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勒尼等人試圖通過對蘇東原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的研究,構建一種「新古典社會學理論」。所有這一切可以啟示我們,我們應當將這些國家過去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實驗以及正在經歷的歷史性轉型,作為社會學的一個學術資源的寶庫。——孫立平(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塞勒尼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和最具有原創力的社會學家之一。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真正的社會學家。——麥克·布洛維(美國社會學會前會長,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
所謂「新社會學」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社會學本身的知識內容,必得吸取人文社會科學諸相關領域的知識,才能實現發展和創新;另一層意思是說:社會學這門學科,亦有能力跨入人文社會科學諸相關領域,成為其他學科基本建設的一個環節。
本文集收錄了作者伊萬·塞勒尼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頭10年寫就的文章,因而涵蓋了其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智識進展。這些文章涉及不同的主題,將它們聯系到一起的,是作者對社會不平等問題的關切。
文集的第一編主要是經驗性的,不僅勾勒了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中社會不平等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勾勒了這些不平等的來源;第二編是對作者在匈牙利所做經驗調查的理論反思;第三編既包括以經驗為基礎的研究,同時,伴隨着國家社會主義體制的沒落,作者也對社會體制的性質進行了概念上的反思。
本書大多數經驗數據都來自作者的祖國匈牙利。作為一名「民族志研究者」,作者覺得自己對在那里發生的事情理解得最為透徹。但是,作者並不將自己看作是一位地區問題專家。作者將來自匈牙利的資料看作是「個案研究」。作者的目的一直是試圖理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以及各種後共產主義政體之間的系統性差異。
伊萬·塞勒尼(Ivan
Szenlenyl)目前是耶魯大學的威廉·格雷厄姆·薩勒姆社會學教授和政治學教授,他同時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匈牙利科學院院士。他致力於對國家社會主義和後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經濟變遷進行研究,是這個領域當之無愧的開拓者和領軍者。他在不同歷史時段完成的「社會變遷三部曲」——《通往階級權力之路的知識分子》(1979)、《社會主義企業家》(1988)和《無須資本家打造資本主義》(1998,已由本社於2008年出版中譯本)為我們了解國家社會主義在東歐的變遷提供了一幅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畫卷。近年來,他重點追蹤中東歐國家的社會不平等和社會福利領域內的「二次轉型」,第一階段的研究結論已經在《排斥的類型》(2006)一書中得到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