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比較近年來漸成“顯學”。人類天性好比,中國和印l度看起來又恰好是絕佳的比較對象︰兩國都是發展中大國、又是鄰國,建國時間差不多,先後推進經濟改革,歷史上友好交往淵源深遠,現實中相互合作正在成形。當今國際,談到經濟發展、政治格局、軍事動向、社會潮流,恐怕都離不開中、印佔中國正在崛起,GDP超過日本;印度也在崛起,方心未艾。國際上關于中、印比較話題的研討會與文章接連不斷,每年新書層出不窮,可謂炙手可熱。在國家建設過程中遇到經濟改革、社會發展、民生議題時,兩國不免總要看看對方是怎麼做的,以資借鑒。近年來,中國到印度的各類考察團越來越多。即使在個體層面上,中國人到印度與印度人到中國所寫的觀感性文字在各種媒體上的也不計其數。
如果說有一門“中印比較學”的話,迫切需要的是認真而有意義的對比。錢鐘書先生說,狗比貓大不是嚴肅的比較研究。國家之間的比較,存在比什麼、怎麼比、為什麼比等許多深刻而復雜的問題,尤其應避免一些誤區。例如︰有些到過印度的中國人通過表象觀察認為,印度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依靠間接來源了解印度的人又有不少認為,印度是個軟件業和高科技大國。兩個看法都有一定片面性。從印度方面來看,認為“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不在少數9更有甚者認為中國凡事都有“國家意志”,是“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總試圖將別人踩在腳底下。這種中、印兩國人在觀察比較時的“錯位”,有相互了解不夠以及歷史文化差異等“先天”原因,也有教育和媒體宣傳等“後天”因素。
國家之間的比較到底比什麼?經濟發展指標、發展的模式與動力、經濟改革的經驗與教訓,這些應當成為比較的內容,而且應深入研究,以便從中吸取營養︰政治體制、價值選擇、倫理文化等就不好比較,也容易比出問題。舉例來說吧。2009年印度一份英文報紙發表了一整版文章,主題是“印度好還是中國好”。好比問“桔子好還是隻果好”一樣,這里比較的是人的偏好、國家情感和價值取向。這些怎麼好拿來比呢?結論自然也是“預設”的︰法官說印度人民“享有最充分的人權”,軍人說“我願意一千次轉世再生為印度人”,廚子說“印度的食品絕對比中國的食品好吃”,作家說“印度人民遠比中國人民幸福”。這種比較除了讓自己“感覺良好”以外,真正的意義不大。
中國人也“喜歡比”。到印度的中國人不論時間長短,總有些抑制不住發表評論的沖動。從網絡論壇上的內容看。印度的城市髒亂差、貧富差距懸殊、嚴格的等級制度甚至包括印度飯難吃等,都是評論的焦點。對印度發表看法,反映實際情況可以,但下論斷千萬要小心。盲人摸象這個成語誕生于印度不是沒有原因的,說的就是人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印度是一個典型的對立統一體。印度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國家之一,l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同時又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政治上實行議會選舉制,議會多數黨組閣,但現實中政治又明顯受家族、種姓、宗教因素左右。經濟總量上已超過萬億美元,躋身世界前十強,但以人均計剛剛過1000美元,全球排名在130位之後。印度在福布斯富人榜上的數量在亞洲獨佔鰲頭,印度的赤貧人口數字也是全球第一。印度的計算機軟件業、制藥業、服務外包業等自1991年經濟改革以來發展迅速,成為“印度的名片”,同時停水停電、假藥泛濫、交通阻塞也是城市日常生活的現實,像頑固的“牛皮癬”。美國作家馬克‧吐溫19世紀末曾游歷印度,以大文豪的才華在結束時長嘆道︰關于印度的任何一個判斷如果是正確的,那相反的判斷也一定是正確的。可見印度之復與難懂,這句話在今天仍然很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