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孩子

放養孩子
定價:210
NT $ 105
 

內容簡介

好父母懂得給孩子獨立的成長空間!

本書有些許理想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對讓父母們普遍存在的“控制孩子強迫癥”進行了適時糾正。本書語言風趣、觀點獨到、極具說服力。勒諾是一位非常聰明的母親。——斯波克,“育兒之父”

《放養孩子》講述了我們為什麼不敢讓孩子自己走路或坐公交車去學校,而是必須每天都開車接送他們?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給孩子打手機,詢問他們的一舉一動?為什麼孩子大學畢業了、成家了,卻成了“啃老族”?

今天,孩子似乎成了父母的個人檔案卡,父母的一切成功與失敗都會被記錄在上面。能否把孩子養好,成了公眾評價父母的主要依據之一。于是父母們普遍認為,自己有能力也有責任全程控制和安排孩子的生活。

《放養孩子》作者勒諾•斯科納茲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父母有必要為孩子“全程保駕護航”嗎?她以中肯實用的“十四誡”告訴父母們︰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永遠沒有遭遇任何風險的機會,恰恰才是最大的風險。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的東西教給孩子,然後給孩子一個自己玩耍、自己闖蕩、自己體驗失敗和自己贏得成功的成長歷程。

假如沒有摔跤的心理準備,那你的孩子永遠都不可能學會騎自行車。如果不讓孩子經歷風浪,他們就不會有獨立面對風浪的勇氣和能力。

勒諾‧斯科納茲,小時候的生活平靜且自由。今天,她正努力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享受到相同的自由。在讓9歲的兒子獨自乘坐地鐵的事件被媒體曝光後,她被稱為“美國最糟糕的母親”。但她堅持“放養孩子”的養育方式。
 

目錄

引言 讓孩子們出去玩吧,真的!
第一部分︰自由放養十四誡
第一誡 不該擔心時不必擔心︰告訴孩子如何分辨玩伴和殺人凶手
一位歇斯底里的母親
父母親眼中的“危險世界”
父母對危險的恐懼來自哪里?
第二誡 關掉電視︰不要相信新聞和法制節目的夸張說辭
法制類電視節目強化了父母擔心的本能
全天候新聞節目的收視法寶——走失的孩子
安全專家口中的“常見案例”幾乎很少發生
第三誡 遠離所謂的“親子專家”︰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養育好孩子
讓準媽媽們受盡折磨的《孕期完全指導》
《斯波克育兒經》Vs. 《街上最快樂的孩子》
父母們對“專家建議”的嚴重依賴性
理性分辨“可信信息”和“危言聳听的懷疑論”
相信自己,聆听孩子的想法
第四誡 理性選擇“嬰幼兒安全用品”︰保護孩子親身體驗世界的天性
嬰兒不需要膝墊也能安全地爬行
讓孩子的童年遠離商業化的干擾
第五誡 別像律師那樣思考︰有些風險是值得冒的
一次“密不透風”的露營活動
為“以防萬一”的思維方式所累
一個“凡事都只做最壞打算”的世界
第六誡 不要理會別人的指責︰你比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誰才是負責任的母親?
信任自己,信任孩子
第七誡 吃掉糖果︰把萬聖節的快樂還給孩子們
萬聖節的糖果真的會有毒嗎?
孩子們失去了萬聖節搞惡作劇的樂趣
“萬聖節危險論”背後的商業運作
第八誡 向父輩和祖輩學習︰讓孩子盡早參與到家務勞動中,有責任心地長大
昔日的兒童節目與今天的“少兒不宜”
我們對“孩子”的定義標準
我們祖輩的童年和我們孩子的童年
幫助孩子成長為積極健康的“大人”
第九誡 與世界接軌︰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父母的養育方式
跟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是最快樂的
13歲的孩子可以做些什麼?
孩子們向往獨立和自由
掌握好“監管孩子”與“給孩子自由”之間的尺度
檢視一下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第十誡 大膽一些︰別讓自己患上“控制孩子強迫癥”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控制孩子的欲望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一︰擔心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二︰24小時開機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三︰試圖控制一切
緩解自己的控制欲,教會孩子獨立生活的技巧
第十一誡 徹底放松自己︰養育孩子只是我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不要緊張!父母是可以犯錯的
基因與養育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孰大孰小?
額外的早期教育並不會促進嬰幼兒的大腦發育
孩子的表現成了公眾評價父母親的標準
第十二誡 坦然接受失敗︰允許孩子放棄既不喜歡也不擅長的事情
成功人士都是經歷過大失敗的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
失敗意味著又一次新的成功機會
不上特長班,孩子將來的生活也會很美好
第十三誡 允許孩子玩吧︰游戲能讓孩子身心更健康地成長
玩耍對孩子好處多多
是誰剝奪了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在游戲中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十四誡 听听孩子怎麼說︰孩子需要的是信任,而不是過度保護
特殊的“獨立作業” 100
支持孩子獨立探索和認識世界
做一個充分相信孩子的父母
第二部分︰自由放養行動指南
行動指南一 世界是安全的還是危險的︰逐一檢視那些讓我們擔心的事情
被動物吃掉……金屬球棒……吸血蝙蝠……奶粉喂養……嬰兒奶瓶中的BPA物質……手機與腦癌……被食物噎住而窒息……咳嗽與感冒藥……嬰兒車……吃雪……細菌……萬聖節糖果……網上交友……含鉛油漆與含鉛玩具……塑料袋……游樂場與操場……池塘、游泳池、浴缸與馬桶……生雞蛋……校園槍擊案……溺愛……常溫三明治……嬰兒猝死綜合征……防曬霜、維生素D與軟骨病……青少年性行為……跟大自然親密接觸……走路或乘公交車去學校……動物
行動指南二 如何跟陌生人打交道︰教會孩子在遇到壞人時的求助方法
“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是一條無用的忠告
真實的犯罪率數字和家長們悲觀的思維方式
教會孩子應對壞人的技巧更重要
養育一個開心、自信、懂得照顧自己的孩子
結論 一個“無法名狀的問題”以及它的解決方案︰放養孩子
 

育兒,放輕松

育兒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技術化,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觀點冒出來,體現在出版上就是各類育兒書籍層出不窮,而對新媽媽來說,如果手里沒幾本育兒書,不知道蒙台梭利和華德福,那簡直會被認為是失職。我周圍也有一些當上媽媽的人,她們言必稱書上怎麼說、專家怎麼說,如同根據菜譜做飯一樣,她們按照育兒書籍養育著自己的孩子。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個進步。“做媽媽”不僅是個自然過程,更應該是一個職業,與智商、學歷、收入等沒有直接關系,因而有需要提高職業素養一說,知道借鑒育兒書籍至少說明她們不再認為育兒就是憑經驗和天性可以完成的事情。

但凡事都應該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就像菜譜不能指導所有廚藝一樣,沒有任何一本育兒書籍能提供教育孩子的全部技巧,盡信書不如無書。

另一方面,我們又處在一個商業無孔不入的時代,孩子和女人被預期為最容易花錢的兩個群體,于是很多以贏利為目的的事情假教育之名出現,現實的情況是,沒有買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有人甚至總結過媽媽們買的中看不中用的東西名目,喂藥器、吸鼻器之類的物件兒都名列其中,我也曾經一時興起,花大價錢買過一個涂鴉毯,事實證明,它除了滿足我一瞬間的崇高感外別無他用,我的女兒暢暢用過的次數保持在10次以內。

這就是當今媽媽們面對的現實,一個信息過量的育兒環境,它讓我們難以取舍或者是不敢取舍,不給孩子買這個玩具孩子就會變笨嗎?不上早教班意味著我不愛他嗎?相信類似的問題困擾著很多媽媽。

何以至此?

商業化的大環境讓我們覺得不買某個東西孩子就真的輸在起跑線上了;大眾媒體讓我們覺得不小心看好孩子他們就會走失,就會被保姆拐走;為了工作而縮短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讓我們只好用花錢來沖淡內心的部分愧疚,更重要的是,如果別人都這樣做,我們就不敢不跟著這樣做。

焦慮、糾結成為很多媽媽的心理狀態,體現在育兒上則是過分緊張。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原來父母是可以放輕松的!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于兩點。

第一,作者勒諾‧斯科納茲是一位媽媽,“這有什麼啊?!”你是不是偷偷地笑了?育兒,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工作,為應對不同孩子千差萬別的情況,媽媽們只有在遵循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實施各自的個性化方案,我不太相信包治百病的育兒寶典,不辨別癥狀就開出的藥方最多只能是個參考。來自媽媽的體驗往往更有說服力和針對性,勒諾在書中提到了自己的一些育兒實踐,以及她面臨的尷尬和矛盾,比如,當她放手讓自己9歲的孩子不帶手機獨自坐地鐵回家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質問紛至沓來,甚至有人直接稱她為“美國最糟糕的母親”,或許我們中間的一些媽媽也有類似的經歷︰總是有人會以關心孩子的名義對你的養育方式橫加指責。

我首先是一個媽媽,然後才是一個稍微懂些育兒知識的媽媽,我理解媽媽們面臨的所有痛苦、掙扎和妥協,因此我很樂意與媽媽們分享育兒經驗。據我觀察,媽媽們最缺乏的不是育兒信息,而是信心——“我能帶好自己的孩子嗎?”“孩子的一生會毀在我手上吧?”“別的媽媽不會有我這樣愚蠢的想法吧。”……或許當你從別的媽媽那里知道她們偶爾也會這麼想時,你就不會那麼緊張了。勒諾‧斯科納茲要告訴你的就是︰並不是你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能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