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風雨路

中美建交風雨路
定價:168
NT $ 146
 

內容簡介

1949年以後,中美之間長期處于敵對狀態,雖通過各種渠道有所接觸,但時斷時續。70年代初起,兩國關系發生轉折。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和《上海公報》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關系的解凍。隨後雙方互設聯絡處。1978年兩國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終于正式建交。在這長達三十年兩國建交的風雨歷程中,充滿坎坷和艱辛,上演了一出出驚人的外交傳奇。
 

目錄

我所知道的柴澤民(代序)
赴任美國
接受新任務/初到美國/
新中國成立前後中美之間的神秘接觸
司徒雷登滯留南京引起毛澤東關注/燕京師生間的特殊對話/毛澤東為黃華與司徒雷登談話再定基調/離境的司徒雷登感到丟臉了/外交史上獨特的馬拉松式會談/要回錢學森也是一個勝利/
中美關系走向改善
想起了老朋友尼克松/“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中美互致改善關系信息/毛澤東讓斯諾上了天安門/乒乓外交的邀請,震撼基辛格/華盛頓精心實施“波羅”絕密行動/周恩來總理與基辛格會談/商定尼克松訪華事宜/《七一五公告》震動了世界/
尼克松訪華與《上海公報》
歷史性的握手/中美領導人談笑風生論天下/一個新的時代就要開始/解決台灣問題是關鍵/“長城也是人類和平的標志”/周總理的外交風範叫人折服/世界外交舞台出現了“中國熱”/
中美關系下一步怎麼走
逐步邁向正常化/福特時期中美關系停滯不前/卡特政府舉棋不定/美國確定了對中國問題的基調/卡特派員對華進行“探索性訪問”/
建交談判的前奏
中美關系是鄧小平外交事務的重點/卡特派布熱津斯基訪華/鄧小平會見布熱津斯基/
中美建交談判正式開始了
正式開始談判/雙方同意加快談判進程/鄧小平一錘定音/中美關系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台灣當局受到沉重打擊/
中美建交談判的正式代表
中方代表、外交部長黃華/美方代表、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
關于中國駐美國聯絡處的工作
籌備聯絡處的先遣組/聯絡處成為中美高層之間聯系的秘密渠道/門庭若市的僑務領事組和商務組/轟動美國的中國武術團訪問演出/不平凡的1978年/
鄧小平的外交旋風
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安全問題考慮最多/美國政府用最高規格的禮遇歡迎鄧小平/卡特為鄧小平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極其重要的會談/與美國各界廣泛接觸接受美國記者采訪/訪美日程排得滿滿的/鄧小平在美國掀起了“中國熱”/
任駐美大使的日子
出任駐美大使/美國副總統蒙代爾訪華/1979年內中美兩國來往越來越多/
中美關系的復雜多變
他見證了那一段中美關系/中國反對《與台灣關系法》的斗爭/台灣非法轉移外交財產案/
中美之間的軍事合作
中美開始探討軍事合作的可能/中國軍事代表團對美國的訪問/美國放寬對華出口限制/
中美經貿關系進展異常曲折
經貿談判極其艱巨/科技、教育、文化關系獲得突破/民間大使陳香梅/友誼之情感人之行/
里根上台之後的美國對華政策
里根就職典禮的風波/《八一七公報》與售台武器問題上的艱苦斗爭/關于“胡娜政治避難事件”/關于“湖廣鐵路債券”問題/中美紡織品貿易之爭/
中美關系相對平穩發展的階段
全面發展經貿互利,戰略安全關系升級/為伍德科克大使過生日/感人的離任活動/
附錄︰在匈牙利、幾內亞、埃及和泰國當大使的歲月
在匈牙利任大使/轉任駐幾內亞大使/出使埃及/難忘的曼谷歲月/
 

我所知道的柴澤民

初冬時節,筆者又一次登門拜訪我國首任駐美大使柴澤民老人。柴老平時已經謝絕會客了,他年紀大了。我和他是老鄉,我說要去看他,還不致于把我拒之門外。

他雖已年屆九旬,但說起話來,聲音洪亮,思維敏捷,步履穩健,一點也不像九十高齡的老人。交談起來,他平易隨和,一點名人的架子也沒有。還好他的記憶力尚可,回首六十多年的往事,時間、地點、主要情節都描述得比較清晰,仿佛歷歷在目。柴老的革命生涯,從戰爭歲月的風口浪尖,到國際舞台的波譎雲詭;從十七歲(193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為地下黨員,到太岳區第五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再到建國後任北京市政府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從四十四歲(1960年)步人外交領域,先後出任我國駐匈牙利、幾內亞、埃及、泰國和美國大使,到1974年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和1982年底從美國卸任回國後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他的經歷可謂豐富多采、波瀾壯闊。

創造新中國同泰國外交史上的輝煌

作為一位大使,在錯綜復雜、變幻莫測的國際風雲中處理好國際事務,增進了解,廣交朋友,溝通感情,促進友好,除了靠強大的祖國作後盾之外,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外交官自身的政策水平、工作經驗、人格魅力和公關能力。

50年代初,黨中央成立了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柴澤民當時任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兼任北京市委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主任,這使他有機會很早就參加中央和北京市的一些外事活動,見識了接待外國首腦的一些場面。

柴澤民身材魁梧,語言樸實且不乏幽默,穩健中透出機智。在任駐外大使期間,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他始終把維護國家利益、發展與駐在國人民的友誼放在重要位置,在同所在國政要交往中折沖樽俎,不辱使命,即使開始“坐冷板凳”,也能扭轉局勢,逐步打開局面。

1975年中泰兩國建交,次年柴澤民出任我國首任駐泰大使。1976年10月泰國發生了一次政變。政變後上台的新政府,鎮壓國內一切進步力量。當時泰國的八家華文報刊,被查封了七家,只保留一家台灣辦的報紙。新政府口口聲聲要發展同台灣當局的關系,給了柴澤民大使一條“冷板凳”。當時有許多謠言︰說中國大使在政變時被嚇跑了!而泰國朝野中向中國友好的人士,都十分關心泰中關系的變化,使館時常接到電話問︰“柴大使還在泰國嗎?”使館人員回話說︰“柴大使一直在使館呀。”對方說︰“那就好,那就好。”柴澤民從這些電話里揣摩出泰國華僑、華裔和泰國同中國友好的人士都擔心兩國關系發展的前景,覺得應當到他們中間去亮相溝通,好讓他們放心。于是,他讓司機把國旗掛在汽車上,冒著危險,把車開進曼谷最繁華的市區,存心“招搖過市”一番。汽車駛入耀華里,他干脆棄車步行,逛商店、問貨價,同僑胞、華裔打招呼問好。此番“現身說法”非常靈,在大街上目睹了中國大使風采、在商店里同中國大使聊過天的人,把中國大使活動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問“大使在不在”的電話也隨之逐漸消失。他還通過好朋友、泰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他威上將邀請中國足球隊、籃球隊訪泰,並請泰國警察總監蒙猜上將邀考中國乒乓球隊和羽毛球隊訪泰。一時曼谷中國人乘汽車來往頻繁,報紙上刊登中泰球隊比賽不斷,兩國關系變得活躍起來。泰方還邀請中國文化藝術團等到泰國表演,一些擔心中泰關系破裂的人顧慮慢慢消失了。柴大使就是以他的那種平易親和的作風,贏得了駐在國人民的信任,從而也打開了大使的工作局面。柴大使認為這還不夠,泰國國王和軍隊在人民中影響很大,必須開展王室和軍隊的工作,于是通過各種關系拜訪了王太後詩納卡琳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江薩,為中泰關系的發展打開了一條道路。

一次,一個中國文化藝術團訪泰,柴大使提出給王太後演出一場,王太後歡迎在她的王宮中表演,並請了王親貴族及華人領袖百余人出席。演出後還舉行了招待會。這次活動轟動了泰國,所有曼谷報紙都作了報道。

在一次招待會上,與柴澤民相熟的《曼谷郵報》的總編輯,主動介紹他與泰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江薩將軍相識。交談之中,江薩流露出對印度支那、東南亞地區形勢的關注,也想了解中國對這一地區形勢的看法。柴澤民不失時機地分析了這一地區乃至世界的形勢,也談到了中泰關系的重要意義。柴澤民對當時國際形勢的分析,以及中泰應持之共同立場,江薩頗感興趣,特別是坦誠告之中國與泰共的關系,使江薩久存心中的疑慮隨之冰消。已很久不登柴大使活動消息的媒體記者,看見江薩同柴大使談得那麼起勁,都圍了過來,你攝影,他記錄,第二天曼谷所有大報都在主要版面登載了他們交談的照片和談話。幾天以後,江薩請柴澤民到家中做客,柴大使如邀前來。這天,不僅江薩的夫人、兒子出來相迎,座上還有江薩請來的泰國外長、內政部長和國防部長。江薩像招待老朋友那樣對柴大使說︰大使先生,請把咱們前幾天談話的內容,再給我們這幾位部長講講,我去廚房做菜招待各位。柴大使便同幾位部長暢談起來。此後,每過個把月,江薩就請柴澤民去他家暢談一次,江薩一家同柴澤民夫婦也成了常相往來的好朋友。

1977年11月,江薩出任泰國總理,中泰關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泰國的華僑、華人地位明顯提高;兩國貿易日趨活躍;被前政府封禁的華文報刊全部復刊。而柴澤民也成了新聞聚焦人物。乘此機會,柴大使代表中國政府邀請江薩訪華,在泰國掀起了一股“中國熱”,自此以後中泰友好關系一直發展順利。後來柴澤民到美國任職,江薩訪美時還特地到使館看望他。

柴澤民任泰國大使的兩年半時間里,泰國政局真可謂風雲變幻莫測,但中泰友誼越變越好。這兩年半里,柴澤民從王室、政府、軍隊到商界,交了許多朋友。柴澤民告別曼谷之前,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天天中午、晚上都有人為他餞行,王宮大臣、國會議員、各部部長、三軍司令,華僑、華人,輪流不止。柴澤民每憶及此就有一種兩國友誼如長江之水、川流不息的感受。他在泰國工作的兩年半時間,經歷了泰國兩次大選、三次政變、四位總理、五屆政府,在政治如此動蕩的環境下開展外交工作,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不管政治氣候如何變幻,他依然把工作做得十分出色,為中泰兩國政府和人民架起了一座堅固的友誼橋梁。為表彰他的成績,在他離開泰國去美國赴任時,泰國國王授予他最高榮譽——一等白象勛章。試想,從他到任初期受到的冷落,到離開時獲此殊榮,這有多大的反差。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