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傅今注(繁體版)

周易大傅今注(繁體版)
定價:300
NT $ 261
  • 作者:高亨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2228655
  • ISBN13:9787302228653
  • 裝訂:504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周易古經今注》(包括《周易古經通說》)只解《易經》,此《周易大傳今注》則解《易傳》,兩書相輔而行。經注用文言寫成,故傳注亦用文言寫之,但力求淺近明白。

《今注》六卷。原書《干》卦首列全卦卦爻辭,次列《彖傳》一條,次列《象傳》八條,而其它六十三卦則《彖傳》一條列卦辭之後,卦《象傳》一條列《彖傳》之後,爻《象傳》諸條分列各爻爻辭之後,其體例不一。蓋漢代編者用《干》卦之排列方式,示經傳單行之面目。我認為無此必要,且讀之不便,故本書將《干》卦《彖傳》、《象傳》改成與其它六十三卦相同之排列方式。
 

目錄

自序
敘例
周易大傳今注卷首
《周易大傳》通說
第一篇 《周易大傳》概述
第二篇 《易傳》象數說釋例
周易大傳今注卷一
干第一
坤第二
屯第三
蒙第四
需第五
訟第六
師第七
比第八
小畜第九
履第十
泰第十一
否第十二
周易大傳今注卷二
同人第十三
大有第十四
謙第十五
豫第十六
隨第十七
蠱第十八
臨第十九
觀第二十
噬嗑第二十一
賁第二十二
剝第二十三
復第二十四
無妄第二十五
大畜第二十六
頤第二十七
大過第二十八
坎第二十九
離第三十
周易大傳今注卷三
咸第三十一
恆第三十二
第三十三
大壯第三十四
晉第三十五
明夷第三十六
家人第三十七
睽第三十八
蹇第三十九
解第四十
損第四十一
益第四十二
央第四十三
媚第四十四
萃第四十五
升第四十六
周易大傳今注卷四
困第四十七
井第四十八
革第四十九
鼎第五十
震第五十一
艮第五十二
漸第五十三
歸妹第五十四
豐第五十五
旅第五十六
巽第五十七
兌第五十八
渙第五十九
節第六十
中孚第六十一
小過第六十二
既濟第六十三
未濟第六十四
周易大傳今注卷五
系辭上
系辭下
周易大傳今注卷六
說卦
序卦
雜卦
附錄一
先秦諸子之《周易》說
附錄二
本書引用《周易》注釋書目
 

《周易》本經簡稱《易經》,凡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干》、《坤》兩卦各多「用」辭一條),卦有卦名與卦辭(卦名多不代表全卦之意羲),爻有爻題輿爻辭,是西周初年作品。原為筮(算卦)書,要在川卦爻辭指告人事的吉凶。但客觀上反映出上古社會的多種情況,抒寫出作者片段的思想認識,含有極筒單的哲學因素;且常用形象化的語句,帶有朴素的文學色彩。因而逭部害是有一定價值的上古史料。

《周易大傳》簡稱《易傳》,乃《易經》最古的注解。凡七種:(一)《彖》,解釋六十四卦的卦名、卦義及卦辭;(二)《象》,解釋六十四卦的卦名、卦義及爻辭;(三)《文言》,解釋《干》、《坤》兩卦的卦辭及爻辭;(四)《系辭》,是《易經》之通論;(五)《說卦》,記述八卦所象的事物;(六)《序卦》,解說六十四卦的順序;(七)《雜卦》,雜論六十四卦的卦義。均作於戰國時代,不是出於一人之手。作者對《易經》一書多加以引申枝蔓甚至歪曲附會的說釋,以闡述他們的世界觀,可以說《易傳》是借舊瓶裝新酒。《易傅》雖是筮書的注解,然而超出筮書的范疇,進入哲學書的領域。作者雖然不是一人,而其世界觀並無矛盾。各種互相補充,構成獨具特色的思想體系。其主要特色是含有古撰的辯證法凶素,較為突出,先秦諸子均不能與之相比。因而《易傳》是先秦時代相當重要的思想史料,特別是此時代首屈一指之辯證思想史料。但作者乃是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的立場,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權利,其借《易經》舊瓶所裝新酒大都是用封建主義的曲藥而釀造的,毒素亦不少。

《易傳》解經與《易經》原意往往相去很遠,所以研究這兩部書,應當以經觀經,以傳觀傅。解經則從筮書的角度,考定經文的原意,不拘牽於傳的說釋,不迷惑於傳為經所塗的粉墨臉譜,這樣才能窺見經的真相。解傳則從哲學書的角度,尋求傳文的本旨,探索傅對經的理解,並看它哪一點與經意相合,哪一點與經意不合,哪一點是經意所有,哪┅點是經意所無,這樣才能明確傳的義蘊。而自漢以後,兩千余年,注釋《周易》的人約有千家,都是熔經傳於一爐,依傳說經,牽經就傳,傳解經而正確,注家也就正確了,傳解經而錯誤,注家也就錯誤了,不能盎得經的原意,而且失去傳的本旨。

《易經》六十四卦,各有卦象,每卦六爻,各有爻象(爻的陰陽)與爻數(爻的位次)。這叫做「象敷」。《易經》既是筮書,筮人自然要根據卦爻的象數來判斷人事的吉凶。《易經》的卦爻辭自然有些語句和象數有聯系。然而決不是句句都有聯系。象敷乃筮人用以欺世的巫術。我們研究《易經》,目的在考察上古史實,能讀通卦爻辭,洞曉它的原意就夠了,追求古代巫術沒有什麽用處,我認為注釋《易經》應當排除一切象敷說。

先秦古籍,《論語》、《禮記》、《屍子》(輯本)、《荀子》、《呂氏春秋》、《戰國策》等引用《易經》或論述《易經》,均不涉及象敷(《荀子》只有一條談象敷},至於《左傳》、《國語》記春秋時人用《易經》以占事或引《易經》以論事,則多談卦象,不僅談本卦卦象,而又談變卦卦象,但不談爻象與爻敷,這大概是先秦《易》學的一派,似乎是春秋以前的舊《易》學。《易傳》則多以本卦卦象與爻象爻數解《易經》,而不談變卦卦象,這大概是先秦《易》學的又一派,似乎是戰國時代的新《易》學。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