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新電影史
本書收錄了關于第六代導演章明、姜文、張元、王超、路學長、賈樟柯、婁燁等人的訪談和照片,在本書作者看來,他們是第五代電影的終結者,21世紀中國電影的中堅人物和主要力量。
此外,還收錄了李繼賢、胡雪楊、劉冰鑒、孟京輝、王全安、王光利、余力為、張楊、管虎、朱文、唐大年、李欣、施潤玖等出生于60年代的新導演的簡歷和代表作品故事介紹。
程青松,電影編劇,影評人、編輯。主要編劇作品︰《電影往事》、《叢林無邊》、《沉默的遠山》、《我們復婚吧》等;著作︰《我的攝影機不撒謊》、《國外後現代電影》、《看得見的影像》等。
黃鷗,曾任《中國銀幕》雜志記者、編輯,《時尚》雜志記者、編輯,法國紀錄片《中央帝國的旅行者》中方制版人,DV作品《家在北京》策劃人。現從事圖書策劃及出版工作。
目錄
序 (英)泥尼‧雷恩(Tony Rayns)……
無意成為歷史——《我的攝影機不撒謊》新版序 程青松
前言 在電影之外,在生命最初……
1 章明︰電影陪我度過漫漫長夜……
章明簡歷……
章明作品 《巫山雲雨》/《秘語拾柒小時》/《結果》/《新娘》……
對話 電影一定是一個一個的夢,離開了幻想,電影還能出現什麼呢?如果不做夢,生命還有何期待?……
導演手記 我們需要電影的風格化,更要影像的極度自然性。……
影評……
2 姜文︰我的“前世今生”……
姜文簡歷……
美文作品 《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
對話 一個導演拍東西越主觀越好。什麼是客觀存在?一切都是主觀的,客觀存在于主觀里面。……
導演手記 一個個難以記憶的方塊字竟然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畫面,我怎能不感嘆電影的魔力。……
影評……
3 張元︰自由地書寫……
張元簡歷……
張元作品 《媽媽》/《北京雜種》/《兒子》/《東宮西宮》/《過年回家》/《綠茶》/《我愛你》/《看上去很美》/《達達》……
對話 我們為什麼對電影工作者感興趣?為什麼做藝術?現在的年輕人他為什麼想做藝術家?因為追求的是自由的感覺,那種靈魂上的釋放。……
導演手記 對藝術中的偏執與極端,我以為人們是可以寬容的。……
影評
4 王超︰真正地面對真正……
王超簡歷……
王超作品 《安陽嬰兒》/《日日夜夜》/《江城夏日》/《重來》……
對話 我想用最簡單的方式,面對中國真正的日常生活,以及在這個日常中間流露出的悲劇感。……
導演手記 首先必須冷酷自省,然後虔敬,才能去悲憫,去摯愛並信仰電影。……
影評……
5 路學長︰電影是這樣煉成的……
路學長簡歷……
路學長作品 《長大成人》/《非常夏日》/《卡拉是條狗》/《租期》……
對話 導演需要的是全面的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對事件、對人、對生活。……
導演手記 最不樂觀的估計是,成熟可能並沒給予你什麼更有意義的東西,又何況長大未必成人。……
影評……
6 婁燁︰在影像的河流上……
婁燁簡歷……
婁燁作品 《周末情人》/《危情少女》/《蘇州河》/《紫蝴蝶》/《頤和園》……
對話 生活肯定是一團糟,可能只有電影能告訴你,生活同樣是美好的。……
導演手記 我只選擇能準確表達我自己精神狀態的任何東西。……
影評……
7 王小帥︰我的電影之旅……
王小帥簡歷……
王小帥作品 《冬春的日子》/《極度寒冷》/《扁擔‧姑娘》/《夢幻田園》/《十七歲的單車》/《二弟》/《青紅》/《左右》/《日照重慶》……
對話 漫山遍野,就看一部電影,風一吹,銀幕晃蕩著,下雨打著傘還看。……
導演手記 這只是一個有意思的事,講人的尷尬和無助。……
影評……
8 賈樟柯︰在“站台”等待……
賈樟柯簡歷……
賈樟柯作品 《小武》/《站台》/《任逍遙》/《世界》/《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
對話 我能感覺命運,不同的人不同的命運在這個秩序里面發生,這些經驗對我都是很珍貴的。……
導演手記 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的喜悅或沉重。……
影評……
新電影浪潮人物來了——《我的攝影機不撒謊》誕生日志
後記 黃鷗……
無意成為歷史——《我的攝影機不撒謊》新版序 程青松
前言 在電影之外,在生命最初……
1 章明︰電影陪我度過漫漫長夜……
章明簡歷……
章明作品 《巫山雲雨》/《秘語拾柒小時》/《結果》/《新娘》……
對話 電影一定是一個一個的夢,離開了幻想,電影還能出現什麼呢?如果不做夢,生命還有何期待?……
導演手記 我們需要電影的風格化,更要影像的極度自然性。……
影評……
2 姜文︰我的“前世今生”……
姜文簡歷……
美文作品 《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
對話 一個導演拍東西越主觀越好。什麼是客觀存在?一切都是主觀的,客觀存在于主觀里面。……
導演手記 一個個難以記憶的方塊字竟然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畫面,我怎能不感嘆電影的魔力。……
影評……
3 張元︰自由地書寫……
張元簡歷……
張元作品 《媽媽》/《北京雜種》/《兒子》/《東宮西宮》/《過年回家》/《綠茶》/《我愛你》/《看上去很美》/《達達》……
對話 我們為什麼對電影工作者感興趣?為什麼做藝術?現在的年輕人他為什麼想做藝術家?因為追求的是自由的感覺,那種靈魂上的釋放。……
導演手記 對藝術中的偏執與極端,我以為人們是可以寬容的。……
影評
4 王超︰真正地面對真正……
王超簡歷……
王超作品 《安陽嬰兒》/《日日夜夜》/《江城夏日》/《重來》……
對話 我想用最簡單的方式,面對中國真正的日常生活,以及在這個日常中間流露出的悲劇感。……
導演手記 首先必須冷酷自省,然後虔敬,才能去悲憫,去摯愛並信仰電影。……
影評……
5 路學長︰電影是這樣煉成的……
路學長簡歷……
路學長作品 《長大成人》/《非常夏日》/《卡拉是條狗》/《租期》……
對話 導演需要的是全面的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對事件、對人、對生活。……
導演手記 最不樂觀的估計是,成熟可能並沒給予你什麼更有意義的東西,又何況長大未必成人。……
影評……
6 婁燁︰在影像的河流上……
婁燁簡歷……
婁燁作品 《周末情人》/《危情少女》/《蘇州河》/《紫蝴蝶》/《頤和園》……
對話 生活肯定是一團糟,可能只有電影能告訴你,生活同樣是美好的。……
導演手記 我只選擇能準確表達我自己精神狀態的任何東西。……
影評……
7 王小帥︰我的電影之旅……
王小帥簡歷……
王小帥作品 《冬春的日子》/《極度寒冷》/《扁擔‧姑娘》/《夢幻田園》/《十七歲的單車》/《二弟》/《青紅》/《左右》/《日照重慶》……
對話 漫山遍野,就看一部電影,風一吹,銀幕晃蕩著,下雨打著傘還看。……
導演手記 這只是一個有意思的事,講人的尷尬和無助。……
影評……
8 賈樟柯︰在“站台”等待……
賈樟柯簡歷……
賈樟柯作品 《小武》/《站台》/《任逍遙》/《世界》/《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
對話 我能感覺命運,不同的人不同的命運在這個秩序里面發生,這些經驗對我都是很珍貴的。……
導演手記 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的喜悅或沉重。……
影評……
新電影浪潮人物來了——《我的攝影機不撒謊》誕生日志
後記 黃鷗……
序
2002年,當章明、張元、姜文、路學長、王超、賈樟柯、王小帥、婁燁等導演還處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的時候,《我的攝影機不撒謊》的出版給很多想了解他們這一批年輕導演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參考。其實,電影應該是到電影院去觀看的,如果電影只能停留在紙上,那意味著我們還無法自由地表達。現在重新出版這本書,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這本書不是一本關于電影歷史的書,而是一本關于電影心靈的書。不管這些心靈經歷了怎樣的陣痛或者扭曲,他們都表達了他們對電影的等待或者對電影的失望。我甚至不喜歡把他們稱為“一氣人”,而是每個不同的個人,因為他們是“無法命名的一代”
(郝建語)。
八年過去了,《我的攝影機不撒謊》里所講述的導演們的創作和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2006年,王超的《江城夏日》在戛納電影節獲得了“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影片獎;賈樟櫥的《三峽好人》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獅大獎;劉杰的《馬背上的法庭》獲得地平線單元大獎;2007年,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在柏林電影節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熊獎。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單,中國的電影也在緩慢地更換著血液。在現實可以拿來被任意涂抹和改寫的今天,能否做到堅持最初的夢想,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即使在這本書收錄的導演里,怎樣用影像來傳達個人的經驗和感知,有的還在堅持,有的也在放棄。我們無權對個人的選擇作出道德上的評判。當然,現在他們的電影不再是以盜版的形式出現,可是這些影片在電影院線依然缺乏足夠的檔期來支持。本書中出現的導演的命運也有著戲劇性的變化。有的導演已經失去導演電影的資格,有的導演已經轉行拍攝電視劇,還有的導演呈現出與早期的創作決裂的姿態。所以當我們這本書再版的時候,依然沿用《我的攝影機不撒謊》的書名,真是足夠辛辣的一個諷刺。是我們改變了這個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將是另外一個話題。
未來的中國電影是一個什麼樣子,不是本書要描繪的藍圖,我們只是提供一個樣本,讓大家知道曾經有這樣的一些中國電影,他們在傳說當中……
程青松 2010年5月30日
八年過去了,《我的攝影機不撒謊》里所講述的導演們的創作和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2006年,王超的《江城夏日》在戛納電影節獲得了“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影片獎;賈樟櫥的《三峽好人》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獅大獎;劉杰的《馬背上的法庭》獲得地平線單元大獎;2007年,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在柏林電影節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熊獎。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單,中國的電影也在緩慢地更換著血液。在現實可以拿來被任意涂抹和改寫的今天,能否做到堅持最初的夢想,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即使在這本書收錄的導演里,怎樣用影像來傳達個人的經驗和感知,有的還在堅持,有的也在放棄。我們無權對個人的選擇作出道德上的評判。當然,現在他們的電影不再是以盜版的形式出現,可是這些影片在電影院線依然缺乏足夠的檔期來支持。本書中出現的導演的命運也有著戲劇性的變化。有的導演已經失去導演電影的資格,有的導演已經轉行拍攝電視劇,還有的導演呈現出與早期的創作決裂的姿態。所以當我們這本書再版的時候,依然沿用《我的攝影機不撒謊》的書名,真是足夠辛辣的一個諷刺。是我們改變了這個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將是另外一個話題。
未來的中國電影是一個什麼樣子,不是本書要描繪的藍圖,我們只是提供一個樣本,讓大家知道曾經有這樣的一些中國電影,他們在傳說當中……
程青松 2010年5月30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