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了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辭海》首任主編、現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舒新城先生在1893—1925年間的教育生涯。作者站在傳統與現代之交,以“學生生活”“教師生活”“教育著述生活”為線,給後人瞭解清末民初新舊鼎革之際的教育改革留下一份珍貴檔案。
從做學生時親歷私塾、書院生活,到當教員時探索新式教育方法,再到教育著述時反思新舊教育利弊,舒先生用歷史的記敘方法,兼帶描寫,用心力書寫了一部深思學術與人生的精神自傳。
作者在本書敘言中說:“我寫此書,於表白自己關於教育的生活外,冀供給讀者以三十五年間的一部分教育真實史料,故一切以率真為主:在自己生活方面,固然以寫作時的‘我’力求客觀地記述被寫作時的‘我’的真實現象;對於父母、親族、師長、朋友亦本此態度,不避冒犯與嫌怨,力求客觀。”
作者介紹
舒新城(1893—1960),原名玉山,學名維周,字心怡,號暢吾廬,曾用名舒建勛,湖南漵浦人。出版家、教育家。15歲入學漵浦縣立高等小學,1917年畢業於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后在長沙兌澤中學、省立一中及福湘女學等校任教務主任。曾辦《湖南教育月刊》。1920年應張東蓀之邀任吳淞中國
公學中學部主任。1923年任南京東南大學附中研究股主任,推行道爾頓制,並赴上海、武昌、長沙等地講演,編寫《道爾頓制研究集》和《近代中國教育史料》,成為教育界名人。1923年11月由惲代英介紹加入少年中國學會。1924年10月,應吳玉章之邀,赴成都任高等師範學校教授。1925年返南京專門從事著述。1928年,應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逵之聘,任《辭海》主編。1930年起,任中華書局編輯所所長兼圖書館館長,全力主編《辭海》。1949年後,曾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辭海》編委會主任委員。1960年11月28日,舒新城在上海病逝,享年67歲。
目錄
敘
付印小記
第一篇 學生生活
第一章 幼年時代
一、劉家渡
二、幼年生活
第二章 私塾生活
一、故鄉私塾
二、入學的第一天
三、私塾課程
四、胡氏家館
五、龍王江
六、回龍閣
七、八股文和應制詩
八、商業經驗
九、張氏學塾
第三章 書院生活
一、塶梁書院
二、書院的規制
第四章 縣立高等小學
一、“洋學堂”
二、開學的一天
三、生活一般
四、萬壽與國喪
五、課外種種
六、小學教員檢定
七、初去長沙
八、革命
九、結婚
第五章 常德長沙武昌三校
一、常德第二師範
二、長沙遊學預備科
三、武昌文華中學
第六章 嶽麓高等師範
一、借文憑
二、經濟狀況
三、嶽麓書院
四、高等師範
五、留學熱
六、遊山玩水
七、華爾偉先生
八、退學風潮
九、籌安會
十、楊懷中先生
十一、幾本書
十二、朱子教條
十三、依戀
第二篇 教師生活
第一章 初期的嘗試
一、試作教師
二、職業之始
第二章 生存競爭之始
一、高師畢業
二、各奔前程
第三章 音樂教師
一、兌澤中學
二、客串
第四章 本行
一、同行競爭
二、求全之毀
第五章 教育學講師
一、研究教育之始
二、代理教育學講師
三、一身兼三職
第六章 教務主任
一、奠定教育著述的基礎
二、教育經驗
三、學術研究
四、“五四運動”
五、泣別
第七章 師範教員
一、“五四”後的中國教育界
二、湖南第一師範
三、罷教
四、能力分組制及選科制
五、校長民選
六、課餘生活
第八章 中學主任
一、學制系統改革先聲
二、中國公學
三、初次風潮
四、二次風潮
五、風潮大概
六、風潮結局
七、自由園地
八、主張五年制理由
九、規定中學課程的原則
十、輔導制
十一、工作制
十二、分科教室
十三、道爾頓制
十四、男女同學
十五、辭職
十六、話別
第九章 暑校講師
一、東大附中
二、講演忙
三、參觀中等教育
四、教育問題
五、舒適的生活
六、少年中國學會
七、少年中國學會綱領
八、少中的辦學計畫
第十章 高師教授
一、入川之由
二、成都高師
三、何以來成高
四、蜀道樂
五、煤山遐思
六、我將何為
七、書生之見
八、兩度風波
九、師生結婚
十、師生戀愛
十一、李劫人代牢
十二、化裝離蓉
十三、我的態度
十四、豐富的收穫
第三篇 教育著述生活
第一章 初期寫作
一、劄記
二、《湖南民報》
三、小說之嘗試
第二章 教育著述的嘗試
一、《心理原理實用教育學》
二、《湖南教育月刊》
第三章 副業
一、生活的準備
二、《教育心理學綱要》
三、《心理學初步》
四、《公民課本》
五、《人生哲學》
六、四本關於道爾頓制的書
七、《個性論》
八、《現代心理學之趨勢》
九、《教育叢稿》第一集
十、《蜀遊心影》
第四章 正業
一、理想與計畫
二、一位朋友
三、生活工作問題
四、個別作業與道爾頓制
五、《中國教育辭典》
六、《中華百科辭典》
七、兩冊常識叢書
八、《教育通論》
九、《現代教育方法》
十、研究工作的計畫
十一、研究工作的難題
十二、紅眼睛劉先生
十三、《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十四、《中國新教育概況》
十五、兩部教育指南
十六、近代中國留學史
十七、《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
十八、一些教育史論文
十九、兩部應時書
二十、政治難民
二十一、中國教育建設方針
二十二、三個提案
二十三、一顆炸彈
二十四、理想的幻滅
二十五、快樂的園地
二十六、遷居改業
幾件禮物
寫完以後
付印小記
第一篇 學生生活
第一章 幼年時代
一、劉家渡
二、幼年生活
第二章 私塾生活
一、故鄉私塾
二、入學的第一天
三、私塾課程
四、胡氏家館
五、龍王江
六、回龍閣
七、八股文和應制詩
八、商業經驗
九、張氏學塾
第三章 書院生活
一、塶梁書院
二、書院的規制
第四章 縣立高等小學
一、“洋學堂”
二、開學的一天
三、生活一般
四、萬壽與國喪
五、課外種種
六、小學教員檢定
七、初去長沙
八、革命
九、結婚
第五章 常德長沙武昌三校
一、常德第二師範
二、長沙遊學預備科
三、武昌文華中學
第六章 嶽麓高等師範
一、借文憑
二、經濟狀況
三、嶽麓書院
四、高等師範
五、留學熱
六、遊山玩水
七、華爾偉先生
八、退學風潮
九、籌安會
十、楊懷中先生
十一、幾本書
十二、朱子教條
十三、依戀
第二篇 教師生活
第一章 初期的嘗試
一、試作教師
二、職業之始
第二章 生存競爭之始
一、高師畢業
二、各奔前程
第三章 音樂教師
一、兌澤中學
二、客串
第四章 本行
一、同行競爭
二、求全之毀
第五章 教育學講師
一、研究教育之始
二、代理教育學講師
三、一身兼三職
第六章 教務主任
一、奠定教育著述的基礎
二、教育經驗
三、學術研究
四、“五四運動”
五、泣別
第七章 師範教員
一、“五四”後的中國教育界
二、湖南第一師範
三、罷教
四、能力分組制及選科制
五、校長民選
六、課餘生活
第八章 中學主任
一、學制系統改革先聲
二、中國公學
三、初次風潮
四、二次風潮
五、風潮大概
六、風潮結局
七、自由園地
八、主張五年制理由
九、規定中學課程的原則
十、輔導制
十一、工作制
十二、分科教室
十三、道爾頓制
十四、男女同學
十五、辭職
十六、話別
第九章 暑校講師
一、東大附中
二、講演忙
三、參觀中等教育
四、教育問題
五、舒適的生活
六、少年中國學會
七、少年中國學會綱領
八、少中的辦學計畫
第十章 高師教授
一、入川之由
二、成都高師
三、何以來成高
四、蜀道樂
五、煤山遐思
六、我將何為
七、書生之見
八、兩度風波
九、師生結婚
十、師生戀愛
十一、李劫人代牢
十二、化裝離蓉
十三、我的態度
十四、豐富的收穫
第三篇 教育著述生活
第一章 初期寫作
一、劄記
二、《湖南民報》
三、小說之嘗試
第二章 教育著述的嘗試
一、《心理原理實用教育學》
二、《湖南教育月刊》
第三章 副業
一、生活的準備
二、《教育心理學綱要》
三、《心理學初步》
四、《公民課本》
五、《人生哲學》
六、四本關於道爾頓制的書
七、《個性論》
八、《現代心理學之趨勢》
九、《教育叢稿》第一集
十、《蜀遊心影》
第四章 正業
一、理想與計畫
二、一位朋友
三、生活工作問題
四、個別作業與道爾頓制
五、《中國教育辭典》
六、《中華百科辭典》
七、兩冊常識叢書
八、《教育通論》
九、《現代教育方法》
十、研究工作的計畫
十一、研究工作的難題
十二、紅眼睛劉先生
十三、《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十四、《中國新教育概況》
十五、兩部教育指南
十六、近代中國留學史
十七、《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
十八、一些教育史論文
十九、兩部應時書
二十、政治難民
二十一、中國教育建設方針
二十二、三個提案
二十三、一顆炸彈
二十四、理想的幻滅
二十五、快樂的園地
二十六、遷居改業
幾件禮物
寫完以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