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卷內容涉及1940年至今的文學論述,涵括兩種不同的資料與論述形式︰美學和基本原理問題。

羅伯特‧馮‧哈爾伯格通過細讀和美學評價追述了二戰以來美國詩歌的發展歷程,將美國詩歌看成是文化方面的成就——與整個社會發展有直接關系的美學發展過程。從偉人的現代產義詩人的作品人手,馮‧哈爾伯格對從“垮掉的一代”和“黑山派”詩人到紐約和舊金山的解構主義語言學派詩人做了論述。伊萬‧卡頓和吉拉爾德‧格拉夫論述了這一時期的理性認識和爭論的歷程,描述了從新批評初期淵源到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興起、女性主義批評和少數群體批評的產牛以及文化研究和新歷史主義研究的展開這一日益壯大的文學批評的平行發展過程。與這兩種論述相連的是這些共同的脈絡︰詩歌的學術研究、藝術與政治的聯系以及我們所稱的“文藝的擴張”。

本卷作者拋棄了對主要作家進行概括性論述的傳統做法,決定撰寫一部從內部展開的歷史,一部間隙與關聯的歷史,即一部注重考慮藝術關聯、權力與文學批評的歷史。
 

目錄

中文版序
致謝
序言
詩歌、政治和知識分子
導言
第一章 詩歌在文化中的地位︰1945-1950
第二章 政治
第三章 後衛派
第四章 先鋒派
第五章 真實性
第六章 翻譯
結束語︰詩人的地位︰1995
附錄1︰詩人的傳記
1940年以來的文學批評
導言
第一章 政治與美國文學批評
第二章 美國學術批評的出現
第三章 新批評的全國化
第四章 經典、學術和性別
第五章 解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
第六章 從文本到實體
第七章 文化研究和歷史研究
結束語︰學術批評及其分歧
附錄2︰批評家的傳記
大事年表——1940年至1995年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能夠把這部美國文學史介紹給中國讀者,是本人莫大的榮幸——這種榮幸標志著兩種文化富于戲劇性的會合。美國文學傳說也許是世界上最年輕的,而中國文學傳說則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美國文學在一個方面卻比較年長︰它是現代世界所誕生的第一個國家的產物。當然,在歐洲定居者到達以前,美國印第安人(或稱土著美國人)已經在今天叫做美國的這片領土上居住了數千年之久,但是他們擁有的是口頭文學而不是書面文學。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美國文學傳統基本是使用英語的作家們的產物。它始于16世紀末17世紀初,最初是由英國殖民者撰寫的,它是這些新興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先驅們創作的記敘文、布道文、日記和詩歌。19世紀,它隨著工業資本主義在大西洋兩岸的勝利而繁榮興旺;在我們這個時代,它作為自由主義、自由經營和市場開放的西方主要國家的文學依然經久不衰。

美國文學發展的結果是形成了一個比歷史悠久、方面眾多、異彩紛呈的中國文學統一得多的作品主體;在對現代性的種種狀況進行表述方面,它也是世界上年代最長久、內容最復雜的民族文學。它是一種富于個人主義和冒險精神的文學,一種擴張和探索的文學,一種蘊涵種族沖突和帝國征服的文學,一種折射大規模移民和種族關系緊張的文學,一種反映資產階級家庭生活和個人自由與社會限制不斷斗爭的文學。這些文學作品從探討自然和“自然人”方面的問題轉向探討異化、歧視、城市化和地區及種族暴力方面的問題。它們受到一種民主美學的啟迪(與人們所理解的那種歐洲“舊世界”的精英統治論針鋒相對)——這是一種“普通人”和“尋常事”的美學;不同凡響的是它們對建立在奴隸制、土地的剝奪和資本主義的貪婪等基礎上的文化犯下的種種暴行進行了持續的批評(這種批評往往成為激烈的譴責)。最後,這是一種始終由于有關身份的雙重焦點而著稱的文學︰一方面它把這個國家奉為未來的土地,“明天之國”,試圖制造一種關于“美國”的救世神話;另一方面它又進行自我折磨,對于身為“美國人”意味著什麼懷著一種極其痛苦的焦慮。對于中國作家來說,中國的概念是一個關于悠久歷史的問題——關于綿延數千年之久的各種神話、傳說和事件的問題。而美國作家所一心追求的是重新創造自己身份這個含義深刻的現代主義問題。

自19世紀初以來已有幾部美國文學史問世,但是其中鴻篇巨制之作只有三部。這三部文學史實際上記錄了美國的成長歷程。第一部出版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當時美國在國際舞台上初露鋒芒;第二部面世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的1948年,當時美國充分展現了其經濟和軍事大國的實力。我們這部文學史是20世紀末葉全球化的產物,此時民族主義的含義本身已經受到質疑,在美國,對文化內聚力的一些基本說法有了一種新的、批判的意識。

這種新的意識表現為兩種形式,即歷史的形式和知識的形式。在過去30年間,學者們揭露了這個國家歷史上受到壓抑或者被人忽視的各個方面。我們已經認識到婦女和少數民族作品的重要性,非裔美國文化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地域”作家們諸多貢獻的重要性。我們也已經認識到某些包羅萬象的概念(包括“美國人”和“文學經典”之類概念)與其說是揭示了美國的生成過程,毋寧說是掩蓋了這一過程。在知識方面,我所說的新意識與文學批評中心權威的崩潰密切相關。過去的30年是眾多激烈競爭的理論和批評流派繁榮興盛的年代︰解構主義、女權主義、“同性戀”理論、新馬克思主義、讀者反應理論、新歷史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等等。這部八卷本美國文學史是第一部著力展示一個意見分歧的時代而不是特意表述一種正統觀念的巨著。我們無意一勞永逸地為千秋萬代提供一篇關于美國文學的故事;我們無意佯稱發現了我們國家文學傳統發展獨一無二的真正關鍵。恰恰相反,這部文學史代表了一代美國學者的獨特觀點(一種多元主義,有時互相矛盾,常常變化無常的觀點),一種已經從本質上對這個領域的邊界加以拓展和重新確定的觀點。

因此這部文學史采用了與以前幾部文學史不同的格式。我在本書的序言里比較詳細地討論了這種差別。為了適合這篇序言的目的,我要強調兩點,第一點是關于分歧的問題。此前幾部文學史不是基于有關文學、歷史及其二者之間關系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假定(即所有撰稿人一致贊同的文學一歷史共識),就是基于權威“文學史名家”的某種宏論。而這兩種選擇對我們來說都是行不通的。如上所述,我們這部文學史反映了多種多樣的評論方法和途徑,其中不乏互相矛盾之處,但是每一種方法和途徑都代表著當前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要強調的第二點有關我們這部文學史每一部分(專論)不同尋常的篇幅。以前所有合作編寫的文學史都要求專家就有關主題撰寫較短的文稿︰例如用15頁篇幅論述南方小說家威廉‧福克納,用5頁篇幅論述清教徒詩人安娜‧布拉茲特里特,用30頁篇幅論述18世紀啟蒙主義散文。然後編輯們再將這一切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我們的情況恰恰相反。每一位撰稿人都可以要求用足夠的篇幅對他或她所采取的特殊途徑進行解釋。僅僅“充分地論述這個題目”(涵蓋各種文本、運動和體裁等等)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考慮到不同見解的形成,其中每一種見解都是專家的聲音,然而對于聲稱代表最終的權威又都持懷疑態度。所以,我們在每卷里提供的都不是一系列權威性的宣言,而是一組各不相同而又相互關聯的敘述;它們一起構成了兩種這個時期具有連貫性的對話式記敘文——一種沒有確定答案的記敘文,其中的各個部分多彩多姿,有助于增進全書的深度和廣度。

這是至今撰述得最為全面的美國文學史。它也是最具有挑戰性的著作。讀者將會發現他們自己在和各具特色的美國文學史專家對話,而與此同時,這些專家將就書中討論的不同專題為他們提供內容最為豐富的論述。我們希望從這兩個方面來看,中國學生不僅可以從閱讀中獲益,而且可以從中受到激勵,用新的方式對美國文學進行思考,並且從總體上對文學研究進行思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