器樂藝術而言,它具有哪些啟示意義?這都是二胡界乃至民族音樂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以下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思考。



所謂“現代精神”,是一個涵蓋廣大且又復雜的概念,是在建構現代政治、經濟、社會的過程中形成並凸顯的一種新的人文精神。在中國,人們一般以1919年的“五四”運動作為新與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分界。有時,為了張揚新思想和現代精神,常常對舊思想和傳統精神采取“革命”姿態或“批判”手段,但在實質上,現代精神的構建不可能以丟棄、否定傳統精神為前提,而必須在吸收其精粹並賦予新的詮釋的基礎上來彰顯自己。這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各種人文新學、各類文藝新作所蘊含的現代精神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胡藝術的“現代”之旅,恰好也始于這個年代。

最初踏上這個“現代”之旅的行者,就是杰出的現代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在那個雖備嘗艱辛但又富有進取的年代,在被時人認為“最沒長進的學問”的音樂領域,劉天華如取火者那樣,把現代人文精神引入二胡創作、二胡演奏和教學沖。首先如創作,他用了十余年(1915~1932)寫出名垂青史的“十大名曲”和一套“練習曲”;次之如演奏,通過兩個弦種(do-sol;sol-re)、多個把位、多種左右手技巧,把“伴奏的二胡”變為現代音樂會上的“獨奏二胡”;再次如教育傳承,在蕭友梅的支持下,他以極大的魄力把所謂“叫花子”演奏的二胡列為北大音樂傳習所的一門專業,並先後培養出蔣風之、儲師竹、劉北茂、陳振鐸等整整一代優秀的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與傳統二胡藝術相比,無論哪一點,都閃現著一個“新”,創造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樂風。當時,以劉天華為代表的國樂界,將此種做法稱為“改進”。他們的基本追求是︰“一國的文化”“必須一方面采取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的調和中,打出一條新路來,然後才能說到進步兩個字。”這里所謂“新路”、“進步”,實質上就是“五四”時代的新文化精神。尤其是他的二胡創作,就其整體的價值而言,讓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二三十年代民間文學、民俗學、人類學、考古學領域的一系列學術成果。民間文學如北大劉半農、周作人、沈兼士等人發起的“歌謠”采集運動,十余年間收集民謠萬余首(1918~1936)及其代表性著述《孟姜女故事的轉變》、《孟姜女故事研究》(顧頡剛,1924,1926);民俗學如顧頡剛的《妙峰山記》(1925);人類學如林純聲的
也許有人會問,劉天華在其二胡作品中融入現代精神比較好理解,阿炳呢?他的作品中的現代精神表現在哪里呢?

是的,依據阿炳的人生經歷和他的社會文化背景,我們始終把他看成是與劉天華很不相同但歷史貢獻、歷史地位皆可比肩而立的杰出民間音樂家。但具有民間音樂風骨並不等于缺乏現代精神。特別是不朽的、可以彪炳史冊的《二泉映月>,其揭示苦難人生的深刻性,其作為獨奏音樂的完美性,其演奏技藝的精絕,其音樂境界的高潔,同樣把二胡的表現力推到一個時代的巔峰。自1950年代被發現至今,他的音樂超越了地區、國家、時代,廣泛地受到不同年齡、不同社會階層、不同人群的喜愛。要是沒有現代精神作為底蘊,怎麼會有如此長久的審美認同呢?所以,我們說,阿炳的二胡藝術,同樣以它特有的表現手段揭示了二胡的現代精神。雖然晚劉天華十八年面世,但我們仍然承認他是現代二胡藝術的奠基者,與劉天華一起,成為二胡開創階段的並峙雙峰,永遠為人們敬仰。

總之,劉天華、阿炳作為現代二胡第一個歷史階段的杰出代表,各自從不同的背景出發,以全新的觀念、技法、語匯創作出第一批二胡藝術經典,起點之高,不僅超越了以往一千年的歷史,也為此後的繁盛打出一片新天地。這應是20世紀二胡藝術之大幸!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