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沒有收信人的信》是歐洲學大家陳樂民的遺著。收錄了作者晚年病中隨筆、日記及生前文章,披露作者病中所思:疼痛的感受、對時事的憂思、對啟蒙的思索及對個人心路歷程的總結,淋漓展示一位知識分子的拳拳之心。是為一代知識分子的真實發聲。
陳樂民,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前歐洲學會會長。
學術專攻國際政治、歐洲史、中西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戰後西歐國際關系,1945—1984》、《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東歐劇變和歐洲重建》、《戰後英國外交史》(主編並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編並主要撰稿)、《歐洲文明的進程》、《十六世紀葡萄牙通華系年》、《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啟示錄》(主編並作者之一)、《歐洲文明十五講》、《從一滴水看宇宙——萊布尼茨讀本》、《文心文事》、《徜徉集》、《春泥集》、《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譯並作序,馬勒布朗士著),遺著有《對話歐洲——公民社會與啟蒙精神》、《啟蒙札記》、《一脈文心——書畫中的陳樂民》、《給沒有收信人的信——陳樂民文存》等。
目錄
信札手跡
編者的話
輯一 給沒有收信人的信
病亦有樂
一九九八年病榻隨記
給沒有收信人的信
憶張芝聯先生
三聯印象
憶仲德
重讀氓公《論程硯秋》
育英中學雜憶
給復三兄的信
隨想
日記
也談「誰說得對就聽誰的」
輯二 碎石集
感情與理性的矛盾
此「封建」非彼「封建」
馮友蘭和清華文學院
歷史的遺產
書畫的悲哀
唐明皇與楊貴妃
《史記》不可復作
朱元璋「求直言」
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革命的可比性?
青年恩格斯的劇作《科拉·第·黎恩濟》
陳衡哲和她的《西洋史》
讀汪熙老近著《英國東印度公司》
「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
全球化的悖論
「國學」熱,所熱何來?
西方文化傳統與世界歷史
一項有久遠意義的大事
《吳漁山及其華化天學》序
從中國文化的「自主性」談起
中西文化比較綱要
遠距離看歐洲
輯三 徐光啟述評
超前而寂寞的徐光啟
徐光啟、利瑪竇及十七世紀中西文化會通與沖突
《從華夷到萬國的先聲》序言
徐光啟,世界之人也
徐光啟「練兵」
編者的話
輯一 給沒有收信人的信
病亦有樂
一九九八年病榻隨記
給沒有收信人的信
憶張芝聯先生
三聯印象
憶仲德
重讀氓公《論程硯秋》
育英中學雜憶
給復三兄的信
隨想
日記
也談「誰說得對就聽誰的」
輯二 碎石集
感情與理性的矛盾
此「封建」非彼「封建」
馮友蘭和清華文學院
歷史的遺產
書畫的悲哀
唐明皇與楊貴妃
《史記》不可復作
朱元璋「求直言」
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革命的可比性?
青年恩格斯的劇作《科拉·第·黎恩濟》
陳衡哲和她的《西洋史》
讀汪熙老近著《英國東印度公司》
「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
全球化的悖論
「國學」熱,所熱何來?
西方文化傳統與世界歷史
一項有久遠意義的大事
《吳漁山及其華化天學》序
從中國文化的「自主性」談起
中西文化比較綱要
遠距離看歐洲
輯三 徐光啟述評
超前而寂寞的徐光啟
徐光啟、利瑪竇及十七世紀中西文化會通與沖突
《從華夷到萬國的先聲》序言
徐光啟,世界之人也
徐光啟「練兵」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