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謝靈運詩歌比較研究

陶淵明謝靈運詩歌比較研究
定價:108
NT $ 94
  • 作者:白振奎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621332
  • ISBN13:9787532621330
  • 裝訂:平裝 / 23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振奎君的著作則反之,他絕不為流行而作媚俗之舉。他把陶淵明與謝靈運這對晉宋詩壇的雙子星座同時呈現出來,讓他們在同一舞台上作有聲有色的表演。作者稔熟歷史,讓我們如同看到一幕幕活動的電影,歷歷在目,感同身受,並在歷史的動態進程中把握時代精神及文學本質。作者指出,因受時代玄學思潮的影響,陶謝二人一樣崇奉自然哲學,但因文化處境及各方面條件差異,其所謂“自然”的理解又是同中見異,擺在一起細加分析比較,自是各顯本色又交相輝映。

一個是風姿瀟灑而又時露崢嶸的隱逸詩人,一個是心高氣傲、才情脫俗的山水詩人,在中國詩壇上,陶淵明與謝靈運皆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本書所選的陶淵明和謝靈運兩位作家都能以自己全新的創作稱雄于文壇,陶氏將古詩的寫意傳統發揮到極至,瀏覽品味,其妙無窮。


白振奎,男,1971年生,遼寧海城人。先後就讀于遼寧師範大學、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教授。已出版專著《胡適人格》,合著《中國古典詩學新論》等,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
 

目錄


緒論︰陶謝比較之可行性闡釋
一、時代相同、聲譽相近
二、田園、山水同中有別
三、詩歌風格同中見異
四、陶謝並提已成傳統
上篇︰人生思想篇
“新自然觀”與“天才自然觀”的形成及其特質
第一章 陶淵明“新自然觀”與謝靈運“天才自然觀”的形成
第一節 世族社會與門第觀念
一、新生門戶婉曲心
二、華麗家族精英種
第二節 陶淵明的用世之心與謝靈運的心靈重荷
一、四十無聞不足畏
二、芝蘭玉樹生階庭
第三節 陶淵明的人生轉關與謝靈運的難脫執迷
一、貧富交戰終道勝
二、侵官擾民觸雷區
第四節 陶淵明的詩意止泊與謝靈運的悲劇謝幕
一、托身得所不違心
二、狂妄致禍天才殞
第二章“新自然觀”與“天才自然觀”的內涵及特色
第一節 魏晉自然觀回望與陶謝自然觀的淵源
一、自然嬗變細道來
二、自然四義人言殊
三、自然家風有遺傳
第二節 陶淵明“新自然觀”的主要內容及理論特色
一、一生心寓“形影神”
二、田園生活任自然
三、淵明“自然”有超越
第三節 “天才自然觀”的內涵及理論特色
一、倡言頓悟謝客才
二、天才自然有斷裂
中篇︰藝術實踐篇
“新自然觀”與“天才自然觀”的藝術實踐
第一章 陶謝詩歌觀物模式比較
第一節 “情人”與“主人”——陶謝觀物態度比較
一、“情人”、“主人”義有別
二、“情人”、“主人”析成因
第二節 定觀與游觀——陶謝觀物方式比較
一、定觀方式析優劣
二、游觀方式析優劣
第三節 整體之和諧與局部之精妙——陶謝體物方式比較
一、整體和諧體物深
二、局部精妙繁富累
第二章 陶謝詩中之“理”比較
第一節 體悟玄理與驗證玄理
一、悠然體悟玄家理
二、山水玄理兩游離
第二節 審美存在與哲理存在
一、詩理詩美兩相得
二、玄理詩美分兩橛
第三章 陶謝詩歌藝術境界比較
第一節 陶謝對“真”與“清”的追求
一、文章真性柴桑酒
二、山水清音康樂辭
第二節 陶詩的化境與平淡自然
一、無我之境造化工
二、信筆為詩合自然
三、陶詩平淡非無味
四、擬陶、和陶終難成
第三節 謝詩的寫境與返于自然
一、天才揮灑造寫境
二、精心營構返自然
三、生命活力寄山水
第四章 陶謝詩歌創作啟示
第一節 田園、山水開派功
第二節 新變、超越垂千古
下篇︰接受批評篇
陶謝其人其詩在後代的接受與批評
第一章 南北朝時期——謝高于陶
第一節 隱逸詩宗看淵明
第二節 桂冠詩人大謝體
第二章 隋唐時期——陶謝比肩
第一節 隋代陶淵明評價
第二節 唐代陶謝評價
一、目想心拳追淵明
二、謝才廓落世不遇
三、焉得思如陶謝手
第三節 幾點規律性的認識
第三章 宋金元時期——尊陶抑謝
第一節 陶謝評論概說
一、卻思陶謝與同時
二、專論詩藝不及人
三、淵明千載走日月
第二節 蘇軾、辛棄疾、朱熹等學陶、評陶三例
一、惟喚淵明作前生
二、只于陶令有心期
三、平生尚友陶彭澤
第三節 宋代評陶特色管窺
第四節 金元時代陶謝批評簡述
一、豪華落盡見真淳
二、謝客風容映古今
第四章 明清時期——歧見迭出的批評視角
第一節 陶謝在明代的際遇
一、歧見迭出評淵明
二、人格無取論謝詩
第二節 清代(含近代)陶謝批評概觀
一、儒家視角看淵明
二、心儀謝客數船山
第五章 以魯迅評陶為例看方法論的革新——現當代陶淵明批評一瞥
第一節 魯迅的陶淵明研究方法論特色
第二節 魯迅論陶特色成因探析
參考文獻
後記
 

作為教師,我很信服韓愈所說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帥說》)。在漫長的學術征途中,老師當然仍須努力,才能跟上時代步伐;但比較而言,薪盡火傳,學生的超越更加重要。學生的新成就,正是老師學術生命活力之延續。繼《胡適人格》(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之後,白振奎博士又將出版專著《陶淵明謝靈運詩歌比較研究》。看到昔日學生、今之知友,正在一步一步地艱難攀登,作出超邁前輩的努力,亦企盼逐漸接近學術高峰,我感到了無比的欣慰,似品嘗了幸福的甘泉。

20世紀八十年代初,即中國大陸恢復高校教育的二三年間,校方命我開設古典文學專題選修課。因經歷十年“文革”,學業荒廢,心中惶恐。但上命難違,故勉為其難,邊教邊學,一方面努力搜集有關資料,一方面積極思考要講的問題,經過努力,終于開設了“韓愈、柳宗元研究”課程。過去研究唐宋散文,韓與柳分開來講,兩者似有隔膜之感,即使稍有關涉,也多是“揚柳抑韓”或“揚韓抑柳”之類的政治老話。當時我想,在文學史上,韓柳齊名,輝耀千秋,他們處在同一時代,又是知音朋友,共同倡導了唐代古文運動;韓柳二人因其出身、性格及思想的不同,其文學的藝術個性容有差異,但二人的文學成就卻是旗鼓相當,這是歷史的事實,誰也否定不了,為什麼不能合在一起作比較研究,以便更深刻、更辯證地揭示其異同及本質呢?在上課過程中,曾有某出版社一位資深編輯旁听,他頗感新鮮,很有興趣,並主動向我約稿。但後來因我工作變化,必須先公後私,一時無暇顧及,此書寫作只好暫時叫停,這一擱淺就是二十年過去,直到新世紀初,才有《文章並峙壯乾坤——韓愈柳宗元研究》出版。但因時不我待,熱情衰歇,當日自己感到興奮的許多熱點問題,以及“合則雙美,離則兩傷”的比較研究方法,猶如電光火石,逝者如斯,無可奈何。即使勉力追憶,也只能淺嘗輒止,並長此耿耿于懷。但讀了振奎君大著,頗感眼前一亮,看到了古典文學比較研究的新曙光和新希望。

比較研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學方法。但是,我們所說的比較,與簡單比附有本質的不同。時下有些學人,似乎掌握了一些速成之法,為了趕時髦,把看來似曾相識而實質毫不相干的一大堆材料拼湊在一起,美其名目比較研究。如此比附,沒有一座可供比較的學術平台,沒有可資比擬的參照坐標,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更沒有提供點滴的思考啟迪。這樣的比附,猶如時下季節的流行色,時過境遷,當即煙消雲散,化為烏有。

振奎君的著作則反之,他絕不為流行而作媚俗之舉。他把陶淵明與謝靈運這對晉宋詩壇的雙子星座同時呈現出來,讓他們在同一舞台上作有聲有色的表演。作者稔熟歷史,讓我們如同看到一幕幕活動的電影,歷歷在目,感同身受,並在歷史的動態進程中把握時代精神及文學本質。作者指出,因受時代玄學思潮的影響,陶謝二人一樣崇奉自然哲學,但因文化處境及各方面條件差異,其所謂“自然”的理解又是同中見異,擺在一起細加分析比較,自是各顯本色又交相輝映。作者拈出陶淵明的“新自然觀”與謝靈運的“天才自然觀”等理論範疇作比,在推理演繹和概括抽象過程中,宏觀鳥瞰,系統建構,細密梳理,生動分析,大綱細目,羅羅清疏,故能清新耳目,給人以新的啟迪。振奎君所論,並非徒托空言,而是拿出了大量的事實作證據,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分析加以嚴密論證,故能持之有故而令人信服。其實,作者不僅對陶謝二人的生平、思想與性格、心理了若指掌,而且對其生存時空及種種復雜矛盾和對應關系——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抑或是宗教哲學及民風民俗——都能夠深入其中,探幽索微,鉤玄提要,挾其主旨,理出端緒,予以辯證分析而見其真面貌、真精神。這就把陶謝的文學比較,實事求是地安放在一個具體可感的大文化背景中,不是就事論事,就人論人,而是超越現象見出本質精神,有助于學術的開拓和深入,從而為人們提供經驗借鑒和理論思考。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