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我國當代已故著名哲學家馮契哲學思想和理論體系中的核心命題之一︰“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簡稱“兩化”)所作的闡釋,引申和評述。
書中概述了“兩化”的提出及其內涵的豐富和發展過程,論證了“兩化”命題是馮契哲學思想和理論體系中的一個具有核心意義的命題;具體分析了“兩化”的基本內容,要求和主要環節;論述了“兩化”與馮契智慧說體系的內在關系闡述了“兩化”的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闡明了馮契不僅是“兩化”的提出者和倡導者,也是“兩化”的忠實踐履者與模範體現者。
彭漪漣,重慶涪陵人。1956年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哲學系主任,兼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上海邏輯學會會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序
代緒論 堅持馬克思主義學風的一個重要環節——論重提“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必要性
第一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提出及其在馮契哲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基本內容、要求和主要環節
第三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與馮契的智慧學說
第四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第五章 馮契——“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忠實踐行者和模範體現者
附錄
漫談為人與為學的幾個問題
馮契對孔子的仁智統一學說及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深刻評析
《菜根譚》的為人與為學觀
“化理論為方法”的系統闡發——馮契《邏輯思維的辯證法》一書簡介
後記
代緒論 堅持馬克思主義學風的一個重要環節——論重提“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必要性
第一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提出及其在馮契哲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基本內容、要求和主要環節
第三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與馮契的智慧學說
第四章 “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第五章 馮契——“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忠實踐行者和模範體現者
附錄
漫談為人與為學的幾個問題
馮契對孔子的仁智統一學說及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深刻評析
《菜根譚》的為人與為學觀
“化理論為方法”的系統闡發——馮契《邏輯思維的辯證法》一書簡介
後記
序
黑格爾曾用“黃昏起飛的貓頭鷹”,比喻人只有到老年,才進人思想的金秋。我一直以為,黑格爾此話並不具有真理性,至少,它對彭漪漣先生不適用。因為彭先生在退休之前就佳作不斷。然而,當彭先生擱下教鞭後,接二連三地推出一本本睿智而充滿情趣的著述,尤其是當他的《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對馮契一個哲學命題的思考與探索》擺在我面前,讓我在先睹為快中頓生敬佩之情時,我才真切體會到黑格爾此話的含義。
馮契先生是我所在的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的一面旗幟,他的理論博大精深。“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是馮先生半個世紀前為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而生發的哲思。這看似平常的兩句話,既高度濃縮又集中體現了馮先生的哲學理念。因此,考察“兩化”在馮契哲學體系中的地位,把握它的基本內容及其關鍵環節,揭示它與智慧說哲學體系之間的關系,評價它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功能,展現它的創立者對此的踐履風貌,對于我們這些後學晚生,如何全面認識和深人理解馮契哲學思想,如何弘揚先生開創的學術傳統,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如何達到“為學”與“為人”的統一,都是一件極具意義而又不易的事情。現在,這件事情卻由已人古稀之年的彭先生完成了。
很長時間我都以為,馮先生提出的“兩化”,是他對自己長期致力的教學與科研的有感而發。然而,彭先生對“兩化”產生的歷史的、現實的、理論的、實踐的等背景的詳盡追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良知的思想家,是如何在總結近代“古今中西”的爭論中提出這一觀點,而這一觀點又怎樣在歷經磨難中日臻成熟的;讓我們了解了一個胸襟開闊、敏思善思的理論家,是如何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將兩個層次的“理論聯系實際”,用既言簡意賅又極富哲理的話語表達出來的;讓我們明白了哲學之為哲學,哲學家之為哲學家,他生存、成長的土壤,在其時代、在其生活世界、在其舉止言談中。
就字面而言,“兩化”不過12個字,且明白易懂。然而,從彭先生對這一思想的基本內容、基本要求、主要環節的全面展示和深入挖掘中,我們了解了一個視求知求真為天職的思想家,何以如此看重,又是如何看待“方法”的真諦,以及應“化”之義、所“化”之途的;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追求真善美統一人格的思想家,何以要從“德性”而非“德行”談論“化”之價值,如何既唯物又辯證、既宏觀叉微觀地揭示出“德性”的內涵,以及“化”之必然性、現實可能性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對馮先生“兩化”思想融會貫通的思想家,又是如何通過其人微的分析,而使“兩化”更具操作性的。
知識與智慧及其關系,是馮先生終其一生都在研究的問題,也是先生學術成就的重要方面。認識先生的理論,首先要涉及他的《智慧說三篇》。然而,《智慧說》與“兩化”,其間有著怎樣的聯系?理解這種聯系對于認識馮契哲學有著怎樣的作用?是研究馮契哲學不可回避的問題。從彭先生對“兩化”與馮先生的智慧學說的關系的條分縷析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學養厚重的思想家,是如何在準確界定知識與智慧,分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系中,探討其間的轉化關系的;認識到一個富于創新的思想家,是如何通過智慧學說為“兩化”奠定認識論基礎,又如何通過“兩化”使智慧學說,成為人獲得自由的手段,以及“兩化”何以是智慧說的基本原則的︰“智慧說”既是從靜態研究“性與天道”的真理性認識的認識,又是從動態研究人的認識如何“轉識成智”。它引導人們進而認識和改造客觀、主觀的世界,達此的途徑,就是“理論”成為認識與改造客觀世界、完善與發展人的主觀世界的方法,使“天道與人道”,成為人的德性,從而表明,“兩化”既是智慧的內在要求,又是檢驗智慧的價值標準。
……
馮契先生是我所在的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的一面旗幟,他的理論博大精深。“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是馮先生半個世紀前為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而生發的哲思。這看似平常的兩句話,既高度濃縮又集中體現了馮先生的哲學理念。因此,考察“兩化”在馮契哲學體系中的地位,把握它的基本內容及其關鍵環節,揭示它與智慧說哲學體系之間的關系,評價它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功能,展現它的創立者對此的踐履風貌,對于我們這些後學晚生,如何全面認識和深人理解馮契哲學思想,如何弘揚先生開創的學術傳統,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如何達到“為學”與“為人”的統一,都是一件極具意義而又不易的事情。現在,這件事情卻由已人古稀之年的彭先生完成了。
很長時間我都以為,馮先生提出的“兩化”,是他對自己長期致力的教學與科研的有感而發。然而,彭先生對“兩化”產生的歷史的、現實的、理論的、實踐的等背景的詳盡追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良知的思想家,是如何在總結近代“古今中西”的爭論中提出這一觀點,而這一觀點又怎樣在歷經磨難中日臻成熟的;讓我們了解了一個胸襟開闊、敏思善思的理論家,是如何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將兩個層次的“理論聯系實際”,用既言簡意賅又極富哲理的話語表達出來的;讓我們明白了哲學之為哲學,哲學家之為哲學家,他生存、成長的土壤,在其時代、在其生活世界、在其舉止言談中。
就字面而言,“兩化”不過12個字,且明白易懂。然而,從彭先生對這一思想的基本內容、基本要求、主要環節的全面展示和深入挖掘中,我們了解了一個視求知求真為天職的思想家,何以如此看重,又是如何看待“方法”的真諦,以及應“化”之義、所“化”之途的;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追求真善美統一人格的思想家,何以要從“德性”而非“德行”談論“化”之價值,如何既唯物又辯證、既宏觀叉微觀地揭示出“德性”的內涵,以及“化”之必然性、現實可能性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對馮先生“兩化”思想融會貫通的思想家,又是如何通過其人微的分析,而使“兩化”更具操作性的。
知識與智慧及其關系,是馮先生終其一生都在研究的問題,也是先生學術成就的重要方面。認識先生的理論,首先要涉及他的《智慧說三篇》。然而,《智慧說》與“兩化”,其間有著怎樣的聯系?理解這種聯系對于認識馮契哲學有著怎樣的作用?是研究馮契哲學不可回避的問題。從彭先生對“兩化”與馮先生的智慧學說的關系的條分縷析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學養厚重的思想家,是如何在準確界定知識與智慧,分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系中,探討其間的轉化關系的;認識到一個富于創新的思想家,是如何通過智慧學說為“兩化”奠定認識論基礎,又如何通過“兩化”使智慧學說,成為人獲得自由的手段,以及“兩化”何以是智慧說的基本原則的︰“智慧說”既是從靜態研究“性與天道”的真理性認識的認識,又是從動態研究人的認識如何“轉識成智”。它引導人們進而認識和改造客觀、主觀的世界,達此的途徑,就是“理論”成為認識與改造客觀世界、完善與發展人的主觀世界的方法,使“天道與人道”,成為人的德性,從而表明,“兩化”既是智慧的內在要求,又是檢驗智慧的價值標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