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毛澤東傳》作者特里爾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1964年他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從此與中國開始了一段激情澎湃的故事。《我與中國》正是他和中國故事的見證。本書既有對中國政壇風雲人物的生動刻畫,也有對中國普通民眾生活的娓娓講述,涉及的人物上至國家領導人、文化名流,下至工人、農民、普通知識分子。

  全書時間跨越達四十余載,在一個西方人的眼中,展現了新中國一甲子的發展歷程,為廣大讀者打開了另一扇了解中國之窗。作者還借助自己中外交流使者的身份,對作為時代背景的國際關系格局從緊張的冷戰關系發展到世界一體的全球化時代作出了客觀的、批判性的分析,並作為親歷者講述了幾十年間世界政治舞台的風雲變幻,中美、中澳關系的峰回路轉。

  據了解,《我與中國》是特里爾專門為《毛澤東傳》的授權出版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獨家撰寫的,此次出版乃是全球首發,中國讀者可以近水樓台,搶先嘗鮮。
 

目錄

第一章 澳大利亞鏡像中的中國
第二章 抵達北京
第三章 哈佛鏡像中的中國
第四章 兩個文化革命?
第五章 經歷“文化大革命”的中國朋友
第六章 從越南、香港地區和東歐看中國
第七章 歷史的參與者
第八章 熱情高漲的華盛頓
第九章 改變世界?
第十章 見過的人,到過的地方
第十一章 講述中國的故事
第十二章 通向中國
第十三章 奇怪的朋友,移民及歷史變化
第十四章 惠特拉姆颶風
第十五章 逆流︰沖突與踫撞
第十六章 哈佛眼中的新中國
第十七章 中國城市的變化
第十八章 過去與新生
第十九章 中美關系正常化---以及發展的局限
第二十章 講學,研究,“毛澤東研究小組”
第二十一章 里根與鄧小平
第二十二章 艱難歷程
第二十三章 友誼之樹枝繁葉茂
第二十四章 跨越崇山峻嶺
第二十五章 中國闊步向前
 

周恩來總理微笑著問我︰“你在哪兒學的漢語?”

“美國,”我回答道,同時對這個世界著名的總理竟然能夠听懂我帶澳大利亞口音的不標準的漢語感到有點震驚,更沒有想到他會對我的研究感興趣。

那是1971年,馬毓真(後來的中國駐英大使)將我引見給周恩來。那時我正陪同澳大利亞工黨領袖高夫‧惠特拉姆(後來的澳大利亞總理)出席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晚會。

澳大利亞、中國和美國是影響我人生的三個國家。來自澳大利亞的一個小孩成了哈佛大學的教授,又通過個人和職業的方式接觸到全球化時期的中國。一個澳大利亞鄉村男孩最後來到中國的城市,觀察到那里人們的生活。一個在對中國充滿恐懼的社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朝鮮戰爭後,渴望敘寫他與中國人民的交往。

1964年我第一次來中國。當時國際形勢不好,冷戰籠罩著整個歐洲和亞洲。當時亞洲不是因為經濟發展而是因為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而出名的。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蓬勃發展。它們將會向何處呢?一個外國作家能了解中國嗎?

第一次訪問中國6年後,也就是1970年,這時我是哈佛大學的一名教師,我被要求陪同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參觀哈佛大學的校園。我安排好他在哈佛室內泳池游泳後,離開了一個小時。進餐時,他告訴我他想去燕京圖書館看《人民日報》。“因為我讀到的是宣傳報道,”他談到報紙《北京共產黨》(李光耀在新加坡不允許該報發行),“所以我突然想知道美國人究競是怎樣通過窺視觀察達到了解像中國這樣的社會的。”

“我們西方人並不真正了解中國,”我對新加坡總理說,“我們根據我們的意願建構了中國共產主義社會。”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試著去認識真實的中國。這樣,我們會適時修正我們已經形成的認識。我向李光耀建議,認識到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任何時候,想完全了解中國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2008年我的兩個經歷反映出澳大利亞、中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所處的世界發生了變化。陸克文總理邀請我到華盛頓的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館共進午餐並討論中國的一些問題。20世紀80年代期間,陸克文作為外交官曾住在北京。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然而我過去所認識的從惠特拉姆到陸克文的前任者之間的五位澳大利亞總理中,沒有一個人會說漢語。陸克文跟我進一步談到對中澳關系的希望。他贊賞布什對中關關系的處理。由于陸克文將離開華盛頓前往北京,他還問了我對西藏和其他有關中國問題的看法。

四個月後,2008年7月,也是在華盛頓。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簏出席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國研究所的落成典禮。20()8年的我已經是該中心的一名公共政策學者了,應邀從波士頓回來參加這個典禮。

在慶祝午宴間,我昔日的教授基辛格跟我熱情地打招呼。他說︰“哦,我經常看你寫的關于中國的著作!”85歲的他顯得開朗而敦厚。盡管他行動比較遲緩,但是看起來依然精神抖擻。

我說︰“你能幫參議員麥凱恩贏得選舉嗎?”

“我們盡力,”基辛格很干脆地回答。但是那天的主題是歷史,而不是政治。基辛格說︰“近40年來我一直堅信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從來沒有動搖過。”確實是這樣,盡管這些年來基辛格重視中美關系的原因並不總是一樣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正如桌旁的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簏所說,“基辛格本人就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

到2008年,20世紀70代早期(我依然記得那時會見周恩來時的興奮)澳大利亞、中國和美國三者之間不確定的關系已經制度化為富有成效的結構。“中國與美國不再有共同的敵人,”基辛格說,“但面臨共同的機遇。”這也是一句實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