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讓我們篤信的事

世界讓我們篤信的事
定價:252
NT $ 219
 

內容簡介

無聊是最大的生產力?

信仰是個什麼玩意?

我們活得更長,但用于思考的時間卻更短

那些你無法證明卻始終堅信的念頭,是變革未來的真實力量!

www.edge.com(邊緣網)每年伊始發起的年度討論已經成為美國文化圈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每年都會有超過100位頂尖級思考者將自己的個人見解發表在網站上,其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策獎獲得者、《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名大學教授以及知名媒體人等。

前沿思想庫系列圖書收錄了2006—2008年Edge網站三個年度問題的討論集錦。

“什麼是你無法證實,但卻篤信不疑的事?”從哲學到科學,從對于宇宙的預知到對于人類自身的認知,這些前沿思想者的回答代表了他們對于世界存在狀態的個性化思考。

不可錯過的思想盛宴,與世界上每個人休戚相關的大討論,觸踫各個領域卓越思考者的思維方式,見證這瘋狂世界和奇妙未來。
 

目錄

序言
引言
黑暗之心
我們活得更長,用于思考的時間卻更短
相信真愛
性取向不由自己選擇
感情可以復制
人人需要“存在感”
蟑螂是有意識的
動物也會情緒化
我們活得更長,用于思考的時間卻更短
孩子是經濟發展的犧牲品
藝術的永恆之美
小島通用語
預感
我們為什麼會笑?
被膨脹的大腦
鳥類是語言進化的最佳代表
自然和文化可以統一
早點學語言
誰彌補了你的意志?
“部落的意志”
無聊是最大的生產力
拋硬幣的概率
你身體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大腦”
軟件開發已誤入歧途
手機輻射是無害的!
回歸“真正的交談”
“搜索”改變世界
科學之魅
真理究竟與誰有關?
我們如何記住過去?
意識無法超越死亡
自我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有共同天性
我們都存在于意識之中
了解別人的記憶
大腦的神經事件
身心問題
現實與想象孰對孰錯
假象
神奇的排泄
推理之外
“誰”在痛?
“烏鴉的嘴”
嬰兒比成年人更有意識
能不能強迫自己入睡?
嬰兒的語法
神奇的大腦
自閉癥的真相
為什麼會有科學規律?
“多利羊”是最有價值的遺產
超越光速
物理的本質
對“時空”分段
徒勞的嘗試
真理究竟與誰有關
只有傻子才拒絕相信科學
還有什麼東西需要被證明?
無法被證明的數字
數學不是萬能的
看不見的化學
群體行為與意外事件
真理還是事實?
科學本身以篤信為前提
“電子”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量子力學”仍有未來
拋棄信息與現實的分別
拯救之力
我的信仰是沒有信仰
未來之念
我們總是活在預期和回憶中
 

1991年我提出了第三文化的概念,認為第三文化“由經驗世界中的科學家和其他思想家組成,他們通過工作和闡述性寫作,正在取代傳統知識分子的地位,重新描述我們生命的深層意義,重新定義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1997年,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我們能為第三文化在網絡上建造一個家園,這就是名為“邊緣”的網站。

“邊緣”網站的建立是第三文化概念的一次盛典,是這個新的活躍的知識界的一次展覽。他們交代了各自的工作、觀點,以及對第三文化思想者們的工作與觀點的評論。他們參與的時候就知道會受到挑戰,于是在高度緊張的氣氛中大家對數字時代的關鍵問題進行了嚴格的討論,此時“思維敏捷”比所謂的“智慧”更佔優勢。

“邊緣”網站出現的觀點都是推測性的,它們代表了進化生物學、基因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生理學、心理學,以及物理學的前沿研究。其中包含一些基本問題︰宇宙從哪里來?生命從哪里來?意識從哪里來?第三文化孕育著新的自然哲學、理解物理系統的新方法、對于思考本身進行探究的新方法—新的思考方式對我們是誰、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等諸多基本假定提出了質疑。

“邊緣”的年度特輯就是“世界面對的問題中心”,這個項目于1971年開始,是由我的朋友、合作者,已故藝術家詹姆斯‧李。拜厄斯(James Lee Byars)創建的一個概念藝術項目。拜厄斯于1997年在埃及去世。我在1969年遇到拜厄斯,他在我的第一本書《作者為已故的約翰-布羅克曼》(By the Late John Brockman)出版之後找到了我。我們都身處藝術的世界,我們都對語言,對疑問詞的使用,對“斯坦一家”—愛因斯坦、格特魯德‧斯坦(Gertrude Stein)、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感興趣。拜厄斯引進了“邊緣”這個概念,這是他為“邊緣”書寫的箴言︰

抵達世界知識的邊緣,探究各種最為復雜和有趣的思想,然後把擁有這些思想的人集中在一起,讓他們互相詢問曾問過自己的問題。

拜厄斯認為去懷德納圖書館閱讀600萬本書,以此來獲得社會知識的價值觀只是一種愚行。(在簡單裝修的房間里,他只放著4本書,閱讀時隨時更新固定數量的書籍。)他的計劃是把世界上最聰明的100個人集中在一個房間里,並鎖在一起,然後“讓他們互相詢問曾問過自己的問題”。詢問的結果應該是所有思想的綜合。但是理想和現實總存在差距。拜厄斯選出了他認為的世界上最聰明的100個人,逐一給他們打電話,詢問他們曾經問過自己的問題,結果有70個人掛斷了他的電話。

到了1997年,互聯網和電子郵件使得我們可以真正實現拜厄斯的宏偉計劃了,其結果就是“邊緣”的誕生。最早的特約供稿人是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和默里‧蓋耳曼(Murray Gell-Mann),兩人都在拜厄斯1971年認為世界上最聰明的100個人的名單里。

8年里,面對每一年的“邊緣”年鑒,我都問自己,也問過很多供稿者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某天夜里突然出現在我或我的某位合作者的頭腦里。2005年的“邊緣年度問題”由理論心理學家尼古拉斯‧漢弗萊(Nicholas Humphrey)提出︰

偉人有時能夠在沒有證據和論據的情況下,猜測到事實真相(狄德羅將這種未卜先知的本領稱為“神諭”)。有什麼東西你相信是真實的,即使你還不能證明?

2005年的“邊緣年度問題”令人大開眼界(英國廣播公司評論它“激發了想象……是思想世界的興奮劑”)。這里收集到的回應,有關注意識的,關注認知的,也有關注真理和證據的概念的。如果一定要總結一下,我會說,這些回應回答了我們如何處理對確定性的過度依賴這一問題。我們處于搜索文化的時代,谷歌和其他搜索引擎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擁有很多正確答案的未來,同時也伴隨著盲目確信。將來我們能夠回答很多問題—但我們還會聰明到能問出那樣的問題嗎?

本書提供了另一條道路。即使不能確定,如果能預感或在預感的基礎上感知,可能也不錯。正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國進化生物學家,讓公眾理解科學觀念的擁護者—在2005年“邊緣年度問題”發布之後的一次訪談中指出︰“認為科學已經知道了一切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科學借助預感、猜想、假說,有時候受到詩性思維的啟發,甚至借助于美學的思考而發展進步,然後,科學試圖通過實驗或觀測來進行證明。而這正是科學之美—它由想象階段到達證明階段,最後是展示階段。”

本書還展現了科學家們及其智力盟友們試圖超越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進行思考的證據—這些思考仍然專注于他們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不過更重要的是,對人類知識的局限有了更深入的新的理解。他們明白,我們的科學和技術不只是認識事物的手段,更是探究更深層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包括︰我們是誰,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知道了什麼。

我相信處于第三文化中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我們這個時代卓越的知識分子。不過,我還不能證明這個結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