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知識政治》繼承了我三十多年以來一直從事的工作,即批判性考察教育與經濟、政治和文化權力之間的關系。這三個方面是至關重要的,我和其他人二起一直試圖想去掉把教育只看作是經濟動力的簡單反映這種還原式的分析(Apple and Weis,1983)。經濟動力實際上也是關鍵性的,但是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現象,不能用簡單的方式來理解。理解教育的復雜性是變革它的前提之一。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是與本書的所有作者就權力如何在教育中運作進行多年討論的結果。其關注點是為意識形態與文化而斗爭,為許多國家與地區中政府如何成為競技場而斗爭,這些斗爭包括誰的文化、誰的價值和誰的意識形態實際上成為合法的。因此,本書是我在《意識形態與課程》一書中首次開拓的道路的繼續(Apple,1979/2004)。然而,本書在許多方面又有不同。它更加仔細地理解這些斗爭,尤其更加仔細地分析國家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國家與知識政治》一書具有相當國際性的視角,其中涉及美國、挪威、瑞典、巴西、新加坡和韓國以及這些國家與地區的“少數民族”。最後,並不像許多著作只考察教育再生產更大社會的方式,本書明顯涉及教育和官方與大眾知識在反對不平等現實的成功運動中所發揮的作用。例如,本書詳細描述了新加坡的華人社區努力保持他們的語言與鮮活文化以及向殖民權力挑戰的方式。本書也涉及在巴西的窮人社區中,教育變革如何被用于作為整個城市的民主化進程努力中的一部分。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你正在閱讀的這本書是將被翻譯成中文的《教育的“適當”方式》(Apple,2006)的續篇。然而,《國家與知識政治》把諸多的爭論拓展到了新的國際舞台上。但是它能夠獨立成篇,沒有讀它前面的那本書也能夠理解。
有時,本書的一些章節更具理論性;有時,一些章節更加與學校和掛區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因而,理論與質的研究緊密地聯接在一起。我們這樣做有一個原因。正如我以前所提到的,我們不想太簡化。社會世界並不是一個組織化與統一的整體等著學者去揭露出它的真理。相反,我們生活于其中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的世界是相當雜亂和復雜的(Davis,2004,p.77)。這對于中文版的觀眾而言就更加重要。我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更復雜。實際上,每次我訪問中國時,我意識到我能夠學到許多東西。
正如本書所提供的證據,我與我的合作者一直受到理論作用這種特殊觀念的影響。這種觀念或許能夠用英國批判文化分析家Stuart Hall的話來進行最好的表達,他說:“理論的目的不是增加一個人的知識或學術聲譽,而是能夠使我們掌握、理解和解釋——生產更充分的知識——歷史(和當前)世界和它的過程;並從而認識實踐以至于我們可以改變它”。(Hall,1988,p.36)
本書的大部分內容考察了保守主義運動的增長和對它們的斗爭。因此,當把焦點放在國家上時,許多章考察了國家與市民社會的聯接。這有一些重要的原因。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運動——我在其他場合稱之為“保守主義現代化”(Appl3,2006)——意圖是想在國家控制之下激進地變革整個社會,而非簡單地變革其中的部分。因此,為了理解教育在其中所處的位置——和更充分地理解國家在這些變革中所發揮的作用——我們需要看到國家之外和國家控制之內的區域(Hall,1988;Apple,2000)。並且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檢查大量的事情;認同在教育內外形成的方式;大眾文化政治;以及從歷史上看國家之外的運動挑戰國家政策的重要方式。而且,它也要求我們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從政府決策到教師、管理者、學生和家長的日常生活的整個過程的效果。換言之,我們同時需要關注內外。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教育與其他機構,正視人們的真實生活。(Apple
and Bures 2006)
但是正如我以前所強調的,本書的所有作者對社會變革也極有興趣。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章把關注點放在教育改革的可能性與局限性上的原因。這些章對中國讀者來說也很重要。就像最近一些報告顯示的,對中國教育不斷增長的不平等有極大的擔憂,也有一些有關少數民族教育的認真討論。諸如此類的主題也構成了《國家與知識政治》的核心部分。因此,本書涉及大量的關鍵性主題。我希望此書中的材料能夠幫助你們理解教育並采取行動,以實現所有中國孩子的希望。
Michael W.Apple
威斯康辛大學課程與教學和教育政策系John Bascom教授
2006年3月